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蛙声阵阵,荷香盈盈,墨蓝墨蓝星空之下,师徒四人吃过晚饭,又在铺子后面临塘的树下纳凉、喝茶、聊天儿了……
~~“师傅,我有个问题?”
常常发愣,不时冒些呆话、傻话的慧能,学徒虽不满半年,却受到了老铁匠的另眼相看。
这不仅缘于慧能的勤劳肯干,更在其对手艺的好学深问。
因为每遇不懂,他总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和认真。
所以,对有些代代相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工艺流程、火候分寸等等,老铁匠的心里,似乎对这个悟性极高的小徒弟寄存了特别的期许。
而俩师兄亦渐渐心知肚明,只要这个小师弟稍把心思用在手艺之上,他俩的将来,肯定与之远远不及。
因此,当听到慧能又有问题要问之时,便自觉关上了话匣,支起了双耳,当然老铁匠更是格外的上心了。
“你说!”老铁匠随即放下了茶缸。
“师傅,打日常用具,大多一次成型,可客人订制的长剑,都一个多月了吧,至今还是一块和当初差不多的扁铁。
师傅,这不时的回炉,反复的锤打,究竟要多长时间,有什么样的准头,又为什么要经过这一漫长的过程呢?”
老铁匠听了,沉静了好一会儿,却是出乎意料的反问:
“慧能哪,你说说,人怎样才能长大成材?”
慧能想了想回到:
“师傅,这个问题不好说,有的人,一辈子也长不大,更成不了材;有的人,很小就长大了,成材了。”
老铁匠闻之一愣,瞪大了眼睛,久盯着慧能……
“那你说说,这为什么?”
二师兄却是趁机抢先了。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好像是孟老夫子说的吧。
当然,庄子亦是认定“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吸深”了。
而神佛更是断言,人今生一切,全在前世修行,因此人的百年,是否可谓生有大定……
也是,有的人一把年纪了,仍听不进浅显的道理,看不清简单的真像,不但不能独立承担一己应当应份的责任,且阿猫阿狗之类皆可于之任意驱使。
庄子于此类谓之“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这样的人,即便七老八十了,你能说他长大成人了吗?
这样的人,于己于家于社会,你能指望他能有所支撑更担当吗?
而人所谓成材的问题,或许更为复杂吧……
想到这是,慧能于是直言:
“师傅,师兄,我还真说不好为什么。
但我想,人的长大成材,或更在他自己愿否长大,愿否成材吧?”
“说得好!”老铁匠于之大声肯定并借题发挥了:
“人要长大成材,除了自己的意愿及努力,还必须要经历和承受一定的痛苦磨炼。
就说这铸剑吧,没有千锤百炼,难得三尺好钢;
不经苦心磨砺,便无削铁锋刃。
慧能呐,你说是不是?”
“师傅,可是……”
~~可是什么呢?
慧能感觉师傅所言,有些不对自己的意思,但又一下难说出个其中的所以然来,于是刚一开口,就赶紧打住了话头。
“可是什么?三师弟,你可不要把话咽回去,说出来听听。”
大师兄是真的喜欢并有所佩服这个小师弟呢!
“慧能呐,没关系的,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这不是闲聊吗。”
老铁匠鼓励之中溢于言表的,是他骄傲有慧能这样的徒弟。
“师傅,我是这样想的,不知对不对?”慧能稍稍理了一下头绪便大胆开口了:
“师傅,我想人是人,物是物,人与物有根本的不同吧。
因此,有些道理是不是就不好简单相类,更不好相提并论了。
千锤百炼钢,师傅,如果你锤炼的是一块铁碴呢?
而人与人的差别,师傅,有时我觉着比物与物的情形还要更大些吧。
不言人的大能耐,大智慧,就以常人常事儿来说,有人耄耋之年了,却只有孩童般的人生识见,你能说他长大了吗?
有人一辈子也做不好一件像样的事情,不管他是不用心志还是用尽了心志,以一般绳墨,这样的人能算成材吗?
土木沙石,好钢次铁,都可得其所哉,只在人用而已。
因此,人的长大或成材与否,是不是也要因人而异呢?
仅就成材而言,如对人人都千锤百炼,非要成就毫芒之利,那人所经历的磨炼,不仅真是痛苦,或更是生命的灾难吧?
师傅……”
“慧能哪,看来,师傅至多也只能教你些打铁的手艺了!”
听到这里,老铁匠盯着慧能不由更深的感慨。
“师弟,我就一直想不通,以你和你家里的情况,你为什么不去上学读书呢?”
二师兄却是借机道出了心里一直的困惑。
~~是啊,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自因缘二字入耳入心以来,慧能自己也是有些更加的迷茫了。
因缘因缘,是自己没有读书之因呢,还是学堂与自己天生就是无缘……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