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只窥得半片颜面,赵昊也敢定言,绝对是两幅人间绝色,饶是在王府莺莺燕燕中磨砺了一段时间的赵昊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悸动。
在赵昊愣神的一瞬间,人流攒动,两道倩影也随着人群渐渐走远...
回过神的赵昊涌入人流,也顾不得王财在说什么,丢下鸟笼,沿着记忆中两道倩影消失的方向追去...
“少爷,少爷,你别追啊,你等等我...”
身后的王财被人流挤散,低头捡起地上的鸟笼,在人群中一边大喊着,气喘吁吁的在人群中钻着,追着前面逐渐消失的赵昊身影...
东城。
廊坊街后巷。
此时的街道空旷无比,头上是炎炎的烈日,一缕和煦的微风吹过,墙角的簸箕发出了娑娑微鸣。
赵昊几个闪躲,摆脱了拥挤的人流,追寻着拐进巷道的两道身影。
此时赵昊身上的儒衫略微有些凌乱,早上丫鬟惊心打理的束发已经有几缕脱离发髻的束缚,零散的垂落在额头。
“姑娘,请留步。”
赵昊弯着腰,双手撑在膝盖上,抬起了头,扬起右手对着前方的两道身影喊道。
闻言。
两道前行的身影脚步一滞。
赵昊见此,身子站直,左手捋了捋额头垂落的碎发,右手一个回转,撑开折扇,摆了一个自认为帅气的姿势。
一身白色镶金边丝绸儒衫,头顶是束发嵌蓝宝石白玉冠,搭配着撑开的折扇,好一个风流才子。
“二位姑娘,我怎么瞧着...这般眼熟,我必是见过的!”
前面二人并未转身。
“公子何出此言,小女姐妹二人久居闺中不出,适逢元宵佳节,爹娘去城外白云寺上香,领着家妹出门添置些物件。”
既然敢撩妹,那就必定早有腹稿,赵昊又出声道。
“那定是梦中见过了,虽未见过,但心里相识,那便是见过了”。
一段贾宝玉的经典话语出现,
随后赵昊手腕翻转,手里的折扇一收,一把捏在手中。
“少爷,少爷,你别追啊,你等等我啊...”
这时,身后传来王财的喊声。
巷口处,王财提着鸟笼的身影小跑着出现。
王财一个踉跄,手里的鸟笼在地上咕噜的滚了一圈,跌落在两位背对着的女子身旁,铁力木的鸟笼出现一个豁口,笼中的金丝雀扑腾一下,随后从缺口处钻出,对着赵昊“唧唧”叫了两声,随后振翅一飞,消失在天际。
“那两个女子就是少爷你那天落水遇见的人啊”,王财说着抬起头,一眼就看见了前面背对着的两两道倩影。
赵昊闻言,脖子生涩的扭过去,前方的两道身影一动未动。
脑海里零散的记忆碎片闪过,那姣好的身段与眼前如出一辙,最后是那副青面獠牙的面孔。
要是现在还不知道局势,赵昊也就白活了一辈子,自己这是羊入虎口了啊。
赵昊喉咙上下滑动,还未来得及出口的唾骂演变成一口唾沫,随着喉结的滑动吞入腹中。
“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有缘千里来相会,相逢何必曾相识,想必是在下认错人了,两位姑娘我们就此别过”,赵昊说完赶紧转过身,给了王财一个眼色,不等后面答复就欲迈开腿行脚底抹油之策。
“公子方才才说我们梦中见过,公子何必急着离开呢”,身后的声音幽幽传来~
只见一道身影快速靠近,头上一团绿色的光芒一闪。
赵昊来不及做出反应,只见眼前一黑,顿时昏死了过去。
脑海里只剩下一个意识,王财,你个狗日的坑我...
...
...
画舫迅游,湖岸灯火通明。元宵节的蜀州城是没有宵禁的,官府与民同乐,除了城门口的岗哨处,街上也到处是巡逻的衙役,此时的街道上到处是人流涌动舞龙,舞狮的游走在人群中,不时的一个挥舞,一次翻滚,引来人群的阵阵喝彩。醉仙楼旁,城隍庙前,人流涌动,热闹非凡,但尤以清溪湖两岸为最,湖里是各色的花灯,带着人们的祈愿,两旁是涌动的人群,丝竹管弦之声饶湖而行,这样的盛况要持续到第二天的清晨。
芳清园。
清溪湖上。
蜀州城的诗会早已开启,湖上碧波荡漾,微风轻拂。清溪湖的中间五船连舫,一艘较大的宝船停留在湖中间,旁边是四条较小的福船,众多小型画舫停留在四周,形成众星揽月之势。画舫上张灯结彩,船上女子或凭或立,皆以轻纱掩面,身着罗衣,或抚琴或奏弦,风流才子赋诗作画,不时有小厮从大船上扔下吊篮,从各处画舫上取得诗词,交由中间宝船之人诵朗,迎来周边阵阵喝彩。
听着耳边传来的嘈杂声音,赵昊渐渐的恢复了意识。
后脑处一阵肿胀感,眼前是一片黑暗,眼睛上传来的压迫感和黑暗的视野,眼睛是被蒙着的了。
双手也被什么东西束缚者。
赵昊开始对如今的形势做了一个判断。
没有死?
那么,现在自己是被绑架了?
回忆起晕倒前的情形,赵昊心里对王财这狗奴才又是一顿破骂。
赵昊又聚起精神,趴着的身子随着画舫的摇摆而晃动,耳边传来了阵阵喝彩,还有奏乐声,中间夹杂着水波荡漾的声音。
水里?
清溪湖!
鼻腔传来阵阵香气。
是某种熏香?
结合身体的晃动。
赵昊对眼前的形势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自己是被绑架了,而现在的位置是在清溪湖的某艘画舫上,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元宵诗会的芳清园内。
湖心处。
宝船之上,甲板两侧各站着四名黑衣大汉,墨色长靴,皆昂然而立,腰间别一跨刀,眼神在四周巡游,船上不时进出几名秀丽的侍女,手捧诗词画稿,消失在门帘处。
舱内。
韦清远韦老一身青色儒衫,坐于宴席首位,其旁是穿着相当华丽的郑老。
郑允,字明安,蜀州本地人士,曾任翰林修纂,于大元二十九年致仕返乡,在蜀州城开设学府,任职院长,在蜀州一带颇有名望。其下两排学子,皆身着白衣,俱是蜀州本地举人和书院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