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正文 叔侄之争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凡王朝更替,总会有无数的白骨为其铺路。即便没有在作战中死去,也难保因为尾大不掉、功高难赏而被君王忌惮。

    但是一位已经76岁高龄的老臣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却还是被皇上下令满门抄斩,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这是怎么回事呢?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君臣相遇

    元朝末年,各地豪杰因为不满元朝政府残酷剥削的统治政策,纷纷揭竿而起。

    那时,在各地声势浩大的义军中,谁也不会注意到一名小小的义军头领,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家伙,开创了一个瑰丽壮阔的大明王朝,他就是——朱元璋。

    那年的朱元璋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义军头领,但是那年的李善长却已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谋略家了。

    那一年,朱元璋领兵攻打到滁州,在滁州的李善长敲开了朱元璋的寨门,慕名来投。

    朱元璋大喜过望,连忙拉住李善长,两人就像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谈甚欢。

    良久,朱元璋终于问出了那个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先生,天下何时方定?”

    李善长微微笑道,道出了朱元璋有效仿汉高祖之意。

    朱元璋心下一惊,自己当时还只是郭子兴军中的一个将领,然而眼前的这个人却已经一眼看破自己的心思。

    李善长继续陈述,道出了刘邦的三个优点:其一生性豁达;其二知人善任;其三不胡乱杀人。

    李善长这段话真是说进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别看他平时在郭子兴面前义父长义父短,一副做小伏低的样子,可是骨子里谁不想号令天下。

    偏偏眼前这个人告诉他,天下一定会统一,而且还会在你的手里得到统一。朱元璋当即就心潮澎湃了,他把李善长调到自己的身边,今后所有重大的政务,都会询问李善长的意见。

    李善长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史书上说,他虽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却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与谋略。

    当朱元璋带领徐达、常遇春等人,在前面攻城拔寨的时候,所有的后勤保障几乎都压在了李善长的身上。

    不仅如此,随着朱元璋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义军开始投奔于他。不过这些人里边良莠不齐,有的确实很有才能,而有的只是饿的受不了,想在义军里混口饭吃。

    李善长经常观察这些人的能力,发现确实有才干的,就举荐给朱元璋任用,凡是李善长举荐的人才,朱元璋没有不满意的。而这其中就有改变了李善长晚年命运的——胡惟庸。

    不仅如此,李善长对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当时朱元璋的义父郭子兴,看着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压不住他,于是不断找机会削弱朱元璋的兵权。

    而李善长作为朱元璋集团的第一谋臣,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郭子兴就想把李善长招揽进自己的军中,并承诺会重用他,“只要朱元璋能给你的,我绝对只会多不会少。”

    这种时候如果是一般人,眼见自己的上司势力不行,而更大的长官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肯定会动心。

    但是李善长非常坚定地告诉朱元璋,“我绝不会弃您而去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报答朱元璋对他的知遇之恩,更是因为相比较朱元璋而言,郭子兴能做个守成之主都是富裕了,君主渴望人才,而人才也在渴望有雄才伟略的君主,所以这对君臣也是在互相成就。

    位极人臣

    经过此事,朱元璋更加倚重李善长,无论是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还是在与张士诚决战的过程中,李善长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论功行赏时,他也给了李善长至高的荣耀。在当时受封公爵的六个人中,李善长排名第一。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对着群臣说,“李善长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立过军功,但是他跟随我的时间很长,论功劳和地位,他可以和汉代的丞相萧何相比。”

    对于朱元璋来说,李善长虽然不像汤和等人和他相识于微末,但在反元起义的过程中,李善长多次为其出谋划策,有李善长坐镇后方,朱元璋作战从来没有后顾之忧,多年来他们的情谊也是亦师亦友。

    所以在受封时,朱元璋也给了李善长在所有文臣武将中最大的荣耀,像免死铁券这类皇帝用于赏赐臣子,无上光荣的器物,朱元璋一下就赏赐了两个。

    这代表着只要你李善长以后不做谋反的大事,无论你犯了何罪都可以免死两次,你的儿子也可以免死一次。

    但是当时在朝堂上风光无两的李善长不知道,这两道免死铁券恰恰成为了他以后全家的催命符。而且当一个人走到顶峰的时候,恰恰就是从下坡路的开始。

    告老还乡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的身份地位就和过去不一样了。之前他是这帮兄弟们的大哥,可以和李善长促膝长谈,可以和汤和、徐达醉酒谈天。

    可是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皇帝是没有兄弟和朋友的,皇帝只有臣子。朱元璋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遗憾的是李善长并没有摆正。

    当时权势达到顶点的李善长,俨然已经成为了全体文官的首领。只要有人敢冒犯他的权威,立马就会遭到罢黜,甚至当时的刘伯温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有一次刘伯温和李善长在制定法令的时候,两人意见产生了分歧。刘伯温同样是跟随朱元璋的老臣,论地位其实并不在李善长之下。

    按理来说两个人意见有分歧,应当摆事实讲道理,最后禀奏皇上做最后的决断。但是李善长觉得刘伯温怎么能够当面反驳自己,当即就对刘伯温破口大骂。

    在当时的朝廷中还没有人敢和李善长对着干,被李善长骂了一顿的刘伯温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安,害怕李善长将来会对付自己,赶紧就请朱元璋让自己告老还乡。

    面对李善长的跋扈,朱元璋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动作,但实际内心对他已经是相当不满。甚至朱元璋也曾经正告过李善长,“一个臣子一定要时刻提点着自己,要是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是会有大麻烦的。”

    一直以来跟随朱元璋的李善长,当然能听懂皇上的言外之意。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但是他还是认为即便皇上不顾念这么多年的君臣之情,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治理朝政。

    但他不知道的是,任何人只要权势大到一定地步,让朱元璋感到不痛快,一旦下起手来可是毫不留情,哪怕是他李善长也不行。

    洪武四年,李善长为了向朱元璋表明自己不贪恋权势的态度,主动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

    其实李善长仅仅是想表明一个态度,告诉朱元璋:我没有野心,并不想结党营私,实际上李善长还并不打算退休。

    可是朱元璋拿到李善长的辞职信,却大笔一挥,直接批了个同意。不仅如此,还赐给他良田千顷。朱元璋分明就是摆明态度告诉李善长:安心回家养老去吧。

    这可让李善长始料不及,他没想到皇上如此不念旧情。现在可是骑虎难下了,皇命难违,总不能自己再舔着脸到朱元璋面前说:对不起皇上,我后悔了。

    既然不能反悔那就走吧,可是离开朝廷的李善长也没消停,反而做了一个让他此生后悔万分的决定。

    当时李善长虽然人回家务农了,可是心还放在朝堂上。回到家后,他还一连几道奏疏的向皇上推荐了胡惟庸为右丞相。

    李善长与胡惟庸是同乡,胡惟庸当初投靠朱元璋的时候,并没有受到重视。是李善长看到了胡惟庸的能力,向朱元璋举荐了他。

    而胡惟庸也对李善长颇为尊敬,将自己比作李善长的学生。胡惟庸除了在处理政事上很有才干外,还有一项本事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就是拍马屁的本事。

    无论何时,他见到李善长永远是一副谦恭的姿态,而李善长这个人恃才傲物,特别喜欢被奉承,所以胡惟庸尤其讨李善长的喜欢。

    当时胡惟庸要想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必然离不开李善长的支持,虽然李善长已经离开了权力中枢,但是他的地位和威势仍然存在。朝廷中的百官依然以李善长为首,不说别的,就说满朝文武谁能像李善长一样拥有两个丹书铁券。

    胡惟庸案

    为了能够让自己和李善长捆绑的再紧一些,胡惟庸和李善长的弟弟结成了亲家。

    不久之后,他就当上了左丞相,位列百官之首。可是一个人不会永远谦卑下去,特别是像胡惟庸这种人,一旦掌权就会嚣张跋扈。

    做了丞相的胡惟庸,开始全权处理起军国大事。甚至很多重要的政务不告诉朱元璋,直接实行下去。在奏折中如果看到了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就立马扣下,绝不会呈给皇帝看。

    很多官员看到胡惟庸对朝政的把控,就想走他的门路,请他给自己谋个一官半职,送给他很多金银珠宝,而胡惟庸一律照单全收。

    权欲果真会让人利欲熏心,胡惟庸以为朱元璋的放纵,是源于对自己的忌惮。毕竟自己掌管着大明朝全部的政务,他如果杀了自己,那满朝文武又有谁能代替自己出任宰相呢?

    可是胡惟庸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不收拾自己,并不是因为忌惮他或者倚重他,而是在酝酿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占城(汉代象郡一带,今我国广西、越南一带)进贡,胡惟庸又犯了老毛病,不去向朱元璋禀报。谁知进贡使者竟被太监看见了,偷偷告诉了朱元璋。

    胡惟庸任丞相六年,朱元璋也忍了他六年。朱元璋终于借着这件事,将胡惟庸下狱。所谓墙倒众人推,随着胡惟庸入狱,就接连有人告发他。

    终于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党及其六部属官尽皆被诛,朱元璋一举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

    此时,文武百官才知道,这位草莽出身的皇帝究竟有多么的残酷和无情,他要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如果你企图从他手里分权,那么对不起了,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们有多少人,都会通通杀掉。

    而此时还在田间务农的李善长,也从胡惟庸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他明白自己和胡惟庸多年来的书信往来,以及和胡惟庸是亲家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皇帝追究自己难逃一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并没有追究李善长,而是让他继续在家乡养老,对他的弟弟也免于追究,只是发配到了崇明岛上。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不知是出于顾念旧情还是出于对李善长的忌惮。毕竟李善长,曾经多次为朱元璋排忧解难,两人之间君臣情谊深厚。况且李善长在朝中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也不是轻易能够扳倒的人物。

    倘若李善长就此本本分分地生活下去,对于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他,朱元璋也许不会过分追究。可惜也许是老迈昏庸,李善长竟然做了一件让朱元璋最为忌惮的事。

    满门抄斩

    洪武23年,李善长77岁,谁也不知道他这一年是怎么想的,突然就要整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屋。

    而且更奇怪的是,他修房子不找专业的泥瓦工,偏偏相中了汤和身边的卫士。李善长给汤和写信,说他想借兵300名整修房屋。而汤和拿到信后,想都没想,直接就把这封信交给了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来,李善长向汤和借兵,就是在找死。不管他借兵为了什么,这已经犯了朱元璋的大忌。

    如果仅仅是这件事也就罢了,李善长竟然还给朱元璋写了封信,请求朱元璋放过自己的亲信丁斌。还没消气的朱元璋看到李善长这封信,简直就要暴跳如雷。我还没来追究你的责任,你倒先跑过来干涉我的决定了,你李善长的手伸的不要太长。

    这种举动的后果,就是让朱元璋直接下令,严刑审问丁斌,没想到丁斌竟然吐出了一件要命的事情。

    原来,胡维庸在和李善长交好的时候,曾经想拉拢李善长谋反。虽然李善长当时没有答应,但是他知情不报,就已经说明了他的立场。这下好了,谋反大罪,就连免死铁券也救不了。

    于是在李善长77岁这一年,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全家满门抄斩。被压上刑场的李善长也许会突然想起,几十年前自己曾经告诉朱元璋,要学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却没有想到自己也落得和汉朝开国功臣一样的下场。

    虽然李善长以谋反罪被满门抄斩,但是他真的想谋反吗?

    李善长虽然死了,可还是有人愿意为他说句公道话。在他死后第二年,大臣王国勇向朱元璋上书,陈述了李善长的冤情。

    他认为李善长跟随陛下打拼多年,忠心耿耿,功勋卓著,他的地位权力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点,即便他想帮助胡惟庸谋反,自己也不会比现在更有权势。

    况且早年间,郭子兴也曾拉拢过他,他那个时候没有去投靠,难道现在还要去投靠别人吗?

    所有人都以为王国勇难逃一死,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追究他,甚至连训斥都没有。其实朱元璋知道王国勇说的是实话,但是电视剧《朱元璋》里有一句台词说的很好:

    皇帝杀人从不看是否忠诚,而看是否需要。

    对李善长而言,他认为自己追随朱元璋多年,看在旧情与功劳的份上,朱元璋不会杀他。然而他忘了,他的地位权势就是他的催命符,晚年的朱元璋为了让年幼的朱允炆能够顺利接手大明王朝的政权,不惜对整个官僚集团进行清洗。

    如果李善长能够早点明白这点,急流勇退,也许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在朱元璋杀掉这位陪伴他多年的老臣后,也许心里也会怀念那个当年叩开他营帐大门,与他共论天下的那位亦师亦友的兄长吧。

    朱棣的成长史为主线,展示了明朝建国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我们现在说起来典型的古代中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明朝,这得益于明朝有很多的制度设计和创新,自此以后600年一直延续,而且我们对于古代的很多印象,实际上都是来自于明朝。

    明朝最大的创新莫过于废除了宰相制度,宰相制度存在了一千八百多年,可以说是中国国家体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

    有人说明朝宰相胡惟庸,在位期间,胡作非为,大权独揽,贪赃枉法,朱元璋忍无可忍最终决定除掉这个祸害。

    胡惟庸的种种罪行,某些是真的,像贪污受贿等,某些则是角度不同,像什么有自己的班底,大权独揽等等行为,这完全是站在皇帝角度来看这个宰相。

    但很明显,朱元璋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胡惟庸,他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废除存在了一千八百年的宰相制度。

    丞相制度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直观的印象,电视剧里的一个镜头,非常能说明问题,那其实就是胡惟庸日常的一个办公场景。

    胡惟庸居中而坐,各部官员分列两旁,你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在上朝,只不过胡惟庸穿的是官服,而不是龙袍。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宰相办公场面,并不是胡惟庸专权,宰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处理日常具体的事物。

    在汉代的时候,把宰相叫做外廷,把皇帝的权力叫做内廷,这是宰相制度最大的时代,一个内廷,一个外廷,感觉有点平起平坐的意思。

    事实上中国的制度史,就是内廷不断扩大化,外廷不断缩小的这么一个过程,我们只要是看到官名里带“中”的,原本都是内廷的职务。

    可能原本只是给皇帝端茶倒水,磨墨写字的,后来慢慢的权力扩张,从临时性职务,变成了固定官职,中书省就是典型的例子。

    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的人,他的江山是打下来的,因此权力欲望非常大,看到胡惟庸搞得跟个小朝廷一样,心里肯定不舒服。

    他朱元璋九死一生,凭什么让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人掌握国家大权,但这事儿对于胡惟庸来说,他自己永远都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因为宰相办公就是这个样子,尤其是明朝初年的宰相。

    明朝在体制上是继承了元朝,事实上宰相权力一直在下降,宋朝更是达到了分权的巅峰,但是元朝根本不行,制度上比较乱,所以就经常造成宰相一家独大的局面。

    要是按照宋朝那种超级大集体宰相分权制度,朱元璋估计也不会废除这个制度,问题就出在这,明初的宰相事实上又恢复到汉唐的宰相水平,尤其是朱元璋对于元朝败亡的印象深刻,感觉这宰相都不是好东西。

    胡惟庸人头落地不要紧,他同时也成了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从此之后,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说的就是六部,其实直接向皇帝负责的部门有很多。

    朱元璋是超级劳模,但架不住儿孙们不争气,这么多活儿根本干不完,于是就有了内阁,有了内阁首辅,这个实际权力更大的职位

    明穆宗朱载垕:夹在嘉靖和万历中间的宽仁皇帝,一生干了两件大事

    文/老张在路上

    01

    大明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骢最崇信的道士主要有两人,一个是邵元节,一个是陶仲文,这两位道士在宫中明面上说是为天下祈祷禳灾,实际上是为皇帝炼制丹药,而在炼制的丹药中最多的则是供皇帝助兴的房中药。

    朱厚骢有了这些所谓的“宝贝”后,就拼命的纵情玩乐起来。

    不堪忍受折磨,或者说不想等死的宫女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开始了反抗。她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几乎将其勒死。这场未遂的刺杀,准确的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反抗,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壬寅年,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历史上被称为壬寅宫变。

    (嘉靖帝)

    “壬寅宫变”后,吓破了胆的嘉靖帝从此移居西苑万寿宫,不敢再住到紫禁城寝宫,仍旧一门心思修玄。

    随着嘉靖帝年龄增大加之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嘉靖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嘉靖帝。

    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狱论死,幸为徐阶所救。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年60岁。

    (朱载垕)

    02

    嘉靖皇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时年30岁裕王

    朱载垕继位,年号隆庆。

    朱载垕(1537年-1572年),后来的庙号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亲杜康妃。

    嘉靖十三年(1535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嘉靖皇帝从道士陶仲文把那里得知了“二龙不相见”的言论。

    两年之后,嘉靖再次有了朱载壑、朱载垕、朱载圳时,他决定少见这几个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

    到了该入学的年纪,由于嘉靖的母亲出面,嘉靖允许儿子出阁问学,皇子出阁不同于普通老百姓进学堂,有一套十分讲究且程序繁杂的礼节仪式,而且作为父亲的嘉靖必须出场。然而就在仪式刚刚结束后,朱载壑即病倒,没多久就死了。嘉靖事后痛定思痛,从此严格遵守“二龙不相见”,对剩下的两个儿子裕王朱载垕和景王朱载圳长期漠不关心。

    (陈宝国版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载垕尴尬无奈地生活在那条咒语的阴影下,他母亲杜康妃没有得到父亲嘉靖帝的宠爱,他本人基本上也没有得到父爱。嘉靖帝对朱载垕长期漠不关心,虽然是父子,两人却极少见面。朱载垕前去皇宫请安,也常常被冷漠地拒之门外。就连杜康妃死去,嘉靖帝也不允许朱载垕为母亲守孝。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病死,朱载垕以次序当为太子。嘉靖皇帝却迟迟未予册立。当时嘉靖皇帝另一个儿子景王朱载圳年纪很小,待遇却与裕王朱载垕没有什么区别,裕、景二王一起出宫,都居住于京师藩邸之中。这一怪异做法引起朝野不安。

    相比之下,朱载圳更得父皇宠爱,高调奢侈,而朱载垕则战战兢兢,小心谨慎。朝中也分化为严嵩为首的拥景派和徐阶为首的拥裕派,两派勾心斗角,党争不断。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大臣郭希颜上书皇帝请建储,没想到触怒世宗,惨遭处斩。嘉靖皇帝为了杜绝朝野的议论,于第二年才命景王朱载圳出居安陆,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载圳病死,朱载垕才得以成为事实上的储君。

    朱载垕18那年就藩裕王,在裕王府邸生活了12年,这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更加关心朝局。

    嘉靖皇帝驾崩,裕王朱载垕即位,改元隆庆。隆庆即位后立即纠正其父的弊政。

    03

    隆庆帝一上台,就将嘉靖信任与宠爱的方士王今、刘文斌等等一并逮捕,下狱论死。他对方士乱国,浪费钱财的恶迹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一上台就毫不手软的处死了这些大贼。同时欣赏那些在嘉靖一朝因为敢于冒犯皇帝,劝谏的那些忠臣,例如海瑞,隆庆帝不但没有追究海瑞不尊敬其父的大不敬之罪,反而释放了他,还官复原职,不久又提升大理寺丞。

    之前以言获罪的诸臣全部召用,已死之臣抚恤并录用其后,方士全部付有司论罪,以前的道教仪式全部停止,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所有欠赋;又停止嘉靖为博孝名强行施行的明睿宗(即明世宗本生父兴献王)明堂配享之礼(即秋季祭天,要以在位皇帝之父合祭,为此导致明太宗庙号被改为明成祖)。

    隆庆帝重用徐阶、李春芳、高拱等内阁辅臣,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

    元末明初,日本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即倭寇)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政策。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从昆拉开了海禁序幕,

    明成祖虽有官方的郑和下西洋之举,但仍“禁民间海船”,严令“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自明成祖去世后,朝贡贸易萎缩,海禁令逐渐废弛,违反海禁出洋的中国海商活动日趋频繁。

    嘉靖倭乱发生后,明朝朝野曾发生过一场禁海问题的争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放弃传统的“海禁”政策,要不要开放本国商民的海外贸易。福建巡抚谭纶就积极倡导开海,请求朝廷允许福建商民在近海与外通商,有不少中央政府官员都表示了认同。

    隆庆元年(1567年)2月4日,明穆宗朱载垕登基不到一个月,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明穆宗当即批准了这一奏请。

    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据学界研究,当时明朝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世界各国欢迎,而许多国家缺乏名优商品能满足明朝的国内需求,只好以白银支付所购明朝商品,引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朝。

    中国学者王裕巽经过分析认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

    隆庆开关是明代继郑和下西洋之后对外关系中又一重大事件,标志着明朝的对外交往从官府层面转向民间层面。

    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因为家庭纠纷愤而投奔明朝,俺答举全鞑靼之兵到明朝边界要人,时任宣府大同总督王崇古坚守不出,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明廷接报后,在内阁大学士高拱和张居正的策划与安排下,明朝派出使者与俺答谈判,最终用把汉那吉交换了背叛明朝投奔鞑靼十余年的汉奸赵全,事件和平解决。《穆宗实录》记道:“十二月丁酉,虏执我叛人赵全来献,总督王崇古受献遣使送归那吉。上命奏告郊庙,诸臣加以恩赉。”

    明朝与鞑靼双方通过沟通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俺答亦藉此机会再次提出封贡互市。隆庆皇帝采纳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俺答议和。

    隆庆五年(1570年)三月初八,朱载垕亲自下令执行和蒙古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顺义王。同年,边境市场正式开放,各地客商陆续赶到这里,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互通有无,缓解与北方蒙古族的矛盾,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

    隆庆和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从此到明朝灭亡为止,明朝与蒙古之间绝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隆庆开关和紧随其后“俺答封贡”的实行,大明帝国开国200多年,第一次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获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

    04

    朱载垕还在做裕王时,生活简朴,在吃方面没啥特殊爱好,唯独喜爱吃驴肠。逢年过节餐桌上必然有这道菜。他登基后,一次偶然经过御膳房,听到里面传来驴子的惨叫声。他询问厨子后得知,烹饪驴肠这道菜的过程很残忍。

    在那以后,朱载垕就再也不吃驴肠了。

    1570年,即隆庆三年,大臣郑履淳打了一份报告上来:“陛下御极三祀矣,曾召问一大臣,面质一讲官,赏纳一谏士,以共画思患豫防之策乎?高亢睽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宫闱违脱珥之规,朝陛拂同舟之义。回奏蒙谴,补牍奚从?内批径出,封还何自?”

    意思是什么呢?陛下当了三年皇帝,亲自召见过大臣吗?亲自主持策划过国家大事吗?批复奏折,真的是自己亲自干的吗?

    这几乎就是对朱载垕直接打脸,骂他是懒皇帝。

    如果是换了一个脾气暴躁的皇帝,这郑履淳不死也得脱三层皮。可朱载垕看了却不以为然,也不给郑履淳小鞋穿。

    (海瑞)

    海瑞外放应天巡抚期间,兴修水利,安抚穷困百姓。同时,遏制兼并,惩办豪强,连退休阁老徐阶也被他追究责任。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朱载垕一方面表扬海瑞干得漂亮,一方面又让海瑞改任南京粮储。

    没想到海瑞毫不领情,他马上辞官不做,还上奏章,怒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骂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女人,没有男子汉。

    当时的内阁首辅李春芳看了奏章哭笑不得,自嘲道:“我应该是个老妈子吧?”

    朱载垕得知此事后,也没生气,还调侃李春芳:“国事艰难,你当老妈子辛苦了。”此事就不了了之。

    (张居正)

    对于隆庆皇帝朱载垕,《明史》这样盖棺定论:“穆宗在位六载,端拱寡营,躬行俭约,尚食岁省巨万。许俺答封贡,减赋息民,边陲宁谧。继体守文,可称令主矣。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隆庆帝由于纵欲过度,加上长期服食春药,身体每况日下,难以支撑。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隆庆帝病危的消息。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

    朱载垕知道命不久矣,便把张居正等三位大臣找来,立了遗嘱:“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

    从此一病不起直到逝世。终年36岁,后被谥为庄皇帝,庙号穆宗,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 隆庆皇帝朱载垕,名声在历史上并不坏,放在大明皇帝圈子里,也算得上一个不错的皇帝了,最起码还有些人性。

    明穆宗的名讳依《明史·穆宗本纪》而认定为“载垕”,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史料中,他的名讳实为“载坖(jì)”。《明实录》记载:“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拥裕派大臣陈以勤在为朱载坖辩护时也提到:“乃生而命名,从元从土,若曰首出九域,君意也。”

    到了明万历年间,文人卢翰的著作《掌中宇宙》中将明穆宗的名字误写为“载垕”,此一讹误为朱国祯《皇明史概》、谈迁《国榷》等书及清廷官修《明史》等书所沿袭,导致后世普遍弄错了朱载坖的真实名讳,这是隆庆皇帝生前没有想到的。

    隆庆帝的一生,除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相比较而言,在他之前,是终日沉迷于道教的嘉靖皇帝;在他之后,是偏激、荒唐的万历皇帝。

    穆宗确实是大明正德以后最谦和宽仁也是最有人情味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