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家有美妻好种田 > 正文 吾王万岁
    明仁宗的谭顺妃入宫不到一年,殉葬时还不满二十岁,她肯定不愿意死。

    咱们先来看看明仁宗是怎么对待给他父皇明成祖朱棣殉葬的嫔妃,也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明仁宗朱高炽是有名的仁君,他的办法,很“人性化”。朱高炽亲自“送”殉葬的妃子们“走”。

    这个记载见于朝鲜的《李朝实录》,因为给朱棣殉葬的妃子里有两个是朝鲜人,崔氏和韩氏。不管是嘉靖帝还是万历帝,都比隆庆帝朱载坖要有名得多。这样一位在位仅八年的皇帝,论名声没有自己的爸爸和儿子大,表现跟明朝的其他皇帝比也并不是很出彩。好色跟平庸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代表词。

    从皇子时期开始,包括他执政的八年里,他甚至都没有自己的臣子出名。同一时间的名臣就有张居正、戚继光、还有嘉靖年间的大奸臣严嵩父子。在位时间很短,又因好色而早早离世,但他其实称得上是明朝的一代贤主。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讨论一下。

    无心皇位反成龙,不争即为争

    嘉靖的儿子中,三子朱载坖非嫡非长,也不受宠爱。他最后能即位,可以说真的是造化弄人。前两个皇子被立为太子后相继离世。本就迷信的嘉靖信了什么所谓“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自此对自己的儿子们更加冷漠。也不再轻易提及立储之事。

    不过这对于朱载坖来说也并不算什么。因为他整个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过什么宠爱和过高的期望。他的母妃也不受宠,他自己也不受宠。再加上前面还有两个皇兄,所以他本就从未想过,皇位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不过,在前两位皇子相继离世之后,他就变成了年龄最长的皇子。可是嘉靖看上去对他毫无意向,四皇子也开始蠢蠢欲动,直接忽视他开始谋划太子之位。很快,朱载坖就受封为“裕王”,短暂兴起的心思也就这么被按了下去。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正兴奋谋划的四皇子很快便遭了厌弃,直接被剥夺了即位的可能。嘉靖一想,我这还在呢,你就这么积极的当太子,等你当上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谋划着干掉你老爹我当皇上了?于是果断把这个四儿子踢出局。不得不说帝王心海底针。经此一事,嘉靖也意识到了不立太子朝局不稳,而这个名额最终落到了三皇子朱载坖的身上。争的人被厌弃,不争的人反而走到了最后。一直以来的低调谦逊,反而成了朱载坖胜利的关键。

    任用贤能有功无过,终成一代贤主

    朱载坖做了太子之后,好好的活到了登基为帝,史称明穆宗。跟他的父亲嘉靖,任由大奸臣严嵩父子祸乱朝纲不同。朱载坖是一位能最大程度挖掘朝臣潜力的君主。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再平庸不过的人,所以一定要让有能力的人在应有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所以,他很支持自己的大臣们有所作为,乐于任用贤能,打压不正之风。那位比他自己还有名的名臣张居正就是他扶持起来的。总的来说,这是一位对自己非常有数的皇帝。

    做皇帝想被后人记住,要么极贤明能干,要么极昏庸。但是中间那一小波普通一点的,就有些吃亏了。最后也只能落得个平庸二字。殊不知,在皇帝这个特殊岗位上,能做到平庸,有功无过,就已经算得上贤明了。毕竟这是一个决定就关系万民的岗位。

    而朱载坖在位的这八年时间,除了任用贤明之外,做过的一些决策也都对国家命运有着良好的导向。比如推行新政,巩固大明朝的统治。其实是在给他爹嘉靖收拾烂摊子;比如跟已经僵了几百年的蒙古议和,开放两边百姓正常贸易,便是根据明朝当时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正确决定;比如支持戚继光抗倭,解除海禁,也是听到了沿海人民的心声,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由此可见,明穆宗朱载坖绝对称得上一个好皇帝,他的“平庸”,是他身为天潢贵胄却没有贵族阶级的傲慢,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从而能够看到并深入民间百姓的疾苦。他是一个接地气的君主,看上去可能没有那么有威严,但是却有着低调谦逊和自我认知明确的良好品德。

    总的来说,他在位的短短八年,有功无过,瑕不掩瑜。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位有自己抱负和想法的君主,只是实行的方式要比其他君主更柔和。实在是上天给他的时间太短了,当然也有他自己的不当心。一代贤主最后竟因为这样不体面的原因而壮志未成,不得不说太让人惋惜了。

    私德有损英年早逝,可悲可叹

    说到明穆宗朱载坖,关键词除了“平庸”,还有一个好色。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情,自古以来的贤明君主好色的也一点都不少。可是这种事情放在人家身上就是风流佳话,放在朱载坖身上,就变成了致命的缺点,真“致命”的那种。

    按理说,好色这种事情,都不应该成为一个君主致命的弱点,毕竟也不乏唐玄宗这种晚节不保的“贤明君主”,最后还能把过错都推到美女祸国上。但是朱载坖实在是太“平庸”太接近一个普通人了,贤明君主该有的自制力他并没有,反而是像普通人一样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

    身为皇帝,后宫的美女就像四季的花朵一样一茬又一茬。朱载坖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并且沉溺其中,很快便因纵欲过度而被“掏空”了身子。可他仍然还不警觉,还不收敛,甚至还借用丹药来让自己重展雄风。他的身体靠着丹药而呈现出虚假的繁荣,暗里却一直又被毒素侵蚀,还在不断地损耗,愈发外强中干,最后竟然在年仅三十六岁的时候就一命呜呼了,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万历。三十六岁,正是青年人大展宏图的年纪,一代贤主朱载坖就这么早早地结束了皇帝生涯,实在是可悲可叹!

    结语:纵观明穆宗朱载坖的一生,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他看似的“无为而治”,其实正是他的贤明之处。而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可以说体现在他人生的每一处。能够当上皇帝是顺其自然,根据时局作出正确的决策,也是在顺其自然。之后因为私德有损而英年早逝,则是因为他没有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甚至借用外力来干预,才有的恶果。虽然一直说人定胜天,但也是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不顺其自然,虽然可能会换来一时的荣光,但是最终还是会受到时间的惩罚。不知道你的看法是否跟我相同呢?

    那么给朱棣殉葬的妃子里为什么有两个朝鲜人呢?494位皇帝,而皇后却数不胜数,能成为皇后的人,必然有一定的姿色。其中有五位皇后堪称“五大艳后”,她们都有着非常高的颜值,令皇帝沉迷于其中。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五大艳后。

    第五名,张嫣。

    张嫣是明熹宗的皇后,她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民间选美当成为的皇后。古代王公贵族都很讲究出身,皇帝所选的妃子也都是出生于名门望族。到了明朝朱元璋在位时,为了防止外戚干预政事,他规定所有的妃子必须从平民中选择。

    到了明朝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继承了皇位,他秉承祖制,从民间选取妃子。最后张嫣从全国五千美女之中,连过八关,被册为妃子。史料记载其外貌: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有皇后风范,能母仪天下。朱由校见张嫣如此优秀,立即封她为皇后。

    张嫣不但人美,而且是个非常开明的皇后。她经常劝谏明熹宗“远小人而近贤人”,不要过分宠信宦官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客氏,无奈熹宗不听,而后张嫣也受到两人嫉恨,暗中陷害张嫣,致其流产,从此不能生育。

    崇祯朱由检上位后,不仅处死了魏忠贤与客氏,而且还封自己这位十分尊敬的嫂子为懿安皇后。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张嫣不愿成为俘虏,上吊自杀殉国。

    第四名,赵飞燕。古代女子没有多少地位,未出阁前以父为纲,出嫁后以夫为纲,所以在男权社会即便你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国母,也是要匍匐在皇权、夫权之下,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

    但是在浩荡的历史长河里,却有一位奇女子——她出身名门,父亲是大明的开国功勋魏国公徐达,姐姐是明成祖朱棣的中宫皇后,弟弟位列公侯,另外两个姐妹也是王妃,这样的勋贵家庭按理说她会有一门门当户对的婚姻,嫁入名门,接受宿命的安排,成为贵妇,安享岁月静好,但是她却活得淡泊通透,亲自拒绝了皇帝姐夫的求婚,放弃了千万万女子梦寐以求的后位,以自己的聪慧恬淡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

    她就是正在热播的《山河月明》中的徐妙锦,那个在剧中看到长姐被朱棣拒婚后机智沉着地指挥弟弟徐增寿求见太子、为姐出气的聪慧小女子!当然电视剧不能苟同于历史,剥开剧情渲染的面纱,揭秘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徐妙锦:

    徐妙锦是明初开国大将徐达的三女儿,母亲贾氏是徐达的续弦。徐达虽赳赳武夫,但是对子女家教极严,几个孩子都知书达礼,不同于姐姐徐妙云的胸有丘壑,徐妙锦知书达理“贤且美”,是三个姐妹中容貌最美的一个,未出阁时候便引得无数官宦子弟趋之若鹜。

    女大当嫁,大姐嫁给了还是燕王的朱棣做正妃,二姐和四妹也分别嫁给了太祖朱元璋另两个儿子代王和安王,三个姐妹都是天家的王妃,若妙锦凭借自己的容貌和贤淑成为皇家子媳定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聪慧的徐妙锦深谙皇家的残酷无情,不急着把自己嫁出去,她有自己的打算,她要找一个匹配自己的意中人,因此寻寻觅觅中不肯屈就自己,直到二十八岁还待字闺中!

    1407年,徐妙锦的大姐(朱棣的仁孝皇后)徐皇后去世,朱棣虽然对发妻情深义重曾考虑过不再立后,但是不知道是倾慕徐妙锦的才色还是考虑魏国公徐达背后的家族势力,于是派出宫中女官多次上门求亲,想立她为皇后,都被她委婉拒绝。徐妙锦这个聪明通透的的女子竟然拒了皇帝姐夫的求婚,千古称奇!

    拒绝的方式也堪称一绝:当朱棣派内宫女官前去宣旨时,花容月貌的而徐妙锦却装病不出,当女官来到病榻前探视时候,徐妙锦以被遮面说:我脸上有麻,羞于见人,无法侍君,请君谅之……然后待女官走后又刷刷提笔给曾经的皇帝姐夫写了封信,大意是:小女子才疏学浅,面容丑陋,才不足以辅佐陛下,德不堪以母仪天下,总之,您的皇后位置实在承当不起……然后聪慧的她怕朱棣再派人来纠缠,竟然落发为尼,以这种方式公然拒婚,古今未有!

    徐妙锦这种称奇的拒婚让经历无数战场厮杀的朱棣哭笑不得却也无可奈何,此事只能作罢,从此朱棣的确再也没有动过立后的念头。明成祖崩后,儿子仁宗朱高炽继位,她的皇后张氏感于对自己这位敢于拒婚姨母的赏识,经常下旨传召徐妙锦到宫中聚会闲谈,徐妙锦见朱棣已死,自己再无顾忌,便又蓄起了青丝,大方地还俗。她的优雅才色一时竟令无数宫人侧目,也一直受到仁宗、宣宗时期后宫妃嫔们的厚待,徐妙锦活成了大明初期官宦女子最自在的样子,令无数女子羡慕不已。

    明英宗时期,61岁的徐妙锦寿终正寝,这位经历了五朝的名门贵女结束了自己个性而又传奇的一生,把自己的勇敢、通透、淡泊留在了历史深处。

    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正史上对她的记载很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正名,据《赵飞燕别传》中记载,赵飞燕家有一本奇书为彭祖方脉,她从小学习,能够熟练使用气术,长大后纤便轻细,举止翩然,能在掌中起舞,所以叫“飞燕”。

    她在阳阿公主家当舞女时,被汉成帝看中,汉成帝瞬间被这位妖艳的的舞女吸引,将她带回宫。不得不说赵飞燕非常有心机,一连三天拒绝成帝召幸,这偏偏激起了汉成帝的征服之心,从此之后夜夜临幸,再也离不开她。

    赵飞燕后来还把自己的妹妹赵合德介绍进宫,合力取悦汉成帝。由于此二人不能身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二人极力迫害被皇帝宠幸的嫔妃,那些怀孕的嫔妃更是被残忍杀害。

    最后46岁的汉成帝死在赵合德床上,朝野震动,在群臣声讨之下,赵合德自杀身亡。仅过了6年,汉哀帝去世之后,赵飞燕也被迫自杀身亡。

    第三位,甄宓。

    甄宓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为文昭甄皇后。甄宓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

    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公元204年,袁绍战败,曹操攻破邺城之后,曹操早就听说过甄氏的美貌,于是急不可待地让人寻找甄氏,结果确被儿子曹丕先行一步抢得甄氏。曹操十分尴尬,无奈是自己亲儿子,只能作罢!

    据说,曹操的另一个曹植也非常喜欢甄氏,为此曹植曹丕两兄弟还大大出手。曹植郁闷之余,写下《洛神》以表思念之情。

    话说容易得到的就不懂得珍惜,后来曹丕宠爱另外两个嫔妃,甄宓失宠后,说了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一怒之下,竟将她赐死!

    甄宓不愧为一代艳后,能让曹氏父子三人为之神魂颠倒!

    第二名,萧氏。

    萧氏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贵为公主的萧氏从小被家境贫寒的舅父张轲收养,贫寒的家境仍然掩盖不住其耀眼的光芒,萧氏逐渐长成一个人间尤物,脸似牡丹,美眸流盼,腰似杨柳,仪态万千,娇媚迷人。

    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被十三岁的萧氏迷得神魂颠倒,纳其为晋王妃,婚后琴瑟和谐,夫妻恩爱。杨广即位后,萧氏也被册封为皇后。

    好景不长,隋末政局动荡,杨广暴政被杀后,萧氏开启了她的悲惨人生。先是宇文化及将其纳为淑妃,不久又成了窦建德的宠妾,随后被突厥人虏获,先后嫁给了突厥王父子二人。

    贞观四年之后,李世民击败了突厥,萧氏也被迎回了中原,李世民对其礼遇有加,封为昭容,安置在后宫。萧氏死后,李世民以皇后之礼让其与杨广合葬扬州。

    第一名,夏姬。

    夏姬是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女儿,郑国的公主。后来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此被称为夏姬。她被人称为“一代妖姬”,集骊姬、息妫之美貌和妲己、褒姒之狐媚于一身的绝世美女。

    嫁给夏御叔十二年后,正值壮年的夏御叔因病而亡,有人就说他是死于夏姬的“采补之术”。从此之后,夏姬开启了她那放荡妖淫的生活。

    她先后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陈国的国君陈灵公更是被她迷得七荤八素,不理政事,竟荒唐地召孔宁和仪行父两名臣子一同前往会见夏姬,四人抱成一团,举办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连床大会。最后夏姬的儿子夏徵舒不堪屈辱,将陈灵公杀死在马厩中。

    楚国借此讨伐夏徵舒而灭掉陈国,夏姬被楚国掳走,在楚国贵族圈中流转,并引发了一连串历史事件。

    历史记载,夏姬三次成为王后、七次嫁给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抢了他侄子的皇位之后,当年就通知了朝鲜,而朝鲜王也默契地派人索要新的印玺,请求朱棣对他们的认可,也就是说朝鲜作为大明从属国承认了朱棣的正统地位。真实的朱元璋,长得肯定跟常人没有太大区别,之所以弄成鞋拔子脸,最早还是明朝人的意思,跟清朝没有多大关系;而且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认为鞋拔子脸是丑化,反而觉得那是美化。

    首先,朱元璋的长相没有那么夸张。

    真实的朱元璋,长得什么模样?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45岁就投靠朱元璋,成为其智囊,一直到64岁去世,追随其15年,他对朱元璋的相貌描述是比较权威的。

    刘伯温眼里的朱元璋长得什么样?

    第一次见朱元璋的时候,刘伯温仔细端详,只见此人“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

    大意是说,朱元璋长相奇特,但总的来说,五官跟常人没有多大区别。

    只可惜,这段描写是出自文学作品,不是刘伯温自己的手笔。

    迄今为止,对朱元璋长相描述最贴切、最真实的,应该是明朝大臣张瀚的《松窗梦语》。

    张瀚是明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名臣,他虽然没有见过朱元璋本人,却在武英殿见过朱元璋的画像。

    武英殿在皇宫之中,是明朝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张瀚在书中,对朱元璋长相的描述是这样的:

    “余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正像)。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髯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松窗梦语》。

    朱元璋的主要相貌特征是“面如满月”,即仪表堂堂,比较英俊,但是跟常人没有多大差别。

    目前,这也是唯一关于朱元璋长相的客观描述,比较靠谱。

    换言之,朱元璋长得非常英俊、相貌堂堂;但是他老人家也是肉眼凡胎,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太大差别。

    那么,朱元璋怎样变成奇丑无比,相貌吓人的鞋拔子脸模样的,真是清朝统治者故意抹黑他,以达到让老百姓对明朝产生厌恶感的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清朝没有必要丑化朱元璋

    在常人看来,明朝是被清朝取代的,当时中原百姓很怀念前朝,纷纷造反,清朝为了稳定统治,肯定要丑化明朝,包括开国皇帝朱元璋。

    其实那是人们的错觉,历史事实不是这样的。

    新建立的朝代都把前朝当做中华正统,并不会小心眼进行丑化,比如朱元璋就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当做正统。

    朱元璋对元朝的评价是:“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

    意思是说,蒙古人统治中原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仁政,还有天命。

    同样的道理,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必要丑化明朝皇帝,那样显得自己格局太小,太小肚鸡肠,反而让老百姓产生逆反心理。

    而且明朝灭亡后的《明史》虽然是清朝官员撰写的,但是这些人都是汉人,主笔冯铨、李建泰、范文程这三个汉人官员曾经是明朝大臣。

    尤其是李建泰,曾经深受皇帝重用;关键时刻,崇祯命他“代朕亲征”,顺治二年编写《明史》五年还配合汉人反清起义被杀。

    《明史》前后编纂60年,黄宗羲的儿子、顾炎武的外甥也都参与其中,他们的父亲也是正直的思想家。

    这些人很多当了汉奸,投靠了清朝,但多数人心里对明朝还是有感情的,不会抹黑朱元璋。

    也许你会说,清廷刚入关的时候不得人心,为了巩固统治、稳定人心,他们就要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把自己推翻明朝说成是正当的。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必要丑化朱元璋,抹黑崇祯一个人,说他是昏君暴君就足够了。

    事实上,清朝统治者不但没有抹黑朱元璋,还把朱元璋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高大。

    我们不妨看看清朝时编纂的《明史》,对朱元璋的描写是:“帝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

    对他的评价是:“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明史?太祖本纪》

    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非但没有丑化朱元璋,反而大赞老朱,把他夸得一朵花似的,为他歌功颂德。

    那么,清朝官方关于朱元璋长相又是如何描述的?

    《明史.太祖本纪》描述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奇骨贯顶”,说白了就是鞋拔子脸;但是这不是贬义,是恭维。

    后面的“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长得帅呆了,一看就是大英雄,志向也非常远大,谁都不能跟人家比。

    那么明朝官方文件中,朱元璋长得什么样?

    明朝史官描述自己皇帝形象,当然同样伟大。

    明朝编写的史书《明太祖实录》中,也说朱元璋长得跟普通人不一样“状貌奇伟”、“异常人”,一看就是天子范儿。

    知识分子眼中的朱元璋:

    “耆儒李习、陶安等率父老 出城迎上,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日:‘龙姿凤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

    郭子兴眼中的朱元璋:

    “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

    这些都是史官借助别人的嘴夸奖朱元璋,说他长得气宇轩昂,一看就不是凡人。

    编写官员对朱元璋相貌的描述:

    “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太祖实录》

    这足以说明,鞋拔子脸是明朝官方给自己皇帝刻画的形象,不是清朝统治者给故意歪曲的。

    受此影响,民间的演义中,朱元璋的形象也非同寻常,非常骇人。

    比如:辅骨插鬓、奇骨贯顶、龙形虬髯(鞋拔子脸),左脸有十二黑子(黑痣)……等等。

    这时候的朱元璋变成了一个怪物,不像人样。

    那么,明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皇帝如此刻画,是赞美还是妖魔化?当然是前者。

    在封建社会,当皇帝的人都要美化、神话自己,说自己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

    既然如此,出生肯定不能跟别人一样,生的时候惊天动地。

    比如刘邦出生的时候,其父看到一个大神骑在其母身上交配,然后生下刘邦。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动静也不小,先是其母梦见了一个道人,给了她一个白色药丸让她服下,然后一道亮光闪现。

    不久朱元璋出生,当时满屋红光。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 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 -丸置太后掌中,有光起,视 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 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朱元璋父亲),口尚有香气。明日,上(朱元璋)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明太祖实录》

    除了出生时要闹出大动静,长相也不能和常人一样。

    比如刘备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孙权是”碧睛紫髯“;司马懿则“鹰眼狼顾”。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相貌也必须超凡脱俗。

    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1413年),朱棣命人在明孝陵修建《神功圣德碑》,将朱元璋刻画成非凡形象。

    “龙髯长郁, 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神功圣德碑》

    “奇骨隐起至顶”的意思是,颅骨非常长,跟一般人不同,这不就是鞋拔子脸吗?

    朱棣这样刻画父亲的目的,就是给天下百姓一个心理暗示:朱元璋相貌奇特,按照传统的相术原理,这就是妥妥的君王相。

    既然如此,朱家王朝的权力就是老天授予的,皇位你们谁也别争,争也白争;要接受事实,老老实实服从统治。

    明代永乐年间著名相士袁忠在自己的著作《古今识鉴》一书中说:“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朱元璋正好符合了相术上“贵不可言”的要素,为他受命于天提供了依据。

    《明太祖实录》还暗示,朱元璋小时候长得没有什么特别,是后来才知长成这个样子的。

    吴元年(1366年),朱元璋38岁的时候,“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明太祖实录》卷二八。

    大意是说,朱元璋在38岁那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人把一块玉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醒来之后脖子上方就有骨头隆起。

    而两年之后,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大明。

    这就为朱元璋称帝提供了法理依据,披上神秘面纱。

    在明朝官方的影响下,老百姓才对其长相进行了想象、加工,最后变成鞋拔子脸、满脸黑痣的样。

    如此一来,朱元璋的本来面目反而被人遗忘,而张瀚在武英殿内所见的朱元璋真实画像凭空消失。

    朱棣说是建文帝朱允炆一把火给烧了,也有人说是朱棣自己烧了。是为他给朱元璋塑造“鞋拔子”像打基础;总之,朱元璋真实画像失传。

    无论是“鞋拔子脸”还是“满脸落花”都不是污点,更不是抹黑,都是帝王相,都是大明的骄傲。

    明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朝鲜的贡品就是土特产,高丽参,海豹皮啥的,当然,还有宫女甚至太监。

    这个不奇怪,元朝时候就有这个先例了,元顺帝的皇后就是高丽贡女奇承娘,而奇承娘的心腹太监就是也是高丽人,叫朴(piáo)不花。

    朱棣驾崩的时候,大概还是耿耿于怀自己得位的正统性,所以遗诏一切遵从祖制。所谓祖制,往上数,他承认的就是一个祖,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照搬明太祖朱元璋下葬时的做法。

    恰恰是朱元璋,恢复了自秦汉以来基本看不到记载的古老野蛮的制度:殉葬。

    《万历野获编》记载有四十几个嫔妃殉葬。

    至于为什么殉葬这个盛行于商周,没落于春秋战国的制度为什么突然被朱元璋又拾起来,那就真的不得而知了。朱棣也没打算弄懂他老子的心思。

    他只要“深肖”父皇就够了。

    于是,我们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世宗卷中就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这样一个场景:

    朱棣驾崩之后,嫔妃殉葬的有三十多人。到了往生的日子,在正室吃最后一顿饭。吃完饭后,把三十几位嫔妃请到了专门的“升堂”,嫔妃们一看到了最后的时刻,立刻哭声震天。主要是升堂内的布置,非常恐怖。放着几十张木头小床,让嫔妃们站在上面,从房梁上垂下绳子,让嫔妃们把头伸进去,接着就把小木床拿走,殉葬的嫔妃们“皆雉经而死”。

    韩丽妃站上小木床时,回头看着跟着自己进宫的保姆金黑大哭:娘,我去了!娘,我去了!

    还没等韩丽妃把话说完,一边的宦官就把小木床拿走了,韩丽妃和另一名朝鲜嫔妃崔氏声断气绝。

    关于这件事,最后一句话记载的是:

    诸死者之初升堂也,仁宗亲入辞诀。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下了命令勾选了人名还不够,还要亲自“辞诀”,这是辞诀吗?我看不如叫“监斩”吧!

    这段记载应该比较可靠。那个韩丽妃的保姆,金黑,没有死。在仁宗朝的时候,被封为恭人,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没有被皇帝临幸过的朝鲜宫人,被放回朝鲜,金黑由此得以回国。

    明仁宗庙号仁宗,但是他维护殉葬制度的决心确实没看到“仁”字在哪里。

    也可能是,来不及了?

    确实,明仁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了。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登基之后,赦免了建文旧臣,停止了朱棣时期那些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与民休息。确实称得上是仁,可是,洪熙元年五月,明仁宗就驾崩了。

    遗诏,也是遵从祖制。

    从殉葬的数量上看,貌似规模缩小了,只有五位嫔妃殉葬。可能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这五位嫔妃莫非是愿意尽忠的?

    很遗憾,真的不是。

    其中的恭肃贵妃郭氏殉葬的最为蹊跷。要知道,即使是按照所谓的祖制,只要是生了孩子的嫔妃,就可以不用殉葬,而郭氏给明仁宗生了朱瞻垲(kǎi),朱瞻垍(jì),朱瞻埏(yá

    )三个皇子,却仍然殉葬。

    按说有儿子就有活命的念想,并且,郭氏可是正儿八经的勋贵世家出身,她可是当初跟着明太祖朱元璋身经百战的营国公郭英的孙女,要说郭氏是自愿殉葬,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

    祝枝山那本不太靠谱的《野记》,提供了一种说法。

    大体是仁宗非常宠爱郭氏,这就让张皇后不太痛快。张皇后有一次过生日,请郭氏过去饮宴。仁宗陪着郭氏去了。您想,张皇后心里那份不痛快就不用说了。

    所以,当郭氏向张皇后敬酒祝寿时,张皇后竟然就没喝这杯酒。把郭氏弄得下不了台。仁宗一看急了,拿起张皇后的酒杯,一口闷了。

    仁宗倒是痛快了,郭氏和张皇后这仇可就结大了。很快仁宗驾崩,也不知道是张皇后的逼迫,还是郭氏忧惧不已,就自尽殉葬了。

    即使是这种说法,那也不能说郭氏是心甘情愿殉葬。

    而殉葬的五位妃嫔之一,谭顺妃,就更说明问题了。

    这位谭顺妃,父亲是浙江道御史谭福。在永乐二十一年的时候,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朱高炽纳为妾室。等到洪熙元年,被封为昭容,还没举行册封仪式呢,仁宗就驾崩了。

    结果,谭顺妃也没生孩子,也不是勋旧之女,顺理成章成了殉葬的五位妃嫔之一。虽然没有记载谭顺妃的生年,但是朱高炽是不可能纳一个二十大几的女孩子为妾室的。

    古代女子十三四岁就可以嫁人了,这样推算下来,谭顺妃,殉葬时只不过是十五六岁的一个小女孩,放到现在初中还没毕业呢。就要与父母天人永隔,永远进入那个黑漆漆的皇帝陵寝。

    说她自愿殉葬,那就更不能让人信服了。

    如果她们不愿死,那么除了《野记》中所说的张皇后的因素,继位的明宣德帝朱瞻基,也会成为殉葬制度坚定的维护者而去逼迫那五位明仁宗的嫔妃殉葬。

    因为,宣德皇帝朱瞻基驾崩时,也有十位妃嫔殉葬。

    十个这个数字应该是可靠的,因为输了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为数不多的贡献之一,就是那本详实的《英宗实录》。十个这个数字,就是《英宗实录》记载的,其中,殉葬妃子的姓氏,谥号啥的记载的一清二楚。

    给宣德帝朱瞻基殉葬的十位妃嫔如果不愿死,还有仁宗的张皇后活着呢,她会做这个主的。

    如果说,明初的皇室是这个殉葬制度坚定的维护者,还有“遵守祖制”这个遮羞布的话,那么作为殉葬妃子的家人,应该算是逼迫妃子们殉葬的帮凶。

    清代诗人,乾隆七年进士程嗣章有一首明宫词是这么写的:

    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

    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

    龙驭上宾,就是皇上驾崩,殉葬的女子,就是朝天女,而女子的家属统称为朝天女户。皇帝一死,女儿殉葬,家人进爵!

    这首诗说的就是建文帝当朝的时候,给朱元璋殉葬的那一批妃子的家属,被晋封为锦衣卫百户或千户,明制,锦衣卫百户是正六品,千户是正五品,这辈子基本衣食无忧了。

    尤其是给朱元璋殉葬的这一批宫人的家属,受封在建文朝,到了朱棣的时候,按说算建文旧臣,没啥好结果。但是朱棣大笔一挥,区别对待,调去守孝陵了。

    虽然这辈子,包括子孙都没法再干别的事了,但是终大明一朝,也算稳如那啥了。

    有这样的例子放着,那些被选做殉葬宫人的家属,虽然本来也无法抗拒,但是,内心是否真的抗拒,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这种野蛮的制度,最终是终结于明英宗朱祁镇之手。

    前面咱们说了,明英宗朱祁镇干的好事不多,一个是《英宗实录》资料宝贵,另一个就是遗诏终结殉葬制度了。

    而且,这不是虚伪,也不是假仁慈。

    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他怕别人误会他假仁慈而执意给他找殉葬的妃子,还加了一句:

    此言俱要遵行,毋违!

    我想,这也可能是英宗历经磨难导致的,也可能是亲手勾选给郕王,也就是景泰帝殉葬的唐氏等嫔妃的名字时,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促动。

    从明太祖到郕王赔上了近百位宫人的殉葬制度,终于在明英宗手里终结了。

    当然,也有种说法,明英宗是受了周王朱有炖殉葬事件的影响导致的。

    这里不得不说朱元璋倡导的殉葬制度,给各地的藩王们带来的影响。诸王的王妃们,在诸王去世之后,也只好殉葬,这个,数量可就更多了。

    当朱有炖病重的时候,要求节俭办丧事,明英宗同意了。等朱有炖意思,他就下旨给朱有炖的弟弟朱有爝,告诉他不要搞殉葬了,那些年轻的家里父母健在的宫人,可以让她们投靠父母。可惜,圣旨到的晚了,朱有炖的七位妃嫔因为都没有生育子女,都让朱有爝给殉葬哥哥了。

    更严重的是带坏了民间的风气。寡妇选择殉夫竟然变成了节烈的表现。你不愿意?自有亡夫的族人来逼着你殉葬。

    我们从明朝殉葬制度的兴起,终结,和恶劣的影响,就很明白的可以看出,殉葬制度,就是皇权的野蛮衍生物。古今中外,殉葬大多数是伴随王权而生,而灭。

    也算是对“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另一种诠释吧!

    武王伐纣之后,将朝歌交给了殷人——纣王之子武庚管理,但为了防止殷人叛乱,于是在其周围安排了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史称“三监”。周武王去世后,长子姬诵继位,之后三监与武庚结盟造反,史称“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

    根据史书记载,三监造反的原因在于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由于周公旦是武王四弟,管叔是三弟,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应该是管叔摄政才对,于是管叔内心不满,认为周公旦篡改了周武王的遗命,从而散布流言“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姬诵)”来污蔑周公旦,最终演变为与武庚结盟武力造反。

    但三监是姬周王族,灭商建周的既得利益者,真的会因为周公摄政而与武庚结盟造反吗?其实,史书还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答案,与周朝第二位帝王有关,只是隐藏得太深了。

    周武王去世时,长子姬诵年纪还小,史书没有记载武王如何安排托孤大臣的。不久之后,周公旦就以成王年幼与“恐诸侯叛周”为由摄政,一个人垄断了朝廷大权。

    按照正常逻辑,周武王安排的托孤大臣不可能只有一个,而是应该安排几个,让彼此互相牵制,由此来稳固周成王的统治地位,这是古代的帝王权术,比如刘备去世时的托孤大臣也不是诸葛亮一人。

    但事实上,周公成为“摄政”的过程非常顺利,“周初四圣”之三的姜子牙、召公奭、太史佚等似乎都没有反对。如果当时托孤大臣有多个,那么他们为何不反对周公旦大权独揽,是心甘情愿地将权力交给周公,还是其中存在特别的隐情?其实,并不是姜子牙等人甘做绿叶,眼睁睁地看着周公攫取大权,而是当时周公已经称王。

    关于周公称王,尽管儒家坚决不予承认,但史书上的种种迹象表明,周公还是称王了,不信请看以下三段历史记载。

    首先,《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三监之乱后,周公立即亲征,九弟康叔参与平叛。平定叛乱后论功行赏,康叔就被改封在了商都朝歌一带,建立了卫国,于是他就被称为“卫康叔”,《康诰》讲述的是卫康叔的事迹。

    周成王是卫康叔的侄子,周公旦是卫康叔的四哥,因此“王”说“朕其弟”,其中的“王”显然就不可能是周成王,只能是周公旦。

    “孟侯”的意思是诸侯之长,诸侯之中的老大,那么排行第九的卫康叔为何能被称为“孟侯”?周公旦有兄弟19人,当时伯邑考、周武王已经去世,老三管叔、老五蔡叔、老八霍叔造反,因此卫康叔之前只有四哥周公旦、六哥曹叔、七哥郕叔。曹叔与郕叔没有参与平叛,注定成不了“孟侯”,但周公排行老四,在平定叛乱中功劳最大,因此鲁国理应称为“孟侯”才对。可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周公已经称王,所以不将周公与鲁国计算在内,于是卫康叔才成为“孟侯”。

    其次,《尚书·金縢》记载:“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周武王去世后,“三监”散布流言说周公可能对年幼的成王不利,于是周公旦向姜子牙、召公奭解释:如果“我之弗辟”,将没办法向先王解释。

    问题在于,其中的“辟”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中说“辟,法也”,意思就为“如果我不惩罚三监”,但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意思是“君主”,意思就是“如果我不称王”。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对姬诵)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如果“辟”为“法”之意的话,这句话就说不通,但如果是“君主”之意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将恢复你的君主身份”。

    第三,《荀子·儒效》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

    荀子说得非常清楚,即因为担忧诸侯反叛,于是周公旦把周成王藏匿了起来,然后自己继承了周武王的王位。之后,周公旦心安理得地履行天子之职,处理各种天子政务。

    通过上述记载来看,周公的确已经称王,但如果周公称王的话,为何除了三监之外没有重臣反对?尤其是姜子牙,他是周成王姬诵的外公,女儿邑姜是周武王正妃,因此周公称王对他利益损害最大。事实上,周公不是篡夺称王,而是合法性的继承王位,是西周第二位帝王,所以姜子牙等人才没有反对。

    《逸周书·度邑》记载:周武王对周公旦说:“乃今我兄弟相后.......”叔旦恐,泣涕其手。

    武王克殷之后,由于殷商残余势力仍很强大,天下局势非常复杂,因此让周武王夜不能寐。周武王病重后,考虑到姬诵难以处理复杂且险峻的局面,为了姬周江山考虑,于是对周公说“兄弟相后”,也就是兄终弟及,传王位于周公。对此,周公旦“恐”,然后“泣涕其手”。

    搞清楚周公旦称王的事实,就更能明白管叔等人为何要与武庚结盟造反了。

    管叔排行老三,周公旦排行老四,按照兄终弟及的排序,怎么也应该轮到管叔,而不是周公旦。但周武王跳过管叔,直接传位周公旦,给管叔的伤害性与侮辱性都很大。

    如果周公旦只是摄政,管叔还可以拉拢政治盟友,通过政治斗争的方式让周公旦下台,但周公旦称王后,管叔几乎就没有机会染指王位了,而想要实现政治野心,唯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行,因此才会孤注一掷的与武庚结盟造反。

    最后,在七年之后,周公为何又传位姬诵?

    笔者认为,周公旦的身份比较尴尬,他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死时三哥管叔在世,因此论兄终弟及的话,应该轮到管叔继位而不是他;同时,周初政治形势比较复杂,内部可能存在管叔派系、周公旦派系、姜子牙派系、召公奭派系等,彼此对抗又合作,说到底周公旦称王缺少足够的政治支持。在这一形势下,周公继位之初可能就表态“暂代王位,之后传位姬诵”,最终或是因为道德高尚主动让位,或是因为政治斗争被迫让位。

    由于西周江山又传到姬诵手上,而周公旦的确功勋卓著,因此史家在书写这一段历史时,为了正面描述周公旦,于是就用“摄政”来说明周公称王才有的权力,却又含糊地盖过了周公称王的事实。尤其儒家正统地位确立之后,因为周公是儒家体系中的人臣之极限、人臣之楷模,没有污点的千古圣人,所以儒家自然不接受“周公称王”这一“污点”,于是秦汉之后史书对周公称王几乎只字不提,也坚决的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