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微弦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万有之源
    说到这儿,宋嘉目光背后似已杳然没有了尽头…

    “但那真的是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的吗?”宋嘉此时的声音也仿佛来自天外,并隐隐喻示向存在之尽头的另一边…“对我这样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工作者的确是的,甚至可以说本该永远都是如此...”宋嘉的眼神开始变得非笑似笑,“但对那个爱真理胜过一切的人,却是大有可疑的,对他来说,如果我们不知道在用什么认知世界,那么一切认知,甚至包括认知出的这个世界都是可疑的。”

    欧阳尚很清楚宋嘉眼下说的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脑”、“信息”、“意识”、“认知原理”之类普通科学概念所能回答,它们已洞穿了这类概念性知识所能涵盖的领域——虽然这领域本是人类所知与所能知的一切…

    随着这些话语,注视着宋嘉的中将只觉自己仿佛正飘入一个比物理宇宙更无边无际、属灵的宇宙,而眼前这个物理宇宙不过是从后者中幻化出的一轮微不足道的显影…“这科学得已经…”尽管觉得难以描述,但停顿了片刻之后,中将还是捕捉到了适用的言语,“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了啊。”

    宋嘉微微一笑,目光所至,仿佛不但穿过了空间,也透过了时间,“最初,他也和别人一样,对这先天而唯一的认知能力用之不疑。但他是如此彻底而纯粹的一个人,一般意义上的‘真理’很快便无法使他满意,他要寻找的是最终真理,由此,他在认知世界的同时竟然还在反观这过程本身,而他那种纯粹而彻底的悟性与灵性使他可以摆脱任何知识与概念的束缚,看到常人根本无从感知、在赋形认知的同时亦使其不可避免发生扭曲乃至异化的种种潜意识和无意识下的情结与习性,并解开这些桎梏。”

    不知为何,听着这些,中将心底感到阵阵难以言喻的惊心动魄。

    “这让他在碰到量子物理背后的死胡同和相对论的极限前,就已经对常人无从置疑的‘认知’本身发生了怀疑。那时,他还不到十五岁,而前两者本就是‘微弦论’被发现前当代物理学的最终边疆——在一般物理学家眼里那就是可观测物理宇宙在微观和宏观两头的最终边疆…”

    “在被困扰了四年之后,像是偶然的幸运——但我相信是必然的命运——奥布莱兹发现‘α微子’那年,‘微弦论’开始在他心里萌芽。”中将居然天衣无缝接上了宋嘉的话,对面宋嘉脸上不由显出一丝讶异。

    原来,虽然在今天之前对“微弦论”何以产生不甚了了,但对“微弦论”本身和它的来龙去脉,作为“破晓”负责人的欧阳尚很早就做过深入研究,并一直跟进着它的发展,因此后面这些事也是他非常熟悉的,“从那一刻开始,也许当时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脚下走出的这条道路将抹除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间的障壁,而这还只是‘微弦论’最微不足道的一点无心之得,它真正的方向不但让原本在人类心目中决然对立的‘精神’与‘物质’再也无法在原有意义上成立,同时让过去使‘心’与‘物’判然分野的边界,成了解开‘存在’本身这最终之谜的大门。”

    听到中将最后这句话,宋嘉便知道他对‘微弦论’理解到何种程度,因为对包括大多数科学家在内的普通人而言,他们己心所处的“此在”本身是无所谓“谜”的,他们以为“谜”总在别处,比如“宇宙”、“量子”、“过去”、“未来”…而“微弦论”的真正指向其实已包括了“此在”之存在,它试图揭示的是完全意义上一切何以成为“一切”的万有之谜,那万有之源在“微弦论”引申出的某种角度来看就可以被视作为从“此在”开始的,但是这个角度在“微弦论”中并未被直接表述,即便是许多熟知“微弦”理论的科学家也未必领悟到这层深意,而欧阳中将却看到了。

    宋嘉目光中不由透出一缕欣悦。

    “虽然直到此刻,我在理智上仍无法接受‘微弦论’,即便我已经看到‘无意识临界’里发生的一切,也亲手按照‘微弦论’推演过在我自己身上发生的‘心物二象性’成像,并且分毫不差。”中将的语气并未改变,却说起了看似与之前截然抵牾的话,与此同时他脸上隐隐变幻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色,就像一道在将生将灭间摇曳不定的极光。

    在接近“微弦论”核心之前,和所有牛顿之后的物理理论一样,数学是完全有效的,可一旦进入“心物二象性”领域,数学的有效性便开始逐渐消失,当靠近其内核时,人类发明的最伟大语言——没有之一——数学,就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因为那里已不是因果律和逻辑所能企及的国度,在互为因果的“心物二象”层面,心智唯一还能借助的那种力量,与其说是“科学式”理性,不如说“巫术式”直觉更贴切些。但与“巫术”不同的是,它不是从理性退回到被大多数人视为“迷信”的那种潜意识通灵状态,而是必须将理性淬炼到极度精纯,从而能够穿透其无意识本原——那正是在无形中给看似无所不能的理性划定最终疆域的所在——才有可能达成。

    就宋嘉所知,这世界上真正理解“微弦论”内核的包括小伟和自己在内,满打满算不足十个人;而能以此内核做“心物二象”推演的,除了小伟、自己、“盘古”3051小组里的一个助理研究员(“盘古”内部其实不设职称,而是实行着一套更高效、扁平、有利于激发创造力的制度,只是对外还保留所有工作人员加入前的职称,以便与外部世界适配)以及海德堡大学生物学系的一个三年级本科生外没有第五个人,即便在这五个人中也只有小伟能做完全意义上的推演,其他人,则即便只是共振发生率(相当于成功率)这一项指标也都不超过30%。

    笔趣库小说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