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逆水行周 > 章节目录 第五百章 天涯若比邻(续)
    京兆电报局,门庭若市,排队办理电报业务的人,几乎把院子里的凉棚都坐满,三层高的“电报楼”里,一、二层都人满为患。

    一楼,是民间电报的发报处,等着发电报的人们坐满了等候厅内的长条凳,他们是各家商号、柜坊、工场、作坊的“跑腿”,受东主差遣,来电报局发电报。

    发完电报,转到隔壁的收报处,看看有没有自己东主的电报送达。

    二楼,是官方电报的发报处,来自各部以及各官署的小吏,拿着公文,根据顺序,依次进入不同号数的隔间,将公文交给柜员进行登记,确认内容无误之后,付费,拿了回执,返回官署复命。

    官方电报又名“官报”、“电牍”,随着两京电报线路的开通,京兆电报局的“官报”往来越来越频繁。

    而现在,当长安和扬州广陵可以通电报后,京兆电报局每日收发的“官报”数量,已经翻了近二十倍。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电牍”这一形式的公文越来越常见,加上将来各条电报线的陆续“通电”,京兆电报局的业务量只会越来越多。

    在外间等候发电报的小吏们,坐在长条凳上,喝着服务员端来的茶水,紧紧抱着装有公文的“公文袋”,和其他人聊天。

    他们奉命携带公文来此发电报,公文不可遗失,也不能泄露内容,所以大家聊天的话题,就是长安到广陵电报线的“通电”。

    这条线路,由两京线、洛(阳)叶(城)线、叶宛线、宛安线、安黄线、光黄线、淮水线、邗沟线构成,全长据说超过三千里,却能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

    由此沿线官府被这条细细的电报线“串”起来,朝廷现在已经要求沿线官府将一般的公文都用电报来传,而京城发给各地官府的一般公文,也会用电报来传递。

    因为官府用电报发一般的公文也得缴费,所以现在朝廷要求各地官府在发“官报”时,必须严格限制字数,内容要言简意赅,不许废话。

    还拟定了“电牍体”,让各地官府“规范用词”。

    所以,文笔吏们如今必须掌握一种新的公文体,那就是“电牍体”。

    将正常的公文,改写为语句精炼的“电牍文”,经长官过目之后,用章,然后带着钱,到电报局发电报,然后缴费、收好回执,返回官署复命。

    这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小吏们看着业务繁忙的“业务大厅”,感慨着世事变迁。

    “这还是一条线,等永济线、通济线通电,有了河北、河南的公文往来,电报局怕不是要被挤爆了。”

    “你可别忘了河套线、河西线还有剑南线!等益州和交州之间的电报线也通了,这电报局恐怕得日夜无休!”

    “那和我等无关,我们在这里办完业务,这电牍什么时候发,就是电报局的事,电牍再多又如何?可以三班倒嘛,工场里也这般,累又怎的?”

    “累,那也值,我听说,这电报收发员,每月工钱至少有二贯,累一些又如何?”

    “每月工钱至少有二贯?这么多?那我也让我侄儿去电报学堂报名!”

    议论声中,大家感慨着电报的神 奇,昔年,遥远的交州在大家看来就是天涯海角,从长安到交州,正常情况下,单程都要走上两个多月。

    若是在两地之间走一个来回,差不多五个月就过去了。

    现在,有了火轮船,有了便利的航运,从长安去交州龙编,期间水、陆交替,又走海路,只要一路顺利,那么全程下来也就一个月。

    若是再过几年通了电报,长安发出的公文,当天就能到龙编。

    而交州官府的公文,当天也能传到长安。

    不知不觉间,数千里外的交州龙编,对于长安的人们来说,感觉就像是城外郊区的一个县城,如同隔壁邻居一般。

    这样的变化,只让人想说:沧海桑田。

    。。。。。。

    电报局外,门外过往行人被电报局内熙熙攘攘的情景所吸引,不由得驻足旁观,却碍着门口处有大量士兵站岗,不敢上前一探究竟。

    长安和洛阳,之前就通有电报线,京兆电报局也随后成立,所以长安城内的居民,对于电报局不是很陌生。

    电报很神 奇,据说瞬间就能传到千里之外,大家不知道具体原理是什么,却知道电报很贵,电报里的一个字据说就要十文钱,普通百姓根本就用不起。

    只有官府,还有有钱人,才是这电报的主顾。

    譬如两京线接通后,主要是官府用电报来传递一般公文,此为“官报”,又称“电牍”。

    除此之外,就只有那些有钱的官宦人家,还有商贾人,才会来电报局发电报,和远方的亲友联系。

    但是自从新式电报技术出现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从去年年底开始,电报局的人气越来越旺,到了现在,因为据说长安可以直接发电报到广陵,所以电报局的门槛都快要被人踏破了。

    “长安到广陵,距离两千余里,往日走个单程,也得月余时间,若是驿使快马加鞭,日行六百里,也得走上四日,可现在,公文瞬息之间便送达,电报之神 通广大,由此可见。”

    街对面的茶肆里,一名茶客高谈阔论,和其他茶客们议论起这神 奇的“电报”。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看着熙熙攘攘宛若市集的电报局,感慨着“电报”的神 通广大。

    “电报”是怎么运行的,大家不知道,只说官府有神 通,至于这神 通是佛是道,众说纷纭,此时,那名茶客就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昔年,天子潜邸时,孤军守悬瓠,被数十万敌军围得水泄不通,敌我兵力悬殊,眼见着孤城岌岌可危,天子却得一名王道长相助。”

    “那道长神 通广大,法术高强,能撒豆成兵,剪纸为人,协助天子将敌军的进攻接连击退,保得悬瓠周全。”

    “我听说,当年守城时,那王道长曾使出神 通,名为“缩地术”。”

    “此术十分神 奇,命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即便远隔千里,瞬息便至,王道长做法,能让无数攻城冲车瞬间消失,然后出现在千里之外。”

    “又有纸雁术,在纸上写字,然后折成纸雁,当日就能飞到千里之外,为天子传递军情..”

    “待得敌军解围,王道长便拜别天子,飘然而去,说是要云游海外,从此再无人知其踪迹。”

    “所以,我觉得,这电报,一定是某个道家法术,宛若那‘纸雁术’般,能够将信息瞬间传到千里之外。”

    世人信鬼神 ,而天子当年潜邸时,也确实孤军守悬瓠,此事众所周知,所以这茶客的说法,无人能驳,也让众茶客们有了一个思 路:

    这电报,一定是某种道家法术。

    还有那火轮船,据说能日行千里,自然就是道家的“缩地术”!

    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一旦用神 通、法术来解释,大家总算是“恍然大悟”了。

    所以,大家觉得一定是天下太平,各地隐居的能人异士纷纷出山,为天子分忧,为朝廷效命,才有了这么多的神 奇机器,还有“千里传书”的手段。

    电报,每字据说要十文,好贵,所以有什么事要和远方的亲友说,还是写信比较好,毕竟如今邮政也越来越方便了。

    但电报好神 奇,两千多里外的广陵,一连上电报线,仿佛一下距离长安近了许多。

    长安城里的居民,想要到周边州县走亲戚,一来一回(步行),都要几日时间,而广陵的消息传到长安,可谓是“瞬间抵达”。

    给人的感觉,仿佛广陵和长安就只隔着一堵墙,宛若邻居一般。

    这,不是和道家的“缩地术”类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