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蓝田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齐国国内:齐国一扫之前三四十年威宣中兴的国内局面,国势由蒸蒸日上、东方列国之中最强霸主的局面,转而变成遭受严重挫折,转而进行谨慎战略的抉择期。
齐国因为接连与五国开战(燕国、中山国、赵国、梁国、秦国。宋国不算,算偷袭,被蚊子咬了一口满嘴包),齐国却不断战败,在燕地、煮枣、濮上、甄城,伤亡五六十多万,战死至少二十五万。战后,齐人无心再战。在本土(甄城、宋国接壤的五座城池)的齐人青壮老弱也是第一次见到战火蔓延到齐国土地,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原来齐地也不是那么安全!对战争的反思在齐国蔓延。齐人好战气氛一时减弱不少。
经济上,因为齐国有鱼盐之利,更有中原地利,本土的绝大多数没有卷入战火,虽接连战败,经济上稍微有所回落。但是齐国作为东方列国诸国之雄霸,当世三大强国之一,底蕴深厚,齐国的经济快速恢复。随着荆国的没落,秦国的十年期的一时中衰,齐国反而成为当世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霸主,没有之一。
军事上,因人口丧失,战后齐**队,陷入了一段沉寂期,没有主动对宋国、梁国、赵国、燕国诸多邻国开战,因为齐国担心一旦对某个邻国开战,又要面临被诸多邻国们一起群殴的下场。
且各个邻国,以齐国的势力,确实能吊打那么一两个,但是三四个一起上,齐国就嗝屁了。所以齐国极力拉拢周围的邻居们,哪怕“唾面自干”、“宋取五城”、“梁国、韩国阵斩齐师二十五万”、“赵国燕国人人喊打齐国”,齐国仍然不计前嫌,汲取教训,主动联盟几个国家,痛殴其中某个,其中就痛殴过荆国、秦国。没有盟国的话,那么齐国绝不会进行一国开战了,特别一国吊打多国的脑残行为。
就有了十年后在荆人垂沙之地,联合韩国、梁国痛打荆国的丰功伟绩。
就有了十多年后在秦人函谷关,联合韩国、梁国吊打秦国,秦国函谷关被攻破,秦国不得不割土求和。
政治上,继续维持平稳,重用田氏宗亲,比如田婴、孟尝君田文。同时加大对稷下学宫的投入。
对秦国:
齐国先是与荆国联合攻破了秦国曲沃等关东河南诸城,秦国出关东的大门被关东各国彻底关上,秦人十多年出函谷关的计划就此破裂。其后,秦国在煮枣、濮上、甄城与齐国轮番大战,秦国算是彻底得罪了齐国。
秦庭秦惠王因为诅咒荆国,提前过世,不到四十六岁病死或者被吓死,或是诅咒荆国成功折寿所致。造成秦庭与秦国国内局势一时陷入混乱。齐国对秦国疲软的国势,了如指掌,联合关东各国加大了对秦**事、政治、经济封锁。以齐国为首的“合纵联盟”与秦国为首的“合横联盟”,成为未来数十年的战国外交格局。
之后秦国秦武王为了迫切获得关东河南通道,攻打韩国重镇宜阳,为齐国拉拢韩国、梁国加入合纵联盟,创造了条件。之后十年都是齐国、韩国、梁国对荆国、秦国大打出手的局面。
又秦国秦武王“举鼎而死”,秦国内战不休,动荡不休,秦国势力损耗严重,秦国势力一时陷入十年的中衰期。秦国经历数年后王位之争,荆人贵族控制秦庭,秦国势力大为削弱转而亲荆。秦国随后几年向中原扩展,进占韩、梁部分土地。两国因连年受秦国进逼,倒向齐国,以借强齐之力抗秦。
十多年后,在秦人函谷关,齐国孟尝君联合韩国、梁国,率领齐**队、韩**队、梁**队三**队吊打秦国,秦国函谷关被攻破,秦国因而遭受重创,不得不对三国割地求和,齐国作为合纵盟主,威名一时煊赫无比。
对燕国、赵国:
齐国在北方,先是趁着燕国太子之乱,占据着燕国绝大部分的领土,因为齐国在燕地为非作歹。因为齐国在燕地的诸多不义行为,被赵国、中山国、燕国民众围殴痛打、喊打喊杀,接着秦国、梁国加入痛打齐国的大好局面,齐国在燕地的军队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从燕国全境退兵,燕地复国。齐国从而算是彻底得罪了北地各大列国,其中燕国民众尤其痛恨齐国,为后来燕国灭齐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就等待未来某日生根发芽了。
对梁国:
因为梁国一扫之前五十年来,被各国围攻的局面。因为现在被各国围攻的变成了荆国。梁国走出了之前对秦、对齐、对荆四五十年来不断战败的局面。获取了四五十年唯一为人称道的对荆国大胜。人心振奋,梁王的威信一时上升了数量级的逼格。又梁国夺取了荆国宛城淮河、濉河上游,数十座城池,荆人襄陵、召陵、叶、阳夏等诸多重镇,拓地八百里。特别是梁国获取了荆人宛城—方城八百年积累,海量的财富。特别是荆人宛城军工基地与马匹基地及其他手工艺人才,提升了梁国本身的军事技术水平,从而势力大涨。
梁国挡在齐国称霸中原主要路线之上,且之前参加围攻齐国,迫使梁国同时不得不对当世两大强国,对荆国、齐国进行重兵提防。但宋国分担了齐国对梁国的主要仇恨,宋国在丹阳蓝田之战中,趁齐国不备,夺取了齐国五个城池。梁国成功的借助宋国这个跳梁小丑拉仇恨的背景,转而亲齐,加入齐国主导的合纵联盟,也有撕裂荆齐联盟的意图,防止这两个当世强国荆国、齐国一起来攻。
梁国占有荆国大量领土,又有在荆人宛城—方城血屠了荆人一百二十万的血仇。种种这些,为撕裂“荆齐联盟”,迫使韩国、梁国与齐国结盟。
而齐国也汲取了被五国围攻的惨痛教训,也有与梁国结盟的需求,于是齐国一跃成为东方列国的纵长,享有当时的“中原霸主裁判权”。
对韩国:
韩国在荆国身上拓地八百里,获取了荆人宛城—方城八百年积累,海量的财富。特别是荆人宛城军工基地与马匹基地及其他手工艺人才,提升了韩国本身的军事技术水平,从而势力大涨。故彻底得罪了荆国,韩国对荆国是一种加害人+小偷的心理,时时刻刻提防荆国,并重兵对荆国虎视眈眈,对抗荆人。
同时韩国挡在秦国出关东、河南的主要路线之上,宜阳---伊阙恰恰都是韩国重镇。迫使韩国同时不得不对当世两大强国,荆国、秦国进行重兵提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