“我看那小子挺不错的,父亲为何拒绝?”文烈追上文鸯,不解地问道。
“阿烈,你是舍不得那五万钱吧?”文虎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充满了莫名的意味。
“还是叔父懂我,那可是五万钱啊!有了这五万钱,好歹可以给阿母买些衣裳。”文烈见到叔父嘴角似笑非笑,不由尴尬地挠了挠头。
文鸯当前乃是平虏将军,品秩上是三品杂号将军,也即是所谓的“比两千石”。这个品级的官职,俸禄是每日三石,一年下来也就不到一千一百石。
当然,俸禄不是待遇的全部。
除了俸禄之外,他还有朝廷赐予的土地四十顷,也就是两千晋亩。
这些土地是不用缴纳赋税的,按照每亩收成三石来算,只要不遇到荒年,那么就是妥妥的六千石,加上俸禄的话就是七千石。
单独去看,每年七千石的待遇确实很高。毕竟换算成市价的话,大概也有六百万钱,几乎相当于后世上市公司老总的年薪了。
然而实际上,不遇到荒年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近些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偶尔还有蝗灾泛滥。一旦出现极端情况,土地产量减半都是最乐观的情况了。
更何况这些年来,文家在洛阳谨小慎微,为了防止小人陷害,从不曾与众人过多往来。文鸯文虎也均是以杂号将军赋闲在家。扣除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实际上并没有剩下多少。
这种待遇直到三年前朝廷以文鸯为平虏将军,待遇大大提高后才有所改变。
只是他向来与麾下士卒同甘共苦,手上仅有的一些钱财,往往与众人共享。最终导致堂堂朝廷三品将军,竟然身无余财。
由此文烈对张韬的五万钱动心,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鸯听到文烈所言,内心一阵黯然。
想当初文家也是洛阳新贵,与曹氏夏侯氏份属同乡。父亲文钦更是官拜扬州刺史、前将军,爵封谯侯。若是没有司马氏代曹,文家如今应该也会是洛阳城炙手可热的权贵吧。
往事不堪回首,那个朝为公侯、暮成冢骨的乱世已从他的脑海中远去。
他看着儿子文烈,心中暗想,哪怕二十余年来一直被司马氏猜忌,哪怕自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哪怕失去了荣耀无双的家世,可如今这个世道总归是太平了。
只希望这世道,可以一直太平下去。
文烈见到父亲脸色严肃,内心暗自忐忑,他小心翼翼道:“父亲若是不喜,孩子便不要那五万钱也罢。”
“阿烈,你可知那孩子是何人?”文鸯心有所感,语重心长地问道。
“那小子不是说他是范阳张家的人么?”
“当今大晋,有几个范阳张家?”
“父亲是说……?”
“哎,此子之父乃是中书令张华。若非皇帝心腹,如何能够执掌机枢?而我文家向来受陛下猜忌,若是再交结内臣,恐怕是祸非福。此子拜我为师,想必是擅自做主,这让为父如何答应?”
“父亲所言甚至,是孩儿考虑不周。”文烈虽然粗豪但并不傻,经过父亲的一番点拨,顿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你且前往大市为你母亲买些绸缎,城内多得是进奏曹的眼线,万事小心为上。一切等到述职以后再做曲处。”
“谨遵父亲教诲!”文烈在马背上再向文鸯行了一礼,然后拨转马头朝洛阳大市驰去。
张孟看着文鸯一行逐渐远去的背影,不由愤愤不平道:“这个文将军,脾气怎地这般古怪,枉少主还想送他钱财。”
张韬摆摆手,轻声道:“此事非你所知,先别管了,且往大市买些东西。二嫂这几日只怕便要生了吧。孟叔,你说我该给未来的小侄子买些什么好呢?”
“莫如买些辟邪的桃符。”
张孟见到少主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由感叹道:“老奴进府的时候,二公子也如少公子如今这般大小,没想到一转眼二公子也是要当父亲的人了。只是不知道,是否还能看到三公子成家立业。”
“放心吧,一定能!”张韬见到张孟伤感,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对方。任他如何全知全能,于生死一道却没有多少发言权。
张孟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有些惶恐道:“老奴失礼,倒是让少主见笑了。”
主仆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不多时洛阳大市已经到了眼前。
这是张韬穿越以来第一次前来洛阳大市,不得不说,即便看惯了后世的繁华,眼前的大市还是让他别开生面。
这里不但有粮食铺,贩卖着冀州的黍子、并州的粟米、淮北的小麦以及江左的稻米,还有还有绸缎庄、陶器店、饰品店等等各行各业的店铺。
还有些摊主各显神通,不停地招揽着顾客,当然也少不了此为生的各种力工、车夫。
张韬在张孟的陪同下,还未到大市,便被人群堵在了一边。经由洛水码头运输而来的各种货物,堆满了主要干道,显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他一路行去,发现本国商人固然多有,高目卷发的胡人商贩也有不少,甚至看到了一些白种人穿插在其中。这些来自各国的商人,将从洛阳购买的货物运回国内,然后再将本国商品运到洛阳贩卖。
洛阳南市,几乎是一个小型的世界贸易中转站。
看着人来人往的各色人等,以及鳞次栉比的各业商铺,张韬徜徉其间,一时之间忘了疲倦。想要赚钱,这洛阳南市便是他需要了解的所在。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