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正文 回到过去
    把我们拉回到了600多年前的大明朝。很多人对这个朝代,以及这个朝代的皇帝和将军们充满着好奇。比如说,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要传位于朱允炆而不是他的儿子?燕王朱棣为什么凭一己之力就能推翻建文帝篡夺皇位?其它藩王到底支持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看看对大明王朝影响至深的“靖难之役”是怎么发生的?

    山河月明剧照

    一、 封建诸王埋隐患

    公元1368年,从乞丐一路逆袭的朱元璋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北方残元势力依然活跃,边地的土司势力尚未归顺。防止残元反扑、打压土司势力就成了摆在老朱面前的紧要任务。

    朱元璋

    经过深思熟虑,老朱觉得把这些任务交给自己的儿子们还是最为稳妥,于是在建立州府等地方政权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子侄分封到交通要道或边塞重镇等“紧要之处”建藩为王,让儿子们镇守边境、控制地方、拱卫中央,牢牢地把大明掌握在老朱手中。

    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老朱正式推出了《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规定大明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意思就是皇帝的儿子们封亲王爵,地位和仪仗低于天子、高于公侯大臣,而且必须有自己的僚署体系和数量可观的护卫部队。

    按照《祖训录》的定制,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到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老朱先后封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孙为亲王(长子朱标于洪武元年立为太子,第二十六子朱楠因出生不足月而薨未封)。其中辽王朱植、宁王朱权,燕王朱棣、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晋王朱棡、秦王朱樉、庆王朱栴、肃王朱楧,分别镇守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要塞,防备残元势力反扑,因此被称之为“九大塞王”。

    塞王分布图

    “九大塞王”不同其它诸王,每个王府通常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拥兵总数过万,王府官属自成体系,护卫兵都是直接听命诸王,不受地方节制。根据形势需要,“塞王”可以节制驻扎在周边的朝廷部队,同时还经常组织诸王练兵讲武,以提升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如《明史·本纪(太祖一)》记载:“十年春正月辛卯,以羽林等卫军益秦、晋、燕三府护卫。”“(二十四年夏四月)癸未,燕王棣督傅友德诸将出塞,败敌而还。五月戊戌,汉、卫、谷、庆、宁、岷六王练兵临清。”到洪武末的时候,有些亲王甚至“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实力极度膨胀,成为大明王朝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很显然,老朱是学习借鉴了西周诸王侵夺夷狄土地,拱卫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但他却忽略周天子被诸侯所灭,汉初“七王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恶劣影响,埋下诸王尾大不掉、威胁皇权的隐患。

    二、 隔代立储成危局

    虽然老朱文化不高,但对下一代的教育十分重视,尤其对太子朱标格外重视,选择儒学泰斗宋濂作太子老师(也是方孝孺的老师),遴选顶级核心的文臣武将兼任东宫官职,组成超豪华太子教学训练团队,太子官属和朝廷重臣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全面培养太子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从朱标十三岁起,老朱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讲自己起兵奋斗的艰难历程,一起到老家祭拜祖先、体察民情,切身体验民间疾苦,以防止其“生长富贵,习于晏安”。

    朱标

    对此,他是这样说的:“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昔周公教成王克诘戎兵,召公教康王张皇六师,此居安虑危,不忘武备。盖继世之君,生长富贵,昵于安逸,不谙军旅,一有缓急,罔知所措。”

    洪武十年(1377年),他又下诏朝廷所有政事先报告太子处分,然后再上奏自己。并谕太子:“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朱标不再是单纯的太子,而是大明王朝的“副皇帝”或者“皇帝助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处理国政的履职能力。

    当然,太子朱标也没有辜负老爹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历练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勤勉政事、宽厚仁慈,完全具备了储君应有的综合履职能力,成了老朱处理朝政的得力帮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老朱把酝酿、筹备的迁都大事交给了朱标,委派他考察古都西安,为大明王朝迁都西安进行前期准备,并顺路敲打敲打时不时整些出格之事的秦王朱樉,代行天子教训诸王的权力。

    虽然太子没让老朱失望,但老天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失声恸哭,丧期届满时仍不愿除去丧服,经礼官多次请求,才释服上朝视事。

    太子没了,大明江山交给谁,就成了摆在老朱面前的一道难题。到底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立嫡长孙朱允炆(因为生母吕氏成为继妃,他的身份也从庶出成为了嫡子)为皇太孙呢,还是从按照兄终弟继的规则,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四位在世的嫡子选一个立为太子呢?老朱同志陷入了矛盾之中,让他难以抉择。后来,他接受了一些朝臣的建议,更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他把对朱标的疼爱和思念完全转移到了孙子身上,把时年15岁的朱允炆立为皇太孙,钦定为自己的接班人。

    大哥朱标做太子,包括朱棣在内的兄弟们心服口服,不敢造次。但让一个15岁的侄子作大明皇位的继承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让几个有资格争夺皇位的叔父们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因为老爹还在,他们都得装得老老实实,谁都不敢有丝毫异动,因为他们对老爹的手段知道得一清二楚。

    当然,老朱对儿子们的心思也很清楚,为了防止自己百年以后发生一些自己不愿看到的事情,他也提前做了一些防范。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十二日,他在嗣封晋王朱济熺(朱棡长子)的同时也下了一道密旨,向继位的二代晋王讲了一个故事:“五代初梁遣将康怀贞侵晋,围潞洲。及晋王李克用卒,子存勖立与诸将谋曰:‘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梁王闻夹寨不守,大惊。既而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太祖皇帝钦录》)”老朱讲这个故事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朱济熺随时盯着燕王朱棣,一旦其有篡逆异动,坚决配合新皇予以武力解决。

    朱济熺

    同时,他也给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下了一道圣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朱棣带领弟弟们驻守要塞,保护大明,支持新皇。在驾崩前,他还遗诏:“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目的也是防止诸王趁机作乱,威胁到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

    然而,老朱没有想到的是,登上皇位的大孙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要迫不及待地对叔父们动手,而手握重兵的叔父们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一场腥风血雨的皇位争夺战即将在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这对叔侄之间展开。

    三、建文削藩点燃躺在床上的楚云飞,曾经提到过成吉思汗大迂回灭亡南宋的战略。很多人认为是天才之举,那么具体是怎么个情况呢?

    提到这一战略,不得不提一个汉人,名叫郭宝玉。他是《射雕英雄传》郭靖的原型。

    郭宝玉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按道理来说,应该要给宋朝打工才对。可这位老兄是土生土长的金国人。没办法,中原当时被金国占着。

    因此当成吉思汗的铁蹄杀入金国境内的时候,文武双全的郭宝玉压根就挡不住,只能选择投降成吉思汗。在木华黎的引荐之下,郭宝玉立刻就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用。

    郭宝玉这个人,通晓天文地理,兵法奇谋,是个难能可贵的儒将。成吉思汗与之长谈期间,便得到了郭宝玉的宝贵建议:

    先拿下西南地区,再以宋金不和为跳板,借道宋境灭亡金国,随后再四面出击灭亡宋朝。

    这一策略,基本上就是成吉思汗大迂回战略的精华所在了。但是我们会发现,大蒙古国,采取这一策略灭金灭宋,居然花费了52年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任何一个成年男子,似乎一辈子都很难办成这件事了,这是否说明这一战略存在问题呢?

    一、连宋灭金,没毛病。

    说实话,成吉思汗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在连宋灭金的战略构想上,一点儿毛病都没有。毕竟宋金之间,那是有世仇的。

    当年靖康之耻,宋徽宗、宋钦宗以及数千名宗室大臣及其家眷,都被金人给抓到了北方,多数都被活活折磨致死。

    因此南宋对金国,一直抱有很深的成见。即使后来为了国家利益,两国一度修好,可面和心不和的情况,基本改变不了。

    这个时候,如果大蒙古国再从中挑拨一下,立刻就能点燃炸药桶。

    因此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窝阔台和托雷,便开始按照成吉思汗的计划来办这件事。

    1230年,窝阔台登上大汗之位以后,派遣三路大军进攻金国:

    第一路,窝阔台本人亲自带队渡过黄河,直奔汴京而来。

    第二路,斡陈那颜,带领东路军,从济南南下。

    第三路,托雷,也就是窝阔台的四弟,则带领西路军绕道汉中,从南宋借道汉水,攻打汴京。

    这3路大军中,真正实现成吉思汗大迂回政策的,其实就是托雷这一支西路军。他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取道宋境,大迂回包抄金国。

    没办法,虽然老三窝阔台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汗之位,但老四托雷,继承了成吉思汗80%的军队,实力太强,他才是正儿八经的主力。

    托雷的军队在1232年成功绕道抵达汴京,金蒙双方在河南禹州大战了一场,托雷将金军主力击溃,自此,金国失去了扳回一局的机会。

    此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金哀宗四处逃窜,而蒙古军队则与宋军合作,将其逼到了角落里。金哀宗临死前,居然不愿做亡国之君,主动把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后才自杀。好家伙,够意思。

    1234年,金末帝完颜承麟在战乱中战死,自此金国彻底灭亡。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只用了4年,便灭了金国。

    二、大迂回灭宋,为何困难重重?

    灭了金国以后,其实瞎子都看得出来,南宋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了。过去三分天下,至少还能保证平衡。如今二分天下,南宋拿什么去跟蒙古抗衡呢?

    第一,窝阔台时期攻宋。

    其实蒙古大军利用北归的机会,已经开了个大会,打算全力进攻南宋了。恰逢这个时候汴京和洛阳的人民,杀了蒙古留在这里的长官,主动投降了南宋。窝阔台立刻以此为借口,兵分两路,大举南下:

    东路军,由皇子阔出带领,从唐州、襄阳、邓州、安庆等地横扫中原。只可惜,这一路遭到了宋军顽强的抵抗,他们只能抢一波走人。

    西路军,由皇子阔端带队,从汉中、四川进军,攻破成都。

    按道理来说,西路军依旧是按照成吉思汗大迂回的办法办事,从四川绕道,攻占这里以后,再与东路军夹击南宋。可为啥这一次失败了呢?

    公元1236年,阔端拿下成都,可没多久又被宋军给收复了。

    公元1238年,蒙古大军再入四川,攻打重庆。结果兵败而归。

    公元1241年,蒙古大军三入四川,烧杀抢掠,对四川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可他们还是没能站稳脚跟。

    由此可见,窝阔台时期的大迂回灭宋计划,显然十分失败。

    第二,蒙哥汗时期攻宋。

    窝阔台去世以后,为了蒙古大汗之争,蒙古一直没有南下。等到1251年,托雷的长子蒙哥继承了蒙古大汗之位,再次将讨伐南宋的计划,提上了议程。

    蒙哥汗还是以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为蓝本,这回他没有直接进攻南宋主力所在地。而是绕道云南,灭了大理国,再从大理迂回攻宋。

    1252年,蒙哥汗命令他的弟弟忽必烈征讨大理,2年以后,忽必烈攻克大理,整个云南都落入了大蒙古国手中。

    1258年,蒙哥汗正式宣布进攻南宋。这回同样是兵分三路:

    第一路,蒙哥汗自己带队,进入四川、重庆,继而向东推进战线。

    第二路,忽必烈带领中路军,从河南、湖北向南推进,压迫南宋。

    第三路,大将兀良合台,则从云南绕道北上,进军贵州、广西,继而与其他两路大军一起围攻南宋。

    可以说,这一套组合拳,再次完美地呈现了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计划。可偏偏在1259年,蒙哥汗死在了重庆钓鱼城下,年仅50岁。

    关于蒙哥汗的死,有很多推测,大概率是死于攻城时的乱箭之下,毕竟连个遗嘱都没有,肯定是暴毙了。

    这下攻宋的计划,又搁浅了!可以说,这是大迂回战略的第二次严重受挫。那么问题来了,果真是天意吗?还是说大迂回战略本身存在缺陷?

    三、大迂回战略本身没错,但是配合蒙古骑兵,就存在问题了。

    作为天才的战略家,成吉思汗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蒙古军队,向来是以骑兵为长。我们看蒙古人三次西征,每一次基本都是以骑兵获胜。

    没办法,蒙古骑兵实在是太猛了。蒙古人打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战马是他们的最大优势。相比较而言,南宋不仅缺少天然的养马地,而且也缺少打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习惯。

    因此蒙古骑兵,对付南宋骑兵、步兵,其实还是处于碾压状态的。关键问题就出在了大迂回战略上。

    大迂回战略的要求,是先拿下西南,再绕道进攻金朝和南宋。可西南地区,基本全都是险要的山地,这地方实在是不适合骑兵冲杀。

    可以说,到了西南地区,拥有机动灵活优势的蒙古骑兵,反倒失去了优势,增加了不便性。在山地作战,骑兵倒不如步兵机动灵活了。

    那么肯定有人会说,他们完全可以在山地作战时,用步兵啊!可你要知道,蒙古军队的优势就是骑兵,步兵作战他们不在行!失去优势不说,反倒会不习惯。

    失去优势的蒙古骑兵,多次在四川、重庆地区吃瘪,也就不奇怪了。窝阔台在位期间,连续5年攻打四川,结果依旧站不住脚。

    蒙哥汗在位期间,亲自带队攻打重庆钓鱼城,结果呢?围攻了8个多月,都没能打下钓鱼城,反倒是把自己搭进去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大迂回没错,可郭宝玉说从山地大迂回,这就大错特错了。很显然,郭宝玉当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蒙古骑兵的优势。

    那么成吉思汗呢?他也没考虑吗?我觉得他肯定考虑到了。但是为啥他依旧让子孙们按照这个计划进军南宋呢?其实这是最好的办法。

    说实话,南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可千万别小看了南宋的战斗力。如果真的从正面进攻,南宋军民的抵抗能力,是蒙古骑兵难以想象的。

    金国家大业大,甚至攻入了汴京城。可他们灭了南宋吗?并没有。历史一再告诉后人,要想兼并江南地区,只有迂回包抄最方便。

    西晋司马炎,灭亡东吴时,是从益州和江北同时出兵,这才有了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结果。

    隋文帝杨坚,灭亡南陈的时候,依旧还是益州和江北同时出兵,才有了隋朝的统一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灭十国的顺序,其实也是先灭了后蜀,拿到了蜀地控制权后,这才灭了南唐,吞并吴越。

    所以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成吉思汗,只有拿下蜀地,再进军江南,才是最稳妥的策略。至于蒙古骑兵不适合在山地作战的现状,那也只能让子孙们努力克服了。

    总结:灭亡南宋,花了接近半个世纪。

    其实这就是大迂回战略的代价,也是蒙古骑兵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从1236年,窝阔台攻宋开始,一直到1279年,忽必烈灭亡南宋为止。长达43年的时间,蒙古大汗先后换了4个,这才实现了灭亡南宋的计划。

    由此可见,大迂回战略,对于蒙古骑兵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相比较而言,其他朝代就顺利很多了。比如说西晋灭吴花了4个月时间,隋朝灭陈也花了4个月时间。

    而忽必烈灭南宋时,从1274年到1279年,光全面战争就打了足足5年之久。由此可见,大迂回对蒙古骑兵来说,太难了。

    参考资料:《元史》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四月,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大统,正式就任大明第二任皇帝,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从小接受的就是经学教育,虽然在储君位置上待了六年,但一点也没有学到父祖干练的政治手腕,心中充满了老师们灌输给他的那些个政治理想,一心想建立儒家经书上所描绘的那个近乎完美的治世。因此,上任之初就把与自己“三观”契合的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儒学大家引为心腹,并分别任翰林学士、兵部尚书和翰林侍讲,一起为他谋划大明王朝的美好未来。

    建文帝

    按照史书记载,建文帝天资仁厚、亲贤好学,似乎是一位充满大爱的亲民皇帝。但在对待权力上,他依然对“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拥重兵,多不法”的现实十分敏锐,所以一上任就把削藩提上了议事日程。

    限制藩王权力,特别是解除其军权,对初登帝位的建文帝来说的确是头等大事。但他和他的执政团队对如何削藩却想得过于天真,以为下上几道圣旨,派兵稍稍吓唬一下,先把胆子较小、实力较弱的几个王爷收拾服帖了,然后再解决像燕王朱棣这样实力雄厚的“塞王”叔父们,最终解除藩王们的兵权。

    按照这个方案,建文帝首先逮捕了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并将其废为庶人。接着又以或有或无的罪名废掉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的王爵,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自焚身亡。

    一年之内轻轻松松解决了五个藩王,让建文帝和他的心腹们信心大增,把目光投向了势力最强的燕王朱棣。朱棣也清楚自己的处境,但他绝不会坐以待毙,因此在装病卖傻的同时暗中做着起兵的准备。

    朱济熺

    此时的建文帝和燕王表面上仍然维持了正常的君臣关系,暗地里却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双方都派了密探随时窥察对方的动静,都想在即将开始的较量中占得先机。

    这种平静其实就是大战爆发前的恐怖平静,只要一点火星,瞬间就会引爆一场结果无法预料的大战。

    投下这个火星的是朝廷派来监视燕王的部队,他们据称抓到了燕王府的两名下级官员,并以煽惑罪将他们送到南京处死。建文帝借此派兵包围燕王府,妄图重演逮捕周王朱橚的戏码。

    已经没有退路的燕王朱棣也愤然起兵,袭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然后,以朱元璋颁发的《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依据,提出了诛杀齐泰、黄子澄以“清君侧”的口号,正式发起了历时三年多的“靖难之役”。

    四、燕王取胜不轻松

    “靖难”的大旗是拉起来了,但取胜却并非易事。从历史经验来看,藩王造反鲜有成功者,西汉“七国之乱”只持续了两个多月,西晋“八王之乱”虽然历时十六年,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燕王要想取胜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靖难之役

    首先,“靖难之役”没有法统上的正当性。古人打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朱棣虽然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但朱允炆依然是君、朱棣依然是臣,以臣伐军就是篡逆,这一点朱棣自己也清楚。朱允炆继承帝位再不合理,但那是经过朱元璋认可的,你朱棣本事再大,但父皇老爹就是不传位给你,这个事实无法改变。皇帝削藩是天经地义,藩王起兵则是犯上谋逆,你的旗号再响亮、借口再完美,也很难得到普遍支持,所以历史上藩王起兵几乎均已失败告终,朱棣要想取胜绝非易事。

    其次,燕王大多数都是在孤军作战。虽然老朱在世时赋予燕王“节制沿边士马”的权力,但前提是对抗北元势力的侵扰,没了这个前提也就没了这个权力。所以,在三年多的“靖难之役”中,除了他受他裹挟的宁王朱权外,其它各王没有一个支持的,他在大部分时候都在孤军作战,有好几次都到了失败的边缘,最终取胜在很大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

    再次,燕军在数量上始终处于劣势。建文帝在决定动手前,借北元侵扰调离燕王府的大部分护卫部队的同时,调派朝廷部队控制了北平周边及河南、山东等地的战略要地,朱棣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因此,他刚刚起兵的时候,手里也就是几千人马,而朝廷第一次派出的军队就有13万之多,第二次更是达到了空前的50万之众,双方的力量对比极其悬殊。

    当然,朱棣之所以敢于起兵对抗,一方面是被逼无奈,另一方面也是摸准了建文帝的软肋,基本上做到了知己知彼,对取胜虽没有绝对把握,但大体上还是比较乐观,否则不会贸然起兵。

    第一、 建文削藩也让自己陷入了孤立。朱元璋封建诸王的目的是让他们驻守“险要之地”、合力拱卫中央,而建文帝的削藩致使诸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自然和朝廷离心离德,他们虽然控制着战略要地,掌握着大量部队,但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基本上都在看热闹。手握太祖密旨的晋王朱济熺,驻扎燕王后方的辽王朱植、谷王朱橞等藩王们都按兵不动,建文帝实际上是在和燕王单打独斗。

    第二、 朝中没有可堪大用的谋略之臣。洪武时期的胡惟庸案,将朝廷勋旧几乎斩杀殆尽,留下的都是俯首听命的庸碌之辈,建文帝引为心腹又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又都是些腐儒,虽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却无经世致用的政治才能,在太平之世也许可以广施恩德、造福黎民,但在乱世之秋却不堪大用,无论在政治斗争,还是在军事对战上,都几无谋略可言,最后的失败不可避免。

    第三、 手中没有匹敌燕王的统兵干将。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跟随老朱打天下猛将大多已经作古,剩下的蓝玉又是桀骜不驯、飞扬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朱允炆根本驾驭不了。所以,老朱就罗织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把蓝玉及其它可能威胁大孙子的能臣干将一网打尽。从此朝廷再无。等到燕王起兵的时候,建文帝手中根本可用之将,只能派出年近古稀的耿炳文和平庸无能的李景隆,和战场经验丰富、指挥才能卓越的燕王作战,致使朝廷的63万大军却无法阻止最盛时不到10万的燕军进军南京的势头。

    总的来说,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优势并不明显,三年的战争打得十分艰难,几次影响重大的战役都是靠运气获胜。据《明史》中记载,在白沟河、夹河、滹沱河三场大战中,都是在燕军被打得狼狈不堪、即将失败的时候,突然 “妖风” 四起,瞬间逆转战场形势,燕军才反败为胜的,这未免也太过蹊跷了。至于这“妖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做讨论,但这些记载却能充分说明“靖难之役”取得胜利一点也不轻松,朱棣也随时面临这战败身亡的结果。

    五、到底是谁推动了“靖难之役”

    虽然“靖难之役”发生在建文朝,但其隐患在朱元璋封建诸王时就已经埋下,老朱让藩王们据“险要之地”、掌精兵劲卒,有没有节制他们的制度设计,他们起兵造反是迟早会发生的。

    分封制产生于商周时期脱胎于部落联盟的初级国家形式,是因为王室不具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才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政治形势,历代商王和周天子只不过是盟主而已,当他们实力衰微后根本就无法节制诸侯间的相互攻伐,就连分封列国的周天子最终也亡于诸侯,汉初的“七国治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分封的恶果。

    唐宋以来历朝历代,充分吸取了商周汉晋分封的经验教训,只把王爵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亲王享受待遇但不“之国”,更没有自己独立的封地和军政权力,根本没有实力和机会挑战皇帝的权力。

    而老朱封建诸王又退回到了西周,藩王虽没有独立的封国,但有独立的僚属体系和直接听命于自己的独立护卫部队,“塞王”们甚至能节制沿边驻军,驻守的都是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其地位已经已经和汉、晋时期的诸侯王不相上下,发生“靖难之役”不可避免,不同仅仅是由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动而已。

    因此,从本质上来看,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朱元璋一手推动的,如果他死后朱标继位,也许诸王摄于大哥的威望而不敢造反,但谁又能保证三代或四代以后,“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不会重演呢?

    也许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就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