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伟皱着眉头看了一会儿放在面前的培训计划表,确实如王侣仁和徐彪所说,培训的科目太多而时间太短了。但是,他们才进驻一天,难道就要被这个困难所吓倒吗?
沉思了一会儿,徐晓伟说道:“同志们,咱们军队的口号是什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首先大家要有信心,相信我们的队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这些知识。前三支防暴队同面对的也是这样的课程,难道他们的队员比我们多长了几个脑袋?别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办到,还要出色地办好!”
这时,黄侃发言道:“参谋长说得对,每支防暴队都是一样的训练科目,但是,为什么别人都能训练得好?我看关键在于方法!这些课程看似杂乱无章,种类繁多,其实内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今天是我们来到培训中心的第一天,大家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我建议各条线根据自己的职责进一步理清思路,明天要开培训动员大会。会后咱们再碰个头,集思广益,想必一定能找到科学的组训方法的。”
黄侃说的各条线,其实在组建维和筹备专班的时候基本已经形成雏形了。
根据徐晓伟的提议,队领导由 6 名人员组成,徐晓伟本人统抓整个队伍,黄侃、王侣仁负责抓好英语队员的组训,徐彪负责部队管理、军事和警务技能训练,詹兴虎负责后勤装备物资统筹及专业技能人员的组训,明俊负责政治、党建、思想、宣传等工作。
徐晓伟非常赞同黄侃的观点,他觉得这个时候需要给战友们一点提气的鼓励,于是说道:“同志们,说个题外话啊。给你们讲个典故,以前,曾经有三个草根阶层出来创业:一个卖草鞋的,一个杀猪的,一个卖枣的。这样的创业者是典型的‘穷矮矬’。在当时的朝代里,没有任何的风险投资家会把宝压在他们身上。但是,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最后形成排名前三的大集团。你们知道这几个人是谁吗?”
沉默的气氛被徐晓伟轻松的幽默比喻带动起来,大家笑了起来。詹兴虎说道:“谁不知道呢,三国‘刘关张’啊!”
“是啊!”徐晓伟感慨道,“白手起家,一无所有,当时谁会跟着他们打仗?但是最终他们争得了三分天下。所以,咱们这支队伍,起码条件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我认为啊,咱们不要把眼光放在当前的困难上,这点事不算什么。格局要高点,咱们要把真正设想的困难定位在任务区上,怎么在维和战场夺取胜利,才是我们应有的格局,而不是现在才刚开始,就被所谓一点困难吓倒!我再给大家讲个段子吧,两位女孩在聊天,一位女孩在玩着一部苹果手机,另外一位女孩目不转睛羡慕地看着这个手机。拿着手机的女孩感慨道:‘我身边的钢琴价值七万元,可是你的眼里却只有七千元的手机。’拿着手机的女孩的母亲听到后也感慨道:‘你住着七百万元的别墅,眼里却只有七万元的钢琴。’女孩的父亲对女孩的母亲也感慨道:‘你的丈夫身价数十亿元,你的眼里却只有七百万元的别墅。’现在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咱们都是未来维和战场的蓝盔勇士,那是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顶尖人物,你们眼里却只有训练时
的这点困难?维和之路开始了,同志们呐,要注意格局!”
大家被徐晓伟的段子逗得开怀大笑,细细回味这话,却似有无穷哲理,一时之间心胸豁然开朗。
开训仪式在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大礼堂举行,维和队员们在行进的途中,看到了排列在大礼堂门口的维和执勤用车。这是武警学院里独特的标志,排列整齐的维和车辆,专属于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平时只在为数不多的电视、电影上看过威武的维和勇士装甲车、猛士越野车、运兵车等特种车辆,却没有机会实地看过、摸过,队员们都非常好奇,同时也被维和装备车高大威猛的样子震撼住了。所有的维和装备车辆一律喷成白色,车身上醒目地喷上“UN”两个大字。猛士越野车比较像美国的悍马,有着高高的底座、粗犷的外表;勇士装甲车则更加巨大,光是轮胎就比一个正常壮年男子一半的身高还高,前面加装了类似于推土机一样的前挡,听说是为了在执勤中遇到障碍物时,能迅速冲破障碍;手指敲在车身上,发出沉闷的声音,可见防弹措施是极好的;还有工程车、救护车、吊车、油料运输车、运水车……一台台的车辆寂静无声地横卧在大礼堂的门前,仿佛史前的巨兽,正等待着维和勇士骑在身上出征。
虽然队伍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充满了对即将来临的魔鬼式集训的期待。
开训仪式结束后,来不及歇一口气,徐晓伟就召集几名队领导开“诸葛亮”会。“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徐晓伟历来奉行的工作信条,他始终觉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走一条正确的道路,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才能确保不偏不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尤其是这次维和任务,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前方是一片未知的领域,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经验丰富,这就更加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进行决策。所以,每当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徐晓伟都要召开“诸葛亮”会,不分场合、不限内容,只要有建设性的意见,他都会采纳。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着。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依靠着全体队员的智慧,第四支防暴队才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紧密团结在防暴队党总支周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险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今天继续围绕昨天大家提出的困难问题进行讨论,相信经过一晚上的思考,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了吧?”徐晓伟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先说说看吧!”黄侃用手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起了个头。黄侃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型领导,说话不温不火,始终保持着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
由于长相清秀、年轻有为,他在队员中有非常独特的个人魅力,被队员亲切地称为“儒帅”。“当前的困难是由于我们初步组建,还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的班子,各个队伍也没有建立起来所造成的。我个人觉得,应该在稳定的队部领导框架下,先完善好各类党团和行政组织,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有人管的局面,这样能够确保抓大放小,统管有力。这是我与明俊同志昨晚商量的一个草案,大家可以先看看,参谋长审阅通过后,咱们表决一下。”
王侣仁接着黄侃的话说道:“我同意黄侃同志的意见。我也结合分管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英语集训非常重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维和的必备技能。昨天晚上开完会后,我回到房间,翻看了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教材,结合以前自学英语的经验,初步梳理了三条措施:第一,建议在英语集训队内部一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包括日常生活训练,从现在起就要进入在任务区的状态,这样能最大限度地练习英语听力。第二,督促英语队员抓紧拟制战术训练和日常交流基本用语,下发至各分队。普通战斗队员结合警务训练,一律使用英语对话。这样普通队员可以把技能与语言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既学习了英语,又练习了警务技能。第三,进行错时训练。我仔细研究过学院安排的课程,都是白天上课,晚上全部是安排自习时间,消化白天所学的内容。所以,我建议英语队员白天正常进行语言学习,晚饭后 进行警务技能训练,时间约两个小时。其他队员就寝后,单独开辟一个会议室作为英语队员晚自习的场所,开放至晚上十二点止。”
王侣仁的发言得到了徐彪的充分认同,尤其是错时训练法,给了徐彪很大的启示。他在笔记本上边记边发表意见,说道:“王侣仁同志的意见我非常认可,同时也解决了困扰我的训练难题。我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错时训练法不仅适用于英语队员,也适用于战斗队员和后勤队员。晚上的时间很充裕,我们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起来。同时,还有很多零碎的时间,只要能够利用好,训练的效果一定会出来。打个比方说,早上的早操时间,完全可以在热身后直接进入训练科目的复习。咱们的队员都是经过公安部考核过的,体能绝对不是问题,重点应该放在技能的熟悉上。还有就是训练要小班化,不要搞大呼隆式的训练,因为对于警务技能,有的队员可能掌握得快一点,有的队员掌握得慢一点,我们以小队为单位,由各小队自行组织训练,这样训练会更有针对性,利于固强补弱。每周举行一次体能测试,通过测试记录队员的身体状况;每周组织会操,测试队员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每周组织分析讲评,及时调整下周的训练方向。”
詹兴虎从另一个角度介绍对后勤队员的训练,说:“我觉得后勤队员的训练要区别于战斗队员。当然,首先他们是一名战斗队员,然后才是一名后勤队员。我的训练思路是,在学习公共科目时,后勤队员全程参与,确保队员具备基本的战斗能力。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或者是到后期巩固提高阶段,我们就要按照岗位的分工进行专业的训练了。比如说驾驶员,不会像战斗队员一样每天都把精力放在警务技能训练上。在这里大家也看到了,特种车辆非常多,我要确保他们熟悉每辆车的性能。前方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维和任务区的道路交通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车辆容易出现故障,而当地物资又奇缺,车辆基本要靠我们的队员自行修理,所以,修理工的技术必须是属于专家级的。这部分队员的培训依靠我们自身的培训力量恐怕难以承担,所以在后期的巩固提高阶段,我建议联系维和装备车辆的厂家,我们派员过去跟班学习,务必要他们做到对每种车辆的性能了如指掌,能够熟练处理每个故障。还比如说水电工和营建工,也是要做到技能过硬的。利比里亚天气很热啊,同志们,要是空调出了故障,咱们就得像那风中的咸鱼干一样,承受高温的折磨了。”
明俊是最后发言的,他只有简短的一句话,说:“政宣组的人员必须按照队里普通队员的标准接受训练,确保通过联合国甄选。”明俊说这句话是有底气的。他分管的政宣组,全部都是总队党建、宣传的顶尖高手,文字、拍摄水平都是国家级水平,这些技能是经过十多年的岁月积累而成的,绝对不是在培训中心短短几个月就能速成的。所以明俊的目标很明确,只要他们能熟练掌握警务技能,能在维和战地立足,就可以了。当前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各级党团组织的成立、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对内建章立规上。
大家的踊跃发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徐晓伟都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他非常满意这次会议的质量,昨天晚上遇到的困难在大家的共同思考和努力下,已经初步得到了解决。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到一起,制订一个完整的组训方案,按照既定目标,有序地推进就好了。
然而,生活就像阿甘说的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
开始正式训练的第一天,队员们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挫折。
进驻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的第一天,开训仪式结束后,维和队员们就领取了训练的装备,大件的物品包括:防弹头盔 1 个,防暴头盔 1 个,防弹背心 1件,护膝护肘装具 1 套,训练用枪 1 支,防暴盾牌 1 面,防毒面具 1 副,护目镜1副。防弹头盔与平时在单位使用的不同,是标准的联合国装备头盔,蓝色头盔上印着“UN”两个字母,特别帅气。晚上躺在床上,队员们都在喜滋滋地做着美梦,梦想着戴上装备训练时的威风场景。
第二天吃完早饭,队员们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直奔宿舍开始穿戴起来。
廊坊早上的气温很低,还有霜降,出操的时候队员们冻得簌簌发抖。出发的时候大家知道北方天气冷,衣服倒是带了很多,只是考虑到训练的时候不可能穿很多的衣服,所以大家没有把多余的衣服穿上,一大早出操就被冷空气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现在开始穿装备了,防弹头盔一戴,防弹背心一穿,倒是挺暖和的。尤其是防弹背心,把衣服勒得紧紧的,一股热流瞬间就传遍全身。
知道正式训练后不可能中途回房间,队员们都带了水壶,一公升的水壶打得满满的,再把训练用枪背在身上,感觉确实整个人精神了很多。队员们互相之间兴奋地拿出手机互拍自拍,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丝毫感觉不到即将到来的痛苦。
集合的哨声吹响之后,队员们从楼上快速跑下楼梯,这时开始感觉到穿戴装备之后,行动变得迟缓很多,特别是挂在脖子上的训练用枪,必须双手握紧才不会左右晃动。平时从五楼跑到一楼气都不喘的队员们,第一次穿上训练装备后,竟然跑得气喘吁吁,集合不到三分钟,竟然出了一身汗,把内衣都湿透了,身上的热气散发在冷冽的空气中,形成了一团淡淡的雾水。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维和训练场距离宿舍楼大约有五百米的距离,按照训练的要求,必须跑步前往。队列指挥员要求队员们在跑步的时候必须保持高度一致,这让很多队员犯了难,因为装备穿得太多了,步伐难免出现不同的声音。指挥员反复让大家跑了几趟之后,才勉强把步伐调整到一致,等把队伍带到训练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上气不接下气,几名女队员腿肚子都在发抖。
这倒不是队员们娇气,主要还是不习惯的问题。整套装备重达四五十斤,很多没有参加过特训的队员平时都是轻装训练,一下子穿戴上这么重的装备,肯定会不适应,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教员们却丝毫没有理会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