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玄幻小说 > 包青天之断案阴司 > 第六十五章 求子百应
    蔡玉媛一案了结,天空顿时云散雾开,天气放晴,百姓无不称快,称颂包拯之德。包拯回京将此事禀报皇上,皇上又是一番钦奖。

    破了一桩冤案,救下了无辜的蔡玉媛,本该感到欣慰才是,但不知为什么,包拯心中却总觉得烦闷不堪。会到开封府,坐在案上,翻阅离开这几天积留的案件,并未发现有什么重大冤情,心中越发奇怪。

    忽阶前刮起一阵旋风,尘埃荡起,飞沙走石,日色苍黄,众人一时间开不得眼。持续了好一阵子,那风才停止下来。

    “这风怎地吹得如此怪异?”公孙策目光向外面看了看,皱了皱眉,在开封府几年,从未见过大风能吹进四闭的堂中,不得不说是一件怪事。

    包拯目光也投降门外,开启天眼,他现在的天眼修为已今非昔比,不但能遍观阴阳,亦能洞察秋毫,却并未瞧见什么怨气之类的东西,心中也是一笑,或许只是寻常的风罢了,又坐了下来。

    忽见案上多出了一片树叶,大如手掌,已然枯黄,在开封城中,似乎并未见过这种树,回顾左右问道:“何人实得这片树叶?”

    几人都摇了摇头。

    “大人,可否容在下一观。”公孙策从包拯手中接过,仔细瞧了好久:“大人,开封城内并不曾见过这种树,学生倒是记得多年以前,曾在白鹤寺见过。”

    “白鹤寺?”

    “不错。”公孙策笃定道:“当年学生落地之后,曾在白鹤寺中停留数日,因此记得,这种树乃梧桐中的一种,世间极为少见,学生敢肯定这树叶是从白鹤寺吹来的。”

    白鹤寺虽不是什么知名的大寺庙,因为在开封城外二十里外,所以大家都认识,只是有些难以相信和不解,一片树叶怎会从这么远的地方吹来?

    展昭道:“公孙先生,白鹤寺离此地足有二十里远近,是什么风,竟能从这么远的地方将树叶吹到了开封府衙,岂不奇哉怪也?”

    “就是!”张龙四人也附和地看着公孙策,心中都生出一个同样的念头,那便是冤情。

    开封府一向遇到怪事发生的话,都会离奇的发生冤案,奇怪的风,少见的树叶,不由得大家不联想到这里,狐疑道;“难道又是什么重大冤情?”

    公孙策摇了摇头,神色中露出一丝不信,道:“白鹤寺乃观音禅院,佛门净地,主持圆空大师又是得道高僧,寺规极严,门徒吃灾念佛,应该不会作奸犯科,伤天害理。”

    “这么说来,这也只是一个巧合。”听公孙策这么一说,包拯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这倒也未必,世上本无什么巧合之事,学生听说最近白鹤寺香火很旺,附近的乡民,甚至开封城内的百姓都不辞辛劳,到寺中上香还愿,这不得不让人生疑。”

    “有这等事?”包拯眉头一皱,不解道:“大相国寺在开封城,又是百年禅寺,一直香火兴旺,百姓无人不知,怎会舍近求远,去一个名不经传白鹤寺上香,这似乎不合常理。”

    大相国寺天下闻名,它的由来由来,源于大唐贞观年间。泾河龙王犯了天条,天庭命人曹官魏征监斩。袁守城让泾河龙王求救于唐太宗李世民,不想太宗与魏征下棋时,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因此,泾河龙王在阴间告了李世民一状,上阴司对案。

    李世民还阳途中,又被枉死城冤魂揪住不放。崔判官提议向相良借了一库金银打点,还阳之后,便将银两如数奉还。相良在阳间不过是一届贫民,只因夫妻二人乐善好施,在阴间留下了十三库金银。

    相良蓦地见尉迟恭拉着一车金银,极为不解,尉迟恭告知其事之后,方知因果循环,更一心行善积德,遂将全部金银建了寺庙,李世民亲封为大相国寺,因此,大相国寺一直以来都被称为皇家寺庙,香火不断。

    而开封城内,即便不信道人贫民百姓,也少不得要到大相国寺上香还愿。

    至于白鹤寺在短短数月间,便香火兴旺,其中缘故,实是值得推敲,公孙策亦是摇了摇头,道:“其中缘故,学生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这个白鹤寺中必有什么蹊跷。”包拯微一沉吟,道:“本府少不得要上白鹤寺走上一遭了。”

    断了积压的案件,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包拯便命备了轿,率领二十名公人,口称行香,径投白鹤寺。

    到了白鹤寺,只见人进人出,不下百人,好不热闹。奇怪的是,大多是年轻的妇女和女子。

    见一对婆媳走了出来,那少妇微微挺着肚子,满脸的笑容,公孙策便上前问道:“二位有礼了,不知可是到寺中还愿?”

    只见那少妇脸上微微闪过一朵红云,不答。老妇笑道:“这位先生猜的对,这白鹤寺的菩萨可灵验了,我家媳妇自从成了亲,两年没怀孩子,后听人传白鹤寺有求必应,媳妇便常来拜香礼佛,没想到还真感动了观音菩萨。这不,还不到三个月,还就真怀上了。”

    公孙策闻说,忙拱手道:“恭喜!恭喜!”

    那老妇满脸笑容道:“这位先生,莫不是你也来求子,我告诉你,你只要虔诚拜佛,必然是心想事成。”

    “多谢多谢!”公孙策被这一说,倒是有些尴尬了,但心中却立即浮出了一丝不好的念头,问道:“大婶,在下再问一句,这白鹤寺的香客都是来求子的么?”

    “那可不,”那老妇笑呵呵的看着走进走出的人,说道:“这里求子是最灵验的,听说开封城里的百姓都到这里来了。”

    “多谢!”

    公孙策问完之后,才走到包拯的身边,将事情都说了。

    包拯道:“这就怪了,公孙先生,你以前也曾在白鹤寺中住了几日,可曾听说过求子必应之事?”

    公孙策摇了摇头:“上香还愿,也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学生也曾游历不少寺庙,不曾听闻过这等怪事。”

    “这就是了。”

    包拯一声好笑,正如公孙策所言,烧香拜佛不过是求得心理慰藉,求子能成功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更遑论百求百应,这观音菩萨只怕也管不到这事吧!

    虽暂时搞不懂其中内幕究竟,但凭他的经验和认知,其中绝不会没有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