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三堂的一间房间内,王离坐在案台上翻阅着史记,这是万国星域最完整,也是最权威的历史记载。
《万国史记》:万国星域始于公元2146—1675年,乃三皇五帝治世的商、夏二朝,而后便是东周、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之后,乃《神皇、夜始》统治时期的神龙帝国,而后便是《始皇帝、嬴政》统治时期秦皇朝。
始皇帝后,今日汉皇朝刘邦统治时期,在到千年前《炎皇》治世的炎皇朝。
悠悠岁月、帝国更替、时光的圆轮记载着万国星域的变更交替,万载的文明传承,万载的争夺杀伐,为世人留下了不灭的传承。
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先秦炼气士的白百族烽起,再到皇极九品的修行大世,这便是古之先贤,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
神话时代时期,禹皇治水,招仙界创世神龙之一的应龙,纳百川江河,开辟万世之基的禹河,更于神龙百灵山,建立世上斩神之台《斩龙台》。
先秦炼气时期,诸子百家烽气,古之炼体功法出世,儒家以天地为主,君王次之的理论传法天下,道家以无为而治的思想,传播者清净无为的修行之道。
直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开启,百家辉煌便成了历史,而后皇极之道传布天下,皇极九品成了世间唯一修行之法。
王离翻看到此处,随即合上史记,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屋外的无尽星空。
万国史记几乎记录了各国的文明更替,但好像又缺失了什么,比如书记记载的炎皇朝,便给王离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这种感觉非常的奇怪,明明如今还是炎皇朝统治时期,却让王离觉得虚幻,仿佛炎皇朝根本不存在,又或是只存在传说之中。
身为轮回殿三十三重地狱掌控,王离拥有了一些记忆,梦里游离之间,他能看到无妄地狱,看看诸天万界的亡者之魂。
这些出现在梦里的亡魂,每一个都被轮回烙印,记录者亡者的前世今生,但是这不可计数的亡魂中,居然没有炎皇朝的灵魂体。
这一发现,让王离感觉到不安,本想在轮回集会开启时,向仲裁大人请教,但每一次时间都很短暂,毕竟还有其他六殿的人有疑问。
一个万界恶魂镇压的地狱里,居然没有一个炎皇朝的人,这怎能让王离心安,特别是今日看到炎皇朝有关的史记,这种不安更加强烈。
想到种种不解之事,王离闭幕凝神,努力让自己心神空明,想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答案。直到清楚阳光穿透云层,沉思一夜的王离,只能失望的开始一天工作。
成都县衙,这个掌管千万民生的官府,是一个占地十里的府衙,坐落在繁华街道的中心地带,延绵至粮仓储备库。
王离推开内宅大门,在六名令卫的护卫下前往大堂,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令卫,是蜀国各个县衙的衙役,更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官方兵制,在这人口千万的成都县里,拥有三千名衙役,十名专管刑事的捕头,以及两百名刑令兵。
“见过大人!”
“见过大人.....”
从内宅到大堂的路上,守卫在县衙各处的卫令,皆微身行礼,这是炎皇朝治立的礼仪。
穿过长长的内宅走廊,王离来到印堂所在地,身为县衙主簿的李保国早已等候在此,在看到王离到来时,便急忙上前回报。
“主簿李宝国见过大人,今日三更时分,下官以吩咐所有令卫,到成都大街小巷张贴布告,相信现在全县的百姓都看到了。”
看着眼前神情恭敬,办事效率的李保国,王离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提醒道:“第一件事办完了,其余两件事也不可懈怠,此事事关重大忘你明白。”
“请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完成,今后下官便把这两件事当成圣令执行。”
李保国坚定不移的说道,显然已把王离的任务当成了圣旨。
李保国的态度以及办事能力,王离再清楚不过,也没有在此事上多言,旋即动身朝大堂走去:“李主簿,升明堂时间到了,我们走吧。”
“是!大人。”
李保国朝王离一拜,然后跟在对方身后,看着眼前年龄不过二十四岁,却已经是七品县令的王离,不由得想起当时的场景。
那是五年前的县衙明堂上,王离以十九岁年龄,与当时的县令宁合对峙明堂,代表成都百姓质问县令。
这件事在当时几乎是街知巷闻,也是百姓谈论的焦点话题,历经两年灾荒,被誉为天下粮仓的巴蜀,成了哀鸿遍野的多灾之地。
县衙的不作为,县令贪图享乐,让这个名传天下富饶之地,没有了当初的辉煌,奈何国家有国家法统,县衙有县衙的法令,布衣不可状告官员,更别说与地方统治者对峙明堂了。
然而时势造英雄,在此民不聊生的灾难面前,王离以无双的智慧,百姓的支持,与当时成都统治者宁合,进行了长达七日的治世之论,对峙的双方言辞利刃,直击对方要害。
至此,名动成都的治世论辩诞生了,而王离,也成了炎皇朝建立以来,第一个以布衣之身,搬倒地方统治的百姓。
按理说,即便王离赢得此次辩论,在千万百姓的反抗下被斩,依旧改不了皇朝的法统,必须的面对律法的惩罚。
但,一向以法律治世的炎皇朝,居然做出了惊人举动,那就是破格提拔王离,甚至以圣者之人来表彰,这实在的让人捉摸不透。
好在,王离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在这五年时间内,不但将成都治理的井然有序,甚至还从灾荒中快速恢复过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成都再次恢复了生产力,粮食的储备量更是惊人。
可以这么说,在成都,你可以不知道炎皇是谁,但无人不知王离,经过五年治理证明自己的王离,已是百姓心中的希望。
甚至蜀国边境的大将上官云,都对这位县令赞不绝口,因为近年来,他的大军不再为粮草发愁,士兵们也能吃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