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剑行战国之霸主崛起 > 第一一七章:东夷之奄国(三)
    阿丘王朝时期

    奄国因为殷易大军末代君王连续数代孤注一掷、垂死挣扎的扫荡,导致奄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此衰落下去。特别是奄国的盟国挚国受到殷纣王及其盟邦的忌恨,欲讨伐之。挚国有灭族毁类之征兆,为避祸,举国东迁,依靠同族的奄国等定居薛城。

    进入殷易王朝晚期雍渭、晋朔的匈兀人、阿丘人逐渐壮大,联合了褒国,褒国是第一个主动投入阿丘人怀抱的中原禾人国家。褒国,国君为有褒氏,姒姓,大望?雨的儿子,大望?夏后(即王)启的兄弟。有褒氏在今天的汉中市以北,在汉中盆地西部立国。

    阿丘人随后开始向东进犯殷易领地,联合“牧野八师”,南方诸多禾人列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顺利攻灭殷易。

    之后,阿丘人得寸进尺,开始向东沿着殷易王朝的老路,与奄国、徐国等东夷诸国互相征伐。

    阿丘人在中原收编了挚国(挚国国君任成的女儿大任是丘文王姬昌的亲娘),向东南(苏北)先是攻下奄国的两翼鄫国与丰国,然后分封百国,以阿丘王朝之礼制、“十等人制度”、“以少民驭大国”、“轻人命,重虐刑”残酷统治其治下殷易遗民与东夷部落。

    阿丘阴险卑鄙的趁着东夷与殷易四五百年大战的尾声,终于伸出了下山摘果子的小人之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没有城墙,不算城市文明的殷易首都,殷易因此灭亡。而东夷接下来对中原进军,收获果实的时候,却遭到了来自昆仑山西方丘八王朝,阿丘人的强烈狙击。

    阿丘王朝初期,阿丘王自恃武力强大,对南方禾人开战、东方禾人的后裔东夷两线开战。阿丘之人目空一切。从丘公旦开始,丘成王、丘康王连续几代,连续用兵。其中以丘八王朝和徐国的战争最为最频繁,直到第四代丘昭王与荆人作战,丘昭王战死夏地。丘八王朝崛起还不到五十年就彻底没落。

    而奄国则是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殷易残余贵族的叛乱,更是联合徐、莒、藤等十七国东夷以此对抗昆仑山西来丘公的东征。徐国驹王起兵统领十七国东夷直接攻打丘八王朝的王庭所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新郑之地。徐国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丘八王朝不得不分封鲁侯伯禽(丘公旦的儿子)在奄国之西、姜太公在奄国之北以作为牵制。此时奄国在殷易末期,遭到殷纣垂死挣扎,从而重创。奄国成为东夷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阿丘人首先攻灭的目标。

    其后,丘庭封殷易贵族于宋国(微子为殷易后裔,始封于微),作为隔离东夷最强之国徐国,及其他东夷诸国的屏障。宋国国君又姓子,孔子祖先由此可追溯至殷易和宋国。

    丘八王朝百国之一的鲁国建国后,鲁国伯禽父子经常不断地与东夷奄国、徐国磨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迎接姜太公(姜太公征伐殷齐,建立丘齐,在奄国之北),(详见前文第一一三章:丘穆王水淹中原、东夷之衰)。

    阿丘王庭受到徐武王的威胁,丘穆王奔回祖地—西海西王母之地的途中,掘开积石峡的石坝,引发积石峡下游洪水大暴发。黄河流经的中原之地,不分禾人、丘人、东夷人,均是尸横累累。可见丘八王朝丘穆王的丧心病狂,不择手段,跟后世战犯花生米蒋该死有的一拼,不排除战犯花生米蒋该死是丘穆王遗留下的孽子孽孙。

    丘穆王掘开黄河上游的积石峡石坝,引发下游洪水肆虐,奄国等诸多东夷遭受重创,各国之民众十之五六死于洪水,物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东夷文明发生大倒退,甚至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青铜器件。奄国更是遭遇灭顶之灾,奄国大部分地区淹没在微山湖湖水之下。

    丘成王时,阿丘王朝第二代君王率领阿丘大军大举征伐奄国,杀飞廉,把一部分被俘虏的奄国之民西迁到今甘肃甘谷境内,戍防戎人、周戎“是秦先人”。

    《诗?风?破斧》:“丘公东征,四国是皇。”传:“四国:管、蔡、殷、奄也。”把奄列为东夷十七国征伐的头号目标,可见奄国被殷易末代殷纣王垂死挣扎扫荡后的体无完肤,奄国国势之衰,阿丘之人何等欺软怕硬。《逸周书?作雒解》:“丘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是四国不专指管、蔡、丘、奄之明证。《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尚书大传》:“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诸其宫”。还阉其强壮的男子,作为奴隶。以后,被阉割的人,都称为阉人。而奄国奴隶住的地方,称为庵,后来的尼姑庵,就来源于此。成语“奄奄一息”,也与此有关。

    奄国遭遇积石峡石坝黄河洪水灭顶之灾后,奄人国土大部分被淹,化为微山湖之泽国,奄国遭遇洪灾之后,阿丘人接下来继续对奄国垂直打鸡、落井下石。奄国声名不再,被阿丘人之刀笔吏彻底抹去,淹没在历史厚厚的黑幕之下,奄人被迫四散,果真应了奄国—大龟图腾,或是淹没之义。

    奄人有一部分绕道黄河北岸西迁的,可能由萃县西入山西太谷县奄谷。

    奄人有一部分向北迁徒,弇中,在今益都县市南。姜太公俘虏大部分向北迁徙的奄人,贬为奴隶(阿丘十等人等级制度)。带到蒲姑旧城去建城。这便是《书序》所云“将迁其君于蒲姑”。一部分北迁至萃县弇山,《山东通志》便以弇山为奄所迁。而李白凤则谓“奄在益都、莱芜”之间。从曲阜的鲁都城内商奄遗民所建的毫社来看,奄实为子姓,并非嬴姓。

    奄人有一部分北绕渤海湾迁至辽宁盖州、盖平,而入盖马大山,到达朝鲜半岛。

    奄国遗族主要是逃往南方,经奄中南逃至江苏常州奄城,后被呉国所并。在江苏常州市东南三十里有淹城。《越绝市?呉地传》云:“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呉所葬。”《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常州府:淹城在府东南三十里,其城二重,濠堑深阔,周广十五里。”陈志良《奄城访古记》云:“今常州城南二十里许有奄城遗址,亦作‘淹城’。遗址外观,高出地面丈许。城有三道:外块(原注:俗称外罗城)、内城(原注:俗称里罗城)、子城(原注:俗称紫禁城)。城用黄土筑成,未见版筑之迹。外城,内城各有河绕之,不相通流,深丈许,宽十一、二丈。三城出入口祗一道:外城在正西,内城在西南,了城在正南。全成直径一里半;外城周六里,内城周三里,子城周里许。外城高于城外之农田;内城高于外城;子城更高于内城。子城、内城间有土冈一道,由东向西,名跑马冈,传为淹君驰马处。外城西南部有土墩三,黄土筑成,高四丈余,在南者名头墩,在西高者名肚脐墩,在西者名脚墩,即《越绝书》所称之‘淹君子女冢’也。……遗址内最多者为有几何形花纹之片,……发现地点多在河滩。……淹城当为古代奄城南迁后的居留地。……汉代又在淹城故址扩而充之,设立毗陵县。”可见这个奄城遗址,规模如此阔大,又可以想见奄国人数的众多,力量的雄厚,虽武力已失。奄人自曲阜节节退避到常州,是与同族的徐夷、淮夷、群舒、桐一同先迁到淮水北部,后又移入南部,再过江迁到常州。

    奄人有的东向渡海而迁琉球,在常州东面东海的东边有琉球群岛中,有一大岛叫奄美人岛,恐也与呉灭南奄后,南奄人东渡海逃迁于此而得名。

    奄人四散后,阿丘百国之鲁公伯禽的子孙由河南鲁山的封邑东移于奄国故地(鲁国对于占据奄国的历史,肆意篡改,涂抹,后世居然不知奄国所在),以便与姜太公的丘齐国镇守蒲姑成犄角之势,紧紧控制、威压住东夷十七国中最强大的徐国。

    因为洪水的原因,后世居然对奄国的故址所在议论纷纷,如下:

    一说:奄国在鲁,即在曲阜。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县城东二里有奄城,云故奄国。

    一说:奄并非鲁奄,它不在曲阜而在益都莱芜一带,或今之莱芜谷。

    一说:奄,不在沂水西北,或在洙泗交会之处。

    一说:奄在曲阜东数十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