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逃出墓穴之时,天已大黑,如今只有在山中的破庙之中露宿了。亨利拖着疲倦的身体迈着步伐进入这个破庙之中,倒在稻草堆中睡去。庙外凉风不断,狂风吹动着树枝在黑夜之中摇曳。吹动着纸窗,庙门缓缓的打开,咔吱咔吱的声音好像有人推门而入。黑夜之中闪电不断,好像暴风雨即将来临,庙门之内是闷热异常。亨利躺在草堆之中,双手展开,呼噜声不断,在迷糊之中听到有一女子的哭泣,其哭声是那么的凄惨,凄惨的哭声在空中游荡。此时,亨利的四肢好像被捆绑了似的,使其动惮不得。突然睁开双眼,眼前的那尊泥像,眼大如铜珠,好像这尊泥低头俯视着他,凶神恶煞的样子令人胆寒。一道闪电击下,击中那尊泥像手中举起的长锏,长锏落下砸中了他的脑门,只听见一声惨叫,长锏砸下,鲜血喷洒而出。法国全权驻华大使就这样的被启王手中的长锏砸死,导致法国军队退出重庆到云南红河一带。
这天的夜半,太夫人在家中郁郁而终,他临死之前,口里一直在呼唤,“国治,我的孙儿,”看来太夫人一直在挂念她的这个孙子,直到思念成疾,卧病在床,直到生命走到尽头,心中挂念有增不减,反而病情是更加的严重,到这天的凌晨病逝。
国治在广东是一天比一天的消沉,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斗志,整天的待在烟馆青楼之中是醉生梦死,不知今夕是何年?就在今日,他接到一封家书,得知太夫人病逝的噩耗,心中是悲痛万分,卧于床榻坐起身。身后有一女子光着肩,起身问道:“相公,你怎么了?” 国治的眼珠直打转,是乎双眼已经模糊,脑海之中是一片空白,什么话也不说。起身坐于圆桌之前,坐了很久,沉默了很久,提起酒壶,将酒倒于酒杯之中。独自一个人喝闷酒。女子坐在床头一直望着身前的国治,从旁边取来烟枪。
“相公,忘掉过去的一切不开心,来一口,”国治看着她手中的烟枪,女子手里握着烟枪,点燃吸了一口,凑上前贴近国治不断抽搐的双唇喷出烟雾。国治微睁开眼睛,躺在她的怀中,大吸一口,整个房间之内是烟雾弥漫,好像自己是处在幻境之中。
国家几经劫难,打出自强的口号。朝中以李鸿章为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成立北洋水师,抵制外敌。慈禧太后和身边的大臣,还光绪皇帝登上军舰试炮。为此,慈禧太后沾沾自喜的道:“这就是洋炮。”李鸿章叫来试炮,点燃炮管引线,一声轰隆隆,甲板为之一震,海面之上炸起了浪花,有千丈之高。李鸿章站于一旁,道:“此舰可以抵制外敌,将这些洋人赶出国门。”
光绪皇帝很是兴奋的道:“好,有此舰可助长国威,让那些洋人们见识我们大清的百万雄师。”
第二天,太监总管李莲英来到李鸿章的府邸,李鸿章出府迎接,笑道:“李总管,不知因何事临驾鸿章府邸?”随后请李莲英坐下。
李莲英坐下之后,道:“中堂大人,再过半过月就是老佛爷六十大寿了,杂家正因此事发愁,关于修缮颐和园还得劳烦中堂大人。”
“关于修缮颐和园之事鸿章再想想办法,”关于筹备修缮颐和园的资金还是巨大的,有些困难,对于此事他是犹豫不决。
“你看啊,杂家是替圣母皇太后办事的,此乃皇家之威仪,不可缺。”
李鸿章沉默了半响,叫来下人送上一些银两,道:“这些银两是鸿章的一些心意,你叫太后放心,三天后筹备修缮之资。”
“杂家能得到中堂大人如此的厚爱,岂敢领受。”
“李总管的这番话且不是把鸿章当做外人了吗?”
“好,中堂大人的心意杂家领了,”李莲英收下李鸿章送出的银两,起身之后道:“有中堂大人的这句话就行了,杂家会把中堂大人的这番话禀报于圣母皇太后的。”
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清,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卑获永久安全,”此乃一方面,然而在此条约之后日本并没有遵守。1874年,发生了琉球漂民被告台湾高山族杀死事件,日本借此为借口向台湾发兵,但是日本和中国力量悬殊,加之水土不服,日军初次登岛战役失利,在美英等国调停之下,日本向大清国所要白银五十万两,并迫使清廷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从台湾撤军。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国,改设冲绳县。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一系列特权,该条约第一条,即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把朝鲜的宗主国清廷排斥之外。1882年,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之中压制住日军,但是日军还是在《济物浦条约》中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兵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袁世凯率清兵击败了日军,镇压了政变,但是日本同清廷订立了《天津会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需相互通知。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的迫切,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会议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的主权线和利益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以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军节节败退,迫使向清廷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到了,向清廷表示,“贵国**何不速代韩戡?”诱使清廷出兵朝鲜。清廷派直隶总督叶志超和太原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000人6月6日后数日两批在朝鲜牙山登录,准备镇压起义,并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了。6月25日,原定计划的第三批清军在牙山登陆,驻朝的清军总数达到2465人。当时的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在朝鲜向清廷乞援的同时,日本通过驻朝鲜公馆探知清廷要出兵朝鲜之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全力着手挑起战争。1894年6月2日,伊藤内阁决议出兵朝鲜。6月5日,日本立即设立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6月9日,日本派先遣部队400人,在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的领导下,以《济物浦条约》规定之日本有权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进入朝鲜都城汉城,同时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知照中方,其后又有6月12日派兵800人进驻汉城。在日军先遣队出发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
全州义和达成以后,朝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大鸟圭介开始和清廷的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谈判,日方口头答应撤兵并签订书面协议。6月15日,抛出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向朝鲜增兵。6月16日,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部队在仁川登陆,侵朝日军达到8000余人,比驻朝的清军占绝对优势。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希望中日两军共同撤军,即未向朝鲜增援军队。又未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为由清军先行撤军,最终给日本一个可趁之机。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鲜案,其目的一方面使自己的军队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名赖在朝鲜不走;另一方面拖住驻朝的清军,完全是为了发动战争采取的挑衅手段。清**拒绝改革朝鲜案,并强调日本必须撤兵,于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发出第一绝交书。此后,李鸿章寄希望于英、美、俄等欧美列强调停,让日本撤军,由于前述的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日本表示谴责而已,并未采取强硬措施,加之日本灵活应变的外交政策,列强最后都采取观望的态度,调停均告失败。7月14日,日本向清**发出第二绝交书,拒不撤军,并污蔑中国有意滋事,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不负其责,”至此中日谈判破裂。
日本向清廷发出第一绝交书以后,开始单独改革潮鞋内政策略,于朝鲜交涉期间,大鸟圭介一方面逼问朝鲜否认自己是中国的附属国;另一方面提出五项二十七条改革方案,强迫朝鲜**限期接受。因此朝鲜**十分反感于日本的蛮横,敷衍日本的要求,并一再督促日本撤军,到7月17日,日朝谈判也宣告破裂。
1894年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愈发的明显,中国国内的舆论和清军驻朝的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在朝廷之内形成了以光绪皇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所扰,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是企图和解的,这些人形成了在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谈判破裂以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应了光绪皇帝的要求,开始派兵增援朝鲜。随着中日、日朝谈判相继破裂,列强调停均告失败。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出开战决定。7月20日,日本编成了以伊东祐亨为司令的联合舰队,随时准备挑衅。同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发出最后的通牒,要求废华约,逐华兵,并且要求在48小时之内做出答复。朝鲜**继续敷衍日本,于是日本决定出兵控制朝鲜**,已找到与驻朝清军开战的委托。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军突袭汉城王宫,击溃朝鲜守军,挟持朝鲜国王李熙,解散在朝鲜的亲华**,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上台摄政,日本促使朝鲜的亲日**断绝与清廷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的清军,控制朝鲜**。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的丰岛海面上袭击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之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清军借来的英国的高升号运兵商轮,制造高升号事件。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廷在其宣战的诏书中指出朝鲜历来是中国的附属国,清廷是应朝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守条约,不守公法,任意滋长,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理昭然,今清廷忍无可忍。因此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狮,陆续出发,以拯救韩民于涂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战书中则争锋相对,声称,“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提出开战的原因,“帝国于是劝朝鲜以厘改其秕政,朝鲜虽以允诺,清国始终暗中百计阻碍,更派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韩海,狂妄之极。”并且说出了目的,“使朝鲜永免祸乱,维持东洋全局之和平,宣扬帝国之荣光于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