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正文 朱元璋忍痛割爱
    公元1354年,朱元璋带着一帮淮西子弟南下定远,然后一举攻下滁州。攻下滁州后,朱元璋麾下已经有五万兵马,再加上他治军严格,对百姓秋毫无犯,很快声名远播。没过多久,朱元璋就成了江淮地区实力较强的红巾军。朱元璋麾下的许多名臣例如,常遇春、李善长、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前来投奔的。

    这一年,朱元璋还迎来了两位失散多年的亲人,一位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之子朱文正,另一位是朱元璋二姐朱佛女之子李文忠。朱元璋对这两个孩子非常怜惜,把他们收养在身边,视如己出。

    当时,朱文正已经19岁,尚未婚配,朱元璋便做主,把麾下大将谢再兴的长女谢氏许配给朱文正。这样一来,谢再兴就成了朱元璋的亲家。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后,谢再兴竟然背叛朱元璋,投奔了张士诚。更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后来虽然杀掉了谢再兴,但明朝有13位帝王身上却都流着谢再兴的血。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朱元璋的亲家谢再兴,通过残存的史料,尽量重现这位悲剧将领。

    一、谢再兴身份的推测

    关于谢再兴此人,《明史》并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在《明史·太祖本纪》和《明史·李文忠传》几篇中都有出场。《明史纪事本末》中也有谢再兴的出现。只是,这些史料对谢再兴的记载都是片段式的。记载比较详细的,还是《国初事迹》,其中记载:

    枢密院判谢再兴,乃都督朱文正岳父,跟随太祖克婺州。与胡大海打绍兴回,太祖以亲命守诸暨。

    这段记载的日期是在至正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62年。这里有三个关键信息:

    第一,谢再兴是朱文正的岳父。

    第二,谢再兴当时担任朱元璋麾下的枢密院判。

    第三,谢再兴和胡大海一起攻打绍兴,后来因胡大海被杀,谢再兴独自领兵守诸暨。

    熟悉明朝初年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胡大海是朱元璋创业初期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文武双全,不仅作战勇猛,还懂得礼贤下士。刘伯温、宋濂等人皆是胡大海推荐给朱元璋的。可惜的是,公元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二月胡大海被叛徒蒋英弑杀.若胡大海不死,明朝建立后,至少也能和常遇春、冯胜等人同列。

    而谢再兴既然和胡大海一起攻打绍兴,而后又接替胡大海的位置,可以说明,在朱元璋创业初期,谢再兴不管是能力还是地位,都应该是位于前列的。

    关于谢再兴的地位,还有一个人可以参考,此人就是耿再成。在朱元璋创业初期,有两位姓耿的名将,合称“二耿”,一人是耿君用,另一人是耿再成。耿君用死于1356年,被张士诚所杀,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耿炳文。而耿再成则和胡大海在同一年被叛徒所杀。《明史·太祖本纪》记载:

    二月,降人蒋英杀金华守将胡大海,郎中王恺死之,英叛降张士诚。处州降人李祐之闻变,亦杀行枢密院判耿再成反……

    意思是说,胡大海被蒋英所杀,而几乎同时,耿再成被李祐所杀。耿再成临终前的职位正好是枢密院判,这和上文提到的,谢再兴的职位是一样的。

    可以看出,谢再兴和耿再成是平起平坐的。而《明史·耿再成传》有明确记载:

    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从太祖于濠。

    也就是说,耿再成是朱元璋在濠州时的旧部,是“从龙”最早的那一批人。而谢再兴和耿再成地位一样,说明谢再兴也许也是朱元璋最早的旧部之一。

    再参考耿再成的结局,朱元璋称帝后,对曾经战死的功臣进行追封,耿再成被追封为泗国公,可见耿再成功劳之大。所以说,若谢再兴最后没有背叛朱元璋,他在明朝开国之后,至少也是一个公爵。

    综上所述,虽然史料对谢再兴没有系统地记载,但根据以上信息和参考,笔者可以推测,谢再兴或许是朱元璋最早的旧部,他随朱元璋南下,立功甚多,最后官居枢密院判。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和谢再兴彼此熟悉,他才将谢再兴的女儿许配给朱文正。

    二、谢再兴的实力

    众所周知,胡大海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发生了“鄱阳湖之战”,此战是朱元璋成为一方枭雄的转折点,而在此战之前的一年,朱元璋早期的将领所剩并不多,例如胡大海、花云、丁德兴、冯国用(冯胜之兄)等人都阵亡了,朱元璋一方面很珍惜这帮老伙计,另一方面又陆续培养了邓愈、李文忠、郭英等年轻将领。所以,在朱元璋攻占皖南和浙西的时候,基本上是新老搭配,这期间,谢再兴屡次出场。例如,《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二十二年春二月,金华、处州苗帅叛,张士诚乘间遣其弟士信、同佥吕珍率兵十万围诸全。守将谢再兴鏖战二十九日,未决。

    意思是说,1362年,胡大海、耿再成被叛徒杀害之后,张士诚趁乱派兵10万攻打诸暨,这次领兵的人是张士诚的亲弟弟张士信、张士诚麾下猛将吕珍。张士诚以为,胡大海和耿再成死后,自己的10万大军拿下诸暨犹如探囊取物,不曾想,张士诚的大军围攻29天,仍没有取胜,原因是朱元璋派去守诸暨的人是谢再兴。

    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谢再兴绝对是一位良将。在《明史·李文忠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吴兵十万方急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遣同佥胡德济往援。再兴复请益兵,文忠兵少无以应。

    意思是说,面对张士诚的攻打,谢再兴已经坚守二十九日,精疲力尽,派胡德济(胡大海的义子)去李文忠处求援,李文忠当时“兵少”,没办法帮谢再兴。

    面对这样的窘境,谢再兴展现出了自己聪明的一面。《明史·李文忠传》云:

    会太祖使邵荣讨处州乱卒,乃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大军刻日进。吴军闻之惧,谋夜遁。德济与再兴帅死士夜半开门突击,大破之,诸全遂完。

    意思是,当时朱元璋正派邵荣和徐达南下平乱,谢再兴、李文忠等人便撒了一个谎,诈称邵荣、徐达的大军马上就来到了诸暨,张士诚的兵马听闻后,连夜遁逃。谢再兴和胡德济等人连夜追杀,“大破之”。

    上述战争,是著名的“诸全之战”,这是朱元璋和张士诚早期最主要的交锋之一。

    从这场战争来看,谢再兴俨然成了主角,面对强敌,他有勇有谋,完全是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的大人物。

    三、谢再兴为何叛变

    谢再兴是朱元璋麾下文武双全的人才,又是朱元璋的亲家,按理说前途应该一片光明才对,但是,他最后却没能善始而终,因为他背叛了朱元璋。《明史·太祖本纪》对于谢再兴的叛变,记载的很短:

    夏四月壬戌,友谅大举兵围洪都。乙丑,诸全守将谢再兴叛,附于士诚。

    这里要说一下,谢再兴叛变的时间,选择得非常巧妙,是在公元1363年的四月。这一年二月,陈友谅麾下的大将张定边攻打饶州,朱元璋的兵马大败。三月,张士诚趁机攻打安丰,想掳走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不得不派兵救援。在朱元璋和张士诚在安丰对决的时候,当年四月,陈友谅趁机率领60万大军攻打洪都(南昌)。朱元璋两头不能相顾,只得命令侄子朱文正和大将邓愈死守洪都,待朱元璋救出小明王之后,才带兵救援洪武。而当朱元璋救洪都的时候,谢再兴突然叛变了,他投降了张士诚。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最艰难的时候,谢再兴不仅离开了朱元璋,还在朱元璋背后捅了一刀。

    关于谢再兴的叛变,原因扑朔迷离。但从《国初事迹》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国初事迹》记载:

    再兴心腹左总管、糜万户,尝以违禁物私往扬州易卖,太祖恐泄国事,拘拿左、糜二人杀之,以首悬于再兴厅上。

    朱元璋占领浙西之后,下令阻断张士诚的贸易。谢再兴麾下有两名心腹之人,一人是左总管、另一人是糜万户,他们违背朱元璋的命令,私下往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内做生意。朱元璋大怒,命人将左、糜二人杀了,并且将二人的人头挂在了谢再兴的厅上。

    谢再兴好歹是一名老将,他麾下的人犯错,朱元璋不但没有给他面子,直接将人杀了,反而还将人头挂在他的厅上。谢再兴在朱元璋的举动里,看出了朱元璋对自己的不尊重。

    如果说,左、糜二人之死只是谢再兴叛变的起因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则为此又添了一把火。《国初事迹》云:

    太祖自主婚,以再兴次女嫁与右丞徐达,复取再兴回京听宣谕。另遣参军李梦庚往诸暨节制军马,却令再兴回还听调。再兴既到诸暨,愧无权势。

    意思是,朱元璋没经过谢再兴的同意,将谢再兴的次女嫁给了徐达。在历史上,徐达的结发妻子姓张,后来去世,死因不详。朱元璋见徐达单身,便私自做主,将谢再兴的次女许配给了徐达做填房。

    根据王世贞的《弇州续稿》记载:

    (徐达)始娶张夫人,以不宜室卒,上为特继谢夫人。

    可见,确实是朱元璋把谢氏许配给徐达的。因谢再兴的长女嫁给了朱文正,现在次女又嫁给了徐达,所以说,谢再兴不仅仅是朱元璋的亲家,更是徐达的岳父。

    需要说明的是,朱元璋将谢再兴之女嫁给徐达的时候,谢再兴并不知情,等谢再兴回到南京,女儿已经是徐达之妻了。自古以来,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元璋不经过谢再兴同意,直接做主人家女儿的婚事,的确有些过分。所以谢再兴很不高兴,但碍于朱元璋是他的上司,他敢怒不敢言。

    谢再兴回到南京后,朱元璋派刘梦庚到诸暨接管了谢再兴的兵马,等谢再兴回到诸暨,发现自己成了光杆司令,谢再兴愤怒之下骂道:

    “女嫁不教我知,有同给配。又着我听人节制。”(出自《国初事迹》)

    意思是,我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嫁我的女儿,我自己都不知道,现在又架空我的兵权,朱元璋把我当成什么了?

    于是,谢再兴瞅准时机,等朱元璋率兵救援洪都的时候,带着旧部投降了张士诚。

    笔者认为,在处理谢再兴一事上,朱元璋的做法的确欠妥。谢再兴作为朱元璋亲家、徐达的岳父,他为朱元璋立过不少功勋,但朱元璋却没有给这位老臣应有的尊重。他先杀谢再兴的两位心腹,并且悬挂他们的人头到谢再兴的厅上,再私自嫁谢再兴之女,最后剥夺谢再兴的兵权。从整个事件来看,朱元璋的做法太过。所以,谢再兴叛变一事,主要责任还在朱元璋。

    四、谢再兴的结局

    谢再兴是在诸暨叛变的,他投奔张士诚的时候,两个女儿(朱文正之妻和徐达之妻)还在南京,所以没有跟着谢再兴一起叛变。朱元璋后来也没有为难谢再兴的两个女儿。此后,朱元璋带着20万大军在鄱阳湖打败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灭掉了陈友谅,成为长江中下游势力最强的霸主。也正是如此,东面的张士诚面对朱元璋,开始由攻转守。

    《明史·李文忠传》记载:

    明年,再兴叛降于吴,以吴军犯东阳。文忠与胡深迎战于义乌,将千骑横突其阵,大败之。

    等鄱阳湖之战结束的第二年,朱元璋终于腾出手教训谢再兴,朱元璋当时下了必杀令,派李文忠和胡德济在义乌迎战谢再兴,务必除掉谢再兴。李文忠毕竟是朱元璋亲手调教出来的,再加上谢再兴虽然投降张士诚,但并不是张士诚的嫡系,所以张士诚对谢再兴的支援也不及时。因此,双方交手后,谢再兴大败,在这一战,谢再兴被朱元璋的大军所杀。

    《国初事迹》还记载:谢再兴死后,谢再兴的三弟谢三和五弟谢五死守余杭,李文忠出兵围之,谢三和谢五走投无路,向张士诚求援,张士诚却见死不救。谢三和谢五没有办法,只得在城上对李文忠说:

    “保得我性命便出降。”

    意思是,只要你能保全我们的性命,我们便开门投降。李文忠急于立功,便承诺说:“我保证不杀你,你投降吧。”于是,整个余杭城唾手而得。

    没想到的是,等李文忠把谢三和谢五押解南京后,朱元璋却坚持要杀二人,李文忠大急,对朱元璋说:“我已经许诺他们了,保全他们性命。”朱元璋却坚持说:

    “谢再兴是我亲家,反背我降张士诚,情不可恕。”

    最终,朱元璋还是杀了谢三和谢五。

    不得不说,谢再兴虽死,但朱元璋仍然心怀恨意,宁愿让李文忠背负失信的后果,也要坚持杀掉谢三和谢五。至此,谢氏一族的男丁全部被杀。

    五、谢再兴和明朝

    因谢再兴属于叛将,明朝的国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他的生平资料或许被有意删除。所以,《明史》中除了零星记载外,并没有给谢再兴立传。但笔者认为:谢再兴在朱元璋前期立下的功勋,不能被忽略不计。

    谢再兴一族虽然灭亡了,但他的两个女儿还活着。长女嫁给朱文正,后来朱文正生了异心,被朱元璋囚禁而死,谢再兴的大女儿也不知所终。朱文正有一子,也就是初代靖江王朱守谦,但他的生母不详,或许不是谢再兴之女所生。

    谢再兴的次女嫁给了徐达,生下了徐达的嫡长子徐辉祖和长女徐氏。因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谢氏也被追封为中山王夫人,她算是谢再兴一家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徐达之妻谢氏生下的长女徐氏,后来被朱元璋许配给了燕王朱棣,后来朱棣通过“靖难”登基,徐氏被册封为皇后。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便是徐氏所生。

    也就是说,谢再兴的次女,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外婆。抛开传统的父系传承,若从生物学上来说,明仁宗也是谢再兴的后代,他继承了谢再兴八分之一的遗传基因。同样,明仁宗之子明宣宗、明宣宗之子明英宗,明英宗之弟明代宗,明英宗之子明宪宗……都属于谢再兴的后代。

    明朝一共16位皇帝,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棣外,其余13位帝王都是谢再兴的生物学后代,他们的身上都流着谢再兴的血。

    朱元璋绝对没想到,他一心要杀掉的叛徒谢再兴,却和明朝13位帝王有着如此重要的关系。

    康熙下江南,不得不跪拜朱元璋的七个理由

    康熙二十三年至康熙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的23年间,大清国至高无上的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前往明孝陵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世人皆谓康熙这一拜,拜稳了大清朝二百六十七年天下。

    在我看来,康熙有七个不得不跪拜朱元璋的理由。

    第一,跪拜朱元璋,是为了向天下郑重宣告,大清朝从此一统。

    清初,明朝后裔并没有甘于寂寞,先后在南京、福州等地建立了南明小朝廷(1644年—1683年)。而康熙皇帝第一次下江南就是在南明灭亡、清朝正式统一全国的第二年。

    这这个时候下江南、拜朱元璋,正是康熙皇帝宣扬清朝正统地位的大好时机。

    而前明遗老们在朱家已灭,大明已亡的时刻,心理正在观望期,此时南下、祭拜,而且是“三跪九叩”的大礼,给了前明遗老们放下羞耻之心,跟随大一统王朝——清朝一起步入美好明天的理由。

    第二,跪拜朱元璋,是为了表现诚意,向华夏文明低头。

    南京是前明首都,明孝陵埋着朱元璋,这是两个对当时整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图腾,康熙在南京向朱元璋低头叩拜,表达了满清倾慕、融入华夏文明的诚意,有利于缓解当时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人民对满清野蛮的印象,充分照顾了汉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缓解了社会矛盾。

    第三,跪拜朱元璋,是为了安抚清朝曾经对江南汉族人民的心理伤害。

    1645年,清军在多铎指挥下,攻击明将史可法据守的扬州城,扬州军民坚守一月,终于不敌城陷。清军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这十日中,清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完全体现了野蛮对文明的伤害。扬州城死亡据记载达八十万人,千年繁华的烟花古巷变为废墟,扬州直到今日都没有恢复之前的荣耀。

    而在这十日之中,扬州军民并没有放弃抵抗,抱着与敌同死的决心,前赴后继。

    史可法面对诱降,不为所动,“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慷慨就义;史可法的全部19名幕僚无一人投降,或街头战死,或自杀殉国;扬州知府任民育,城破后郑重换上明朝官服,端坐大堂、恭候敌人,说“此吾土也,当死此。”副总兵马应魁,“每战披白甲,书‘尽忠报国’四字于背,巷战死;二百多扬州少年自发组织起来,到处伏击清军,全部战死。

    此十日,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震动,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让清兵为之胆寒。

    清军之凶残,还有“嘉定三屠”,不做赘述。

    四十年后,康熙跪拜朱元璋,一如后世德国首相勃兰特跪拜犹太人纪念碑之举,可以说“康熙跪下去,清朝在汉族文明前才站了起来”。

    第四,跪拜朱元璋,是为了收买人心,延揽人才。

    江南是文采风流之地,名儒豪士不胜可数。他们身体虽然已经投降,但思想仍是拒绝的。康熙此举,让江南名士感动不已,当时记载“垂白之首,含哺之氓,罔不感仰圣仁,至于流涕。”于是他们放下心中执念,出仕为清朝统治效力。康熙一拜,让江南百万名儒士子归心,可谓拜得值。

    第五,跪拜朱元璋,是因为在康熙看来,明朝值得内心尊敬。

    大明立国二百七十六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终大明一朝,虽有土木堡之变,虽有北京保卫战,虽有中日壬辰之战,但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朱元璋及其子孙这种对外强硬的态度让康熙从心底欣赏。

    康熙八岁登基,在第一次下江南、拜朱元璋(1684年)之前,他已经完成了三大历史任务:擒鳌拜(1669年),亲临天下;平三藩(1681年),拒绝割据;收台湾(1683年),维护统一。这个时候,康熙只有三十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这个时候,仍然有边疆外患。北边的沙俄和西北的葛尔丹对大清虎视眈眈。康熙跪拜朱元璋,也是向天下宣告,他要学朱元璋,驱逐外患,保大清疆土统一,国泰民安。

    果然,当年(1684年),康熙就大破葛尔丹,并在1689年剿灭了他,西北从此平定。而从1685年—1689年,康熙又用了四年时间攻占雅克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打消了沙俄的觊觎之心。

    第六,跪拜朱元璋,是因为内忧加剧,内心迷茫。

    康熙晚年,朝廷内部派系林立,分化严重。他的儿子们的争斗也日益激烈。在康熙最后一次祭拜朱元璋(1707年)之前四年,康熙不得不杀了重臣、太子党羽索额图。这说明储位甚至王位之争早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康熙去拜朱元璋,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一生二十四个儿子,虽然他死后发生“靖难之役”,但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儿子们从来没有出现内斗之事。康熙此时已经内心十分煎熬,不知如何处理。

    因此,跪拜朱元璋,也是康熙寻求安慰的一种方式。

    第七,跪拜朱元璋,是因为康熙内心认可、欣赏甚至崇拜他。

    朱元璋起自布衣,前半生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而后半生,揭竿而起,横扫天下,成就霸业,并将群臣握于股掌之间。

    而康熙八岁丧父、九岁丧母,与孝庄太皇太后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周旋于辅臣之间,受制于鳌拜之手,也可谓步步惊心。后来康熙励精图治,十六岁亲政,诛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阻击沙俄,可谓是成就万世基业。

    康熙晚年回顾自己一生,与朱元璋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康熙就是以朱元璋为师、为友,朱元璋可谓他人生当中的一座灯塔,指引了他前进甚至超越的方向。

    综上所述,康熙跪拜朱元璋,不是想拜,而是不得不拜。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在天命汗努尔哈赤、天聪皇帝皇太极、顺治皇帝的余烈之下,康熙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盛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不愧为“千古一帝”。

    《史集》, 又名《集史》,是14世纪初由伊利汗国宰相奉伊利汗合赞和合儿班答之命,主持编撰的一部世界通史著作,历时十年编纂而成。这部著作记录14世纪初以前蒙古族史的极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根据《史集》的记载,当时蒙古人对于家庭财产的分配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蒙古自古的风俗,(首领)在期生时,遣其诸长子居于外,分予财产、牲畜属众;其作则尽属幼子。

    研究蒙古历史的巨著《史集》

    要强调一点的是这里的幼子,是指正妻所生的最小的儿子。故而成吉思汗临终前基于整个蒙古帝国的考虑,要特意立下遗诏,将汗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而非第四子(幼子)托雷。这也是为何此后托雷的儿子蒙哥将汗位从窝阔台一系夺回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蒙古贵族认为这样的做法有问题的缘故。

    蒙古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爆发了长达四年的战争。阿里不哥受到了包括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支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托雷的幼子,是能够被蒙古贵族所认可的大汗。而忽必烈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自己相比阿里不哥是嫡长,更有资格继位。战争虽然以阿里不哥兵败投降为结局,但是各大汗国纷纷拒绝承认忽必烈的正统地位,大蒙古帝国就此分崩离析。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鉴于血的教训,早早就立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

    (至元十年三月)丙寅,帝御广寒殿,遣摄太尉、同知枢密院事伯颜授皇太子真金玉册金宝。

    但是晚年的忽必烈对儒教的坚持比之早年大大下降,至元二十二年十二月皇太子真金去世,忽必烈在犹豫许久之后于至元三十年六月“以皇太子宝授皇孙铁穆耳,总兵北边。”这里的铁穆耳是真金太子的第三子(幼子),可见一定程度上忽必烈还是恢复了“幼子守灶”的传统。

    元世祖忽必烈画像

    话题回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创建明朝的时候疆域还只有区区江南一隅,很多朝廷的规章制度都在摸石头过河的阶段,难免继承了很多蒙元时代的习俗。而这一点在本文的主角朱橚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明太祖实录卷九》:辛丑年七月丁巳日(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皇第五子生(注:指朱橚),孝慈皇后出也。

    《明宣宗实录卷六》:洪熙元年闰七月丁巳日(1425年)周王橚薨。王,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母孝慈高皇后。

    周定王朱橚的画像

    可见在明实录的记载中朱橚的身份非常明确,他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第五个儿子(幼子)。如果说明朝官方的记录值得怀疑的话,我们来看下清修明史的说法。在《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中也明确记载“高皇后生太子标、秦王樉、晋王棡、成祖、周王橚。”

    虽然正史上言之凿凿,但是由于《南京太常寺志》这本野史的存在,广大吃瓜群众一致认为明成祖朱棣并非马皇后之子,那么连带着他的亲弟弟朱橚也不是马皇后之子。那么我们还可以从别的史料记载中推测朱橚的身份么?当然可以。

    在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第一次大封宗室。除长子朱标封皇太子,侄孙朱守谦封靖江王(郡王)外,其余九个儿子都封为亲王。分别为第二子朱樉封秦王,第三子朱棡封晋王,第四子朱棣封燕王,第五子朱橚封吴王,第六子朱桢封楚王,第七子朱槫封齐王,第八子朱梓封潭王,第九子朱杞封赵王,第十子朱檀封鲁王。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可以从这些亲王封号中看出问题了,朱橚的封号是吴王,要知道吴王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封号,一般来说任何一位帝国的开创者,不太会把自己称帝前的封号在给别的皇子了。

    如果说封号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亲王们的封国。在洪武三年,全国尚未完全统一,王保保还在北疆虎视眈眈,四川还在明夏政权的手上,云南还在元朝所封梁王的统治之下。当时朱元璋考虑分封的时候,就是希望各位皇子长大后可以“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因此给与他们封国都在当时大明帝国的边境线上。

    于是秦王封国在陕西西安,晋王封国在山西太原,燕王封国在北平(原来的元朝京城大都)。这三位亲王,驻扎在帝国北疆防线的第一线。齐王封国山东青州,鲁王封国在山东兖州。赵王封国未载,但以燕赵之地来推算,基本处于现在的河北河南交界所在。这三位亲王,承担的是帝国北疆第二道防线的责任。同时由于当时辽东还在蒙古人的手上,齐王和鲁王还有海防的重任。楚王封国在武昌,潭王封国在长沙,他们直面的就是盘踞四川的明夏政权。

    话题转到本文主角朱橚,在兄弟们今后都将承担起边境重任的时候,这位吴王的封国却在杭州!吴王是老朱称帝前的封号,杭州是大宋王朝的行在,朱橚这是要逆天啊。从我们对“幼子守灶”的分析来看,朱橚无论是封号还是封国,都有着明显“幼子守灶”的性质。

    孝慈高皇后马氏

    随着大明帝国立国越来越稳固,制度礼仪日渐正规,朝臣们对于吴王朱橚无论是封号还是封国,都认为与儒家精神相悖。于是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第二次大封诸王的时候,老朱对此做出了调整。那么在看朱橚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一次又封了哪些亲王,他们的封国又在哪里。

    洪武十一年一共新封了五位亲王,分别是皇第十一子椿封蜀王,封国四川成都。当时四川已经平定,需要亲王坐镇。皇第十二子朱柏封湘王,封国荆州。当时湖广一带洞蛮横行,屡为叛乱,同样需要亲王坐镇。皇第十三子朱桂先封豫王,后改代王,封国山西大同。大同是明代有名的九边重镇,北部防线关键节点。皇第十四子朱楧先封汉王,后改肃王,封国甘州。甘州是帝国西北最边境的所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皇第十五子朱植先封卫王,后改辽王,封国辽东广宁。辽东是帝国东北最边境所在,生存环境同样恶劣。

    从上来看,新封的五位亲王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军事责任。那么吴王朱橚改封什么呢?说来更气人,朱元璋可能觉得既然大臣们认为吴王不能再封给皇子,那就封朱橚为周王。要知道朱元璋儿子的封号,基本都跟春秋战国时代各诸王国对得上。而周天子,则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吴王不可,那就封周王,名号依然尊贵。而封地则是河南开封,即北宋的都城汴梁。王府则沿用宋朝皇宫旧址,十四年就籓开封,即宋故宫地为府。

    新封的皇子们封国都在边境,周王朱橚却舒服地待在中原腹地开封,王府还是原来的宋朝皇宫。如果说他不是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又如何解释这一切的特殊性呢?

    当然除了《南京太常寺志》,《明太祖实录》中记录的洪武七年九月发生的事,一向被认为朱橚是庶子的铁证。《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三》记载:

    (洪武七年九月)庚寅,贵妃孙氏薨。命吴王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而《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的记载是:

    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东宫、诸王皆期。

    斩衰(cuī)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一般是子为母而服。所以明史又说敕儒臣作《孝慈录》。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可能是本人才疏学浅,真没看出来这里说的庶子和朱橚有什么关系。朱橚之所以为孙贵妃服三年,是因为首先孙贵妃无子,其次朱元璋对她特别宠爱。

    成穆贵妃孙氏…及即位,册封贵妃,位众妃上。

    所以朱元璋才让自己最小的嫡子为孙贵妃行慈母服三年,不然他儿子那么多,何必指定朱橚呢?而且这件事之后就立下规矩,庶子为自己的生母,也可以服三年。

    从以上分析来看,笔者认为周王朱橚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子而非庶子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如果各位读者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私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