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之前太子仓是因为战败而被迫质子于秦国,对秦国的丑陋、阴险、强大有着深刻的意识,对秦国是从心底里的仇恨与恐惧,故对秦国是又惧怕又提防。秦国的秦惠王刚刚急怒攻心而死,秦国处于王储交接王位的过程,内政陷入一时混乱之中,秦国竟然一时不能控制韩国,且韩国、梁国这原本团结一心的两个国家各种分到荆人八百里之地,分而治之,韩国、梁国自觉羽翼丰满,国势大振。韩国开始对梁国有想法,梁国开始也对韩国有想法。两国亲如一家的一百多年的联盟关系终于出现裂缝,最后被秦武王抓住机会四年后,等秦武王坐稳王位,韩梁两国被秦国各个击破。两国不得不重新团结在秦国主导的连横联盟之下。
因为韩国彻底得罪荆国,同时又必须重兵提防秦国,得罪当世两大强国,又当世三大强国之一的齐国隔着梁国,与韩国没有多大仇恨,故韩国转而亲齐,加入齐国主导的合纵联盟,也有撕裂荆齐联盟的意图,防止这三个当世强国荆国、秦国、齐国一起来攻。韩国主要是对抗荆人、秦人。
韩国占有荆国大量领土,又有在荆人宛城—方城血屠了荆人一百二十万的血仇。种种这些,为撕裂“荆齐联盟”,迫使韩国、梁国与齐国结盟。
而齐国也汲取了被五国围攻的惨痛教训,也有与韩国结盟的需求,于是齐国一跃成为东方列国的纵长,享有当时的“中原霸主裁判权”。
对宋国:
虽然之前宋国攻取齐人五座城市,但是齐国已经汲取被各国联合围殴的教训,对邻国更是小心翼翼,对宋国不追究之前的无礼、无义、无信偷袭齐国的举动,甚至一度不得不献粮给宋国,以求宋国不借道给梁国攻齐,或者避免梁国与宋国结盟攻打齐国(特别是有荆国江东,被宋国偷袭、梁国反击,荆人接着丢失江东重镇襄陵、阳夏先例为证)。有古文曰:
濮上之事,声子死,章子走,盼子谓齐王曰:“不如易余粮于宋,宋王必说,梁氏不敢过宋伐齐。齐固弱,是以余粮收宋也。齐国复强,虽复责之宋,可;不偿,因以为辞而攻之,亦可。
齐人采取假装亲善宋国的模样,虽然宋国已经成为梁国、齐国、荆国的眼中钉。二三十年后,齐国更是联合梁国、荆国攻灭宋国一举将宋国灭亡。古书曰:齐国报仇,三十年不晚,所言甚是。
齐国却没想到这是秦国故意将齐国的注意力吸引到梁国、宋国、赵国等主要的齐国邻国身上。为二三十年后,趁着齐国联合梁国、荆国攻灭宋国时,鼓动燕国、赵国及之后各大列国一齐动手,将齐国打了个半死不活,半身不遂,将关东最强对手—齐国彻底扼杀创造条件。
对荆国:
因为秦国、荆国当世三大强国中的两个大国势自战后,大大削弱。此消而彼长,另一个大国齐国,未参与蓝田之战,之后二十多年,齐国在列国中势力最强。梁国甚至恐惧齐国。此时齐国已经没有了联盟荆国对抗秦国—“合横联盟”的需要。
之前因荆王派使者当面唾骂齐宣王的原因,荆齐联盟关系转而破裂,后宋康王派出惠子率领十万宋军阴险偷袭大司马昭滑后路,导致荆人襄陵大败,宋国夺取荆人下邳、常城,及睢水、泗水、淮河下游计有三百里,宋康王一时称为淮泗霸主。而梁国夺取了荆人颖水、鸿沟、汝水上游,荆人襄陵、阳夏、召陵、长平均已失守,被梁国攻占。梁国新占的荆地,将宋国与荆国暂时隔离开来。荆人现在对宋国可谓是鞭长莫及。
荆王想到了大司马昭滑禀奏的对策:将沂水、沭水中游自莒城---至开阳三百里鲁南、宋北之地割让给齐人,换取齐人同盟。此时莒城、开阳虽然还是荆人土地,但是已经被宋国截断沂水、沭水下游,跟荆人本土没有联系,已成飞地。因此荆王派出屈原出使齐国,许诺齐王将莒城、开阳诸城,沂水、沭水中游三百里割让给齐国。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联盟齐人,促使齐人出兵梁地,减少梁地对荆人宛城---方城一带的压力,迫使梁人分兵,荆人要收复更重要的宛城---方城八百里城池;另一方面,换取齐国从背面夹击宋国(如果将莒城、开阳诸城,沂水、沭水中游三百里割让给齐国,那么齐国将与宋国全面接壤,齐国对宋国形成压顶之势。齐国的地势要高)。进而减少宋国对荆国淮河流域、寿春、江东的压力。
荆人于是主动割让给了齐人莒城、沂水下游、沭水下游三百里飞地,寻求荆齐亲善联盟,齐国不置可否。
齐人对荆国虚弱的状态,洞若观火,对荆国主动亲善不置一词,同时也有打算对荆国来分一杯羹的心里状态。且齐国已经有了联盟梁国、韩国阻止秦国出函谷关,对抗秦国的动作,对荆国虚弱的国家实力,更是毫不在意。
而且秦国也是处于君王病死,新主立足未稳的状态,且秦国更是战死四十万,伤亡百万,更有秦武王“举鼎而死”、秦国三年内战,秦国国力一时陷入十年期的中衰,齐国对于联盟荆国对抗秦国及其他阿丘列国的约定更加不感到兴趣(画外音,稷下学宫、疯狗许宏:齐国也是阿丘列国一员,怎么能联合南夷、南蛮对抗韩国、梁国?这不科学!)。
反而为了凸显作为“合纵联盟”纵长、盟主的地位,主动联盟韩国、梁国以荆人背盟为由,在荆人垂沙之地对荆人大打出手,荆齐关系算是彻底凉凉。荆齐关系转而陷入冷淡期,之后二三十年后,齐王更是被荆将淖齿斩首。
齐国在整个丹阳蓝田之战是主要的输家之一,从原来的一国力抗五国,不得不拉拢数国围殴一国,霸主气质彻底沦丧,二十年后最后居然沦落被各国围殴,差点亡国的局面。不过这个时空,齐国被灭亡的更早、更惨、更彻底,也不算灭亡啦,是被王子乔进行民族融合很光荣、很伟大、很正确。
题外话:
作为齐国土著--东夷,应该是鲁、滕、薛等淮上之夷(在另一时空很多书自吹,东夷那才是殷商本土,那我就呵呵呵),其实本来就都是来自南方的民众北上迁徙繁衍,还东夷南逃,给南方带来青铜文明?先进文化?东夷是荆楚的先祖?东夷是凤鸟图腾?东夷还真是悲剧,东夷后裔认了殷商这个仇敌当祖宗,帝辛也是文化人、文明人,真是厉害了,我的东夷国,呵呵呵。也不想想凤鸟图腾、老鹰族徽、老虎图腾,最早都出自哪里?南方啊。
不过河南出土伪造的“蚌塑龙”被实锤,沦为笑柄一样,希望东夷认了殷商这个仇敌当祖宗,帝辛也是文化人、文明人,就不要再来了。
东夷---江上群蛮来附,指的是江东、淮泗东夷、淮夷主动归附荆庭,为什么?因为荆庭千年前(或是大禾王朝)就与东夷、淮夷共抗殷易啊!而且大禾王朝的王子尤也是东夷、淮夷的共主。就这样荆庭不费吹灰之力,在春秋时期就彻底获得了淮泗大量部落、民众的归附,而北来的殷易王朝、西来的阿丘王朝,经历千年始终拿桀骜不驯的东夷没办法,这就是区别,这就是荆庭与东夷共同历史、共同血脉的渊源,谁也否定不了。
至于殷易对抗的东夷,东夷为什么有那么多城邦与青铜器,东夷流窜到西陲的秦王室,以后文中有机会就谈一些,扩展一下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