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都市小说 > 我的乡村慢生活 > 6 石磨磨豆腐
    “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比起前两者逐渐式微不同,如今虽然能用机械制出大批量的豆腐,但是人们反而返璞归真爱上了纯手工制作的豆腐,因为觉得它有一种机器生产无法代替的鲜美与口感。

    曾经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豆腐段子――别上班了,还是做豆腐吧。做豆腐最保险了,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万一卖不了,搁臭了还是臭豆腐!

    其实,就豆腐本身而言,是取代肉类不错的选择,在过去,穷苦的人们总是盼望着在新年吃上一顿好的。但是,肉类对于穷苦的人家来说并不是承担得起的,所以他们就会选择豆腐,豆腐是介于肉与蔬菜之间的食品,可以制作不同的菜式,而取代肉类。

    关于“豆腐”,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豆福”,因为“腐”和“福”是谐音,所以豆腐也有着祈福的寓意。

    因此,“磨豆腐”也变成了祈福的过程。

    不仅豆腐有特别的寓意,磨豆腐习俗来源也有着一个特别的传说。

    传说,灶王上天后要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于是,玉皇大帝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这天会下界视察,查看人间善恶,决定来年福祸。

    于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五这天谨言慎行,并且磨豆腐,吃豆渣以表清苦,希望求得玉皇大帝降福。

    小时候,村里几乎每家都有一口青石磨,农闲的时候就嗡嗡地转起来。石磨除了磨玉米摊煎饼,就是磨豆子做豆腐。那石磨豆腐的味道,在杨华离开老家多年后,至今依然清晰地留存在他嗅觉的记忆里。

    “华子,去把泡好的豆子抬出来,要做豆腐了……”

    “好嘞!这就来!”杨华应了一声,快步跑向厨房。

    石磨分为上下两页,下页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叫磨契,以坚硬耐磨的木柱做成,上页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页相合以后,下页固定在磨台上,上页腰间楔入一木桩,用绳索袢住,再插入一木杠,推之即可以绕轴转动。两页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谓之磨膛,膛的外周凿成一起一伏、纵横有规律的磨齿,谷物通过上页的磨眼流入磨膛,随着石磨的旋转,谷物在磨膛里迂回旋转,分流进槽沟,最后被研磨成粉末,顺着磨齿的缝隙流淌到磨台上。

    石磨有干磨、水磨之分。干磨主要是磨粉,而水磨主要是磨糊。常见的水磨,大都是磨豆腐用的,形状与干磨一样,只是体积小一些,且不用磨棍推,而是用一个丫字型的拐子。一个人握住丫字的上端,另一端搭在石磨上,用力均匀地推送、回拉,拐着磨转动;另一个人则负责往磨眼里填水泡发的黄豆。

    做石磨豆腐用的豆子,都是农家自己种的。和玉米高粱相比,黄豆产量低、侍弄难:春天播下种要防鸽子刨,长出苗要防兔子啃;为了从“山贼”嘴里夺下豆子,庄稼人一年要多操很多心。但每家每户都还是要留下一块地种黄豆,为的是年节能吃上一锅热豆腐。

    不过说起它的制作程序,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不懂的,石磨豆腐的制作程序,连个小细节都马虎不得。想吃碗高质量的豆腐,选材很重要。首先采选颗粒饱满色泽亮丽的黄豆用水浸泡,一般两到三个小时为最佳。

    然后就要推磨啦!这种老式石磨。在农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推磨很辛苦,通常需要两人一起或者轮流,旁边还要站个添磨的。

    杨华二话不说主动承担了推磨这苦力活,小妹杨晨则在一旁往孔里添加黄豆。

    话说添磨也是一种技术活啊,不仅要快还要准,不然很容易就被磨杆子打手。一两小时后,等所有豆子都磨成白色酱汁了,第一道工序才算完成。

    为避免被骂“有前脚没后手”,用完石磨后,杨华自觉地将其清洗干净。然后打算竖起来晾干,之后,再把它装回原来的样子。

    “1,2,3~~起!”一使劲,两页石盘就被杨华硬生生举了起来。

    “⊙_⊙哇!哥,你不亏是干工地的,这力气也太大了吧!这两页石磨少说也有200多斤吧!”小妹瞪大了眼珠子,一脸不敢置信。⊙▽⊙

    农村人常年下地干活,平时挑1.200斤的东西都不成问题,可要说举起200来斤的东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

    可自己的大哥居然轻而易举就把这么重的两页石磨举了起来,而且举过了头顶……

    这得多大的力气啊!

    “哥,快放下来!两页石磨连接不牢,担心掉下来砸到自己!”

    “安啦!安啦!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勿6!(^3^)”

    “╭n╮-_-#╭n╮”

    将磨出来的豆汁抬入厨房,杨母已经开始点灶烧锅了,烧豆浆有个小诀窍,等豆浆开始冒泡,就开始用微火,并用扇子扇火,直到豆浆被完全烧开。

    豆浆烧开了就要沥豆浆了,沥豆浆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一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首先工具要准备好,筲箕一个、碾架一个、瓜瓢一个、纱布一块(要大块的)。工具准备好后把碾架放到大锅上面,然后把筲箕放到碾架中间。纱布直接铺在筲箕里,把纱布铺平,与筲箕一样呈三角形以便于更好的装豆浆。

    再把煮熟的豆浆,一瓢一瓢地舀进去,用力压,直至豆渣被完全分离出来。

    锅里的豆浆舀完后,你会发现锅底有一层金黄的锅巴,锅底上的锅巴,可是小时候的美味,还有上面浮的那层豆浆皮!

    接下来,是做豆腐的关键一步——卤水点豆腐。杨母不会用石膏,而是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卤水方法。

    用卤水要适度,不能多也不能少;点卤水的温度要把握好火候,不能高也不能低;搅动豆浆的动作也要拿捏稳,不能快也不能慢,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又香又嫩的豆腐。

    撒了卤水后没多久,豆浆就开始结块,慢慢变成了豆腐脑儿。把刚刚烧豆浆的灶台收拾出来,在锅沿儿放上草筛子,里面铺上纱包,然后把豆腐脑儿倒在筛子里,用纱包包好压实。半个小时后,豆腐就出锅了。

    “老妈,我要喝豆浆!”

    “给你留了,在开水壶里,自己弄。”

    小妹把豆浆倒进锅里,放到煤球炉上煮。煮好了,加入适量白糖,给自己盛了一碗,又递一碗给杨华。“哥,你也尝尝。”杨华喝了一口,呵!真不赖呀!比之路边摊那些所谓的现磨豆浆简直云泥之别。

    处理完豆腐,杨母开始动手蒸制发糕。

    花溪发糕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因“发糕”为“福高”之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之吉祥涵意,成为当地百姓逢年过节必备名点。

    花溪发糕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明代,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发糕文化。据《花溪县志》记载:“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独有风情”。

    制作发糕的工序颇为复杂,从原料到成品需经水浸、淋洗、拉浆、磨粉、脱水、混和搅拌、灌笼、发酵、汽蒸和修剪箬叶等10余道工序。

    做发糕需要专门的蒸笼,笼底铺上荷叶或者箬叶,将和好的米粉糊放入蒸笼,文火加热发酵。其间每隔7—8分钟调换蒸笼的顺序,把最上面的调换到最下面,如此反复,直到用手触摸笼壁感到温热,再停止加温。

    这时发糕并不能出锅,而是要放入甜酒酿静候其变。待半笼发至满笼,则可取一些小竹棒均匀插在每一个蒸笼的内壁,大约每笼四五根。这是在帮助发糕透气。

    最后才用旺火蒸熟。蒸好后讲究一点的上面还撒上红绿丝,或放上红枣、蜜枣、青梅等。成品发糕色彩鲜艳、香味诱人、孔细似针,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花溪发糕花色品种多样,按口味分,有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南瓜糕等。按主要原料分,可分为纯糯米糕和混合米糕两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