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其他小说 > 最是怀柔白桦林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一章 为君洗手做羹汤
    第二十一章为君洗手做羹汤

    怡衣见耶律桦这段时日总是闷闷不乐,似有心事。可当怡衣询问时,耶律桦又顾左右而言他,让她切勿胡思乱想。

    话虽如此,可他那深情的眼眸里分明有一丝烦忧。

    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耶律桦心里清楚,这段时日自己的千番愁绪为哪般?

    那个“莫须有的婚约”,像是埋在他和慕怡衣感情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他不敢告诉怡衣,他太在乎她的喜怒哀乐了。更何况怡衣是如此敏感而专情。耶律桦害怕她会为这个“他母亲最后的遗愿”而烦忧难过。

    怎忍心让她伤心半分?

    他思前想后。

    但他现在又不能直接去拒绝浅悠,这个表妹身体孱弱,万一深受打击,一病不起。他实不忍心。

    不过浅悠到底是有意隐瞒,还是已然忘记了此事呢?亦不得而知。

    自从入住王府以来,倒是从未提及过。

    或许人家也并非想嫁于他,只不过是孤苦无依,希望有个亲人依靠罢了。

    许是自己多虑了吧。

    既是未知来意,那就静观其变吧。

    等浅悠的病情好转了,再适机挑明。

    也不失为一计良策。

    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却也只能如此了。

    难道不是吗?

    这已是怡衣第三次见耶律桦怔然而立,神情凝重了。

    “怎么了?”怡衣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耶律桦回过神来,抚着她的秀发,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连日频频出入宫中,许是国事繁忙,政事繁多,身心不济,为此所累吧。你不用担心。”

    这样啊。

    怡衣心想,那怎么才能缓解耶律桦的疲累,纾解他的郁结呢?

    对了。

    她脑中灵光一闪。

    耶律桦可以为她“百味消融小釜中”,自己何不来一次“挽袖剪花枝,洗手作羹汤”呢?

    毕竟美食,总会让人心情愉悦。

    世间,惟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嗯,主意已定,就这么办!

    “我下厨为你做几道菜吧。”怡衣抬眸望向他,“一起用晚膳,好不好?”

    耶律桦心中温暖。他的怡衣就像是一束灿烂的阳光,拨开了他这段时间里的阴霾。

    也只有慕怡衣,能让他心情大好。

    “好。”

    怡衣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浅悠正来寻她。

    自浅悠来到王府后,便常常造访怡然轩。两人谈诗作词,煮茶论道,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表嫂,我帮你打打下手吧。”浅悠凑上前来,兴趣盎然。

    一声“表嫂”让怡衣的脸颊顿时飞上了两朵红霞。

    一下午的素手做羹汤。

    华灯初上时,耶律桦回府了。

    远远得便闻到饭菜香。

    他的勇毅王府因为有了慕怡衣,单调的风景从此变得鲜活,冰冷的阁楼更是有了生气,而且还有了“家”的感觉----那是种让人温馨,舒适又无比安心的味道。

    怡然轩里满满一桌的美味佳肴,菜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耶律桦一瞧,盆盆精致,样样灵巧。

    不过,与他们契丹人平常吃的食物,大相径庭。

    这个鱼看起来别有风味啊。

    “这是杭城菜,糖醋鱼。你尝尝看?”

    哦?

    耶律桦兴致勃勃,一尝为快。

    “口感鲜嫩,味道酸甜。不错!”

    “这西湖醋鱼,选用的是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烧好后,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

    “西湖醋鱼?我记得曾吃过。一大条端上来,蒸得鱼眼睛都鼓爆出来,上面浇些糖醋汁,吃起来无味且腥。而你做的却甚是美味。有何秘诀啊?”耶律桦浓眉一挑,眼里疑惑。

    怡衣瞬间化身“小厨神”,滔滔不绝起来。

    “传统西湖醋鱼要用草鱼,但是草鱼不好打理,处理不好就很重的土腥气,许多饭馆都会用鳜鱼或鲈鱼代替。你忘了,我就是江南杭城人呀。小时侯我跟慕府的老膳师学的。他说过,要选用西湖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这里没有西湖草鱼,所以我用的是你们上京草鱼。所以应该叫,上京醋鱼。”

    呵呵。

    怡衣得意地朝耶律桦眨眨眼睛。怎么样,我慕怡衣很聪明吧。

    给你点赞。

    耶律桦酷酷地笑了,伸出大拇指。

    又见眼前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闻起来清香鲜美。

    “这是江南美食----台州麦虾。”

    “麦虾?”耶律桦用筷子翻了翻,面露疑惑,“里面未曾见到虾啊?”

    怡衣扑哧一声笑了。

    “表哥,我当时和您一样,也甚是疑惑呢。”浅悠迤迤然上前,朝耶律桦嫣然一笑,“麦虾,是把面粉加水调成浆糊状。表嫂说,穷人家买不起菜刀,就拿筷子将浆糊削成一条一条下锅,倒点萝卜、瓜藤下去拌一下,出锅后一小坨一小坨,状如弯曲大虾,因此得名麦虾。”

    “嗯。浅悠所言甚是。慕府常常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这麦虾,是我在设棚施粥的时候听灾民们说的。”

    “小姐,你下厨做麦虾的时候,我在外面洗菜。未见你的施展身手。你快教教我。”一旁的叶秋说道,一脸的求知好学。

    “麦虾的做法不难。”怡衣微笑着说道,“用一斤面粉、一只鸡蛋、一匙菜油、一匙盐,加适量水,放入大碗内调成面粉糊浆备用。然后旺火起油锅,放入白萝卜丝炒,再放入卤牛肉丝、香菇、黄酒,尔后加入高汤,猛火烧开,用菜刀沿大碗口将面粉糊浆切成一条条面状下锅,大火烧开放入适量盐,就可以了。”

    “我觉得,麦虾,这个称呼相当写意,很能体现出,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韵味。”耶律桦一边吃一边发出感叹。

    正谈笑间,明夏端上一盆菜。手掌般大小,看起来金黄酥脆的样子。

    “这是泡虾。”怡衣介绍。

    “哦?定是和麦虾一样,里面没有虾喽。”耶律桦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细细端详起来。

    “耶律表哥,你说的没错。泡虾也不是虾。”浅悠目光柔柔。

    耶律桦置若罔闻,只转头看向怡衣,一副“我很好奇”的表情。

    怡衣解释道:“泡虾的原料是小麦粉。把小麦粉和水搅拌成稠糊状,用器具取上适当的量,往里加上调味好的肉碎作馅,仍用器具包好,往沸油里一扔,面皮炸至金黄色,用漏勺捞起即可食用。”

    中原的江南美食,果真是博大精深。式样繁多,而样式精巧。让耶律桦,浅悠,叶秋等一众人叹为观止。

    “我还为你做了小笼包。”怡衣笑着说道。

    “是包子吗?我们大辽称之为,行馒头。”

    正说着,忍冬端上几个上下叠着的精致小蒸笼,热气腾腾。

    但见包子皮非常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隐隐透明,上有几十道褶子,放在小蒸笼上,美丽似白菊。

    耶律桦用筷子夹起来,悬挂如灯笼。

    那形状真是“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心,馅儿似玫瑰”。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吧。”怡衣的笑,让人如沐春风。

    那便不客气了。

    大家小心地夹起小笼包,一口软软的皮咬下去,顿时里面鲜肉的汤汁溢满口腔,真是爽滑鲜嫩,汤汁浓郁。

    大家纷纷赞叹不已。

    在辽国,哪里吃过此等美味啊。

    看着与行馒头类似,可这味道何止是略胜一筹,而是胜出多少筹,都无以言表。

    真是好吃到怀疑人生。

    怡衣笑而不语。

    面对一个个求知若渴的眼神,好吧,小厨神我就倾囊相授吧。

    “这杭城小笼包呀,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是用猪的后腿瘦肉做的馅料。拌馅儿时,要分次少量加入高汤。每一次加入高汤都要顺一个方向使劲搅,使肉完全吸收汤汁。还要精粉擀皮,爆火蒸成。因为精致,只能随吃随蒸,就笼上桌。”

    “怪不得和我们大辽的行馒头不一样。”耶律桦若有所思,“那小笼包上面的褶子是怎么做的?”

    “表哥,表嫂已经教我了。咳咳要左手拿包子皮,右手放馅。用右手拇指、食指将皮一层层顺手指向前叠。”浅悠说道。难得今日精神矍铄。原本苍白的脸色稍许红润。

    怡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嗯。“孺子浅悠”可教也。

    桌上还有其他菜肴,皆是大宋江南风味。例如宋嫂鱼羹、蜜汁火方、蛋清羊尾、番薯庆糕、姜汤面、糟羹等等十几种佳肴。

    美味,果真是源自工艺的极度考究!

    大家纷纷惊叹不已。

    宴席已散。

    “今天的菜肴,是我这么多年来,吃过的最美味的珍馐。”耶律桦轻揽着怡衣,动容地说道,“因为菜里有你的爱。我吃到了幸福,吃到了家的味道。”

    冷酷如他,驰骋疆场,面对的都是无情与厮杀。

    何时有过这般舒适与放松。

    只有和怡衣在一起,百炼钢甘愿成为绕指柔。

    “美食,是可以抵抗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哦。如果一份美食不够,那就来两份。”怡衣依偎在他的怀里,伸出两只手指,顽皮地说道。

    “呵呵。”耶律桦忍俊不禁,轻轻刮了下她秀挺的鼻梁。

    “所以如若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和你并肩潮汐,也愿与你共等黎明,执手相惜。不许藏着掖着哦。”

    耶律桦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和浅悠有婚约的事,自己是不是该坦陈相告。

    耶律桦怔了怔,终是下定了决心。

    “有件事,我想告诉你。但你要先答应我,不许胡思乱想,不许吃醋,也不许”

    怎么没有任何回应?

    耶律桦心中疑惑。

    一低头,发现怡衣已靠着他坚实的肩膀,不知何时竟已甜甜入睡,像只乖巧的小猫咪。

    他忍不住温和地笑了,眼神宠溺。

    为君洗手作羹汤,忙碌了一下午,许是累了吧。

    便站起身,轻轻地,将她拦腰抱起

    (注:行馒头,据《辽史。礼志》、《契丹国志》记载,是契丹人吃一种面食,类似于今天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