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 三国大军阀 > 正文 第九章 袁陶联军
    距离赵扬完婚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曹操给他送过来的女儿是一个历史上考证不到的女人,今年刚刚十六岁,是一个小妾所生,名字叫曹杏,历史上没有这个人,估计是嫁给某个将领之后死了。

    这天傍晚赵扬愁眉苦脸的回到住处,心里在想着长安的事情,从收到董卓弑帝的消息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就没有一点消息了,不知道是暗探被拔除了,还是董卓封锁的太严密了,亦或者是暗探叛变了?

    “夫君,何事让你愁眉苦脸啊?”曹杏替赵扬解下佩剑说道。

    “没什么,不知道岳父有没有回到兖州。”赵扬说道。

    “应该已经到家了,青州到兖州并不太远,半个月应该到了,放心吧。”曹杏说道。

    “嗯,准备吃饭吧。”赵扬说道。

    “姐姐,夫君回来了吗?”这个时候张媚娘过来问道。

    “怎么了,媚娘?”赵扬说道。

    半个月前的婚礼上,赵扬同时迎娶了曹杏和张媚娘,只不过张媚娘是妾的身份,不能露面,只能等着洞房的时候与赵扬成礼,而曹杏作为明媒正娶的夫人才走完了全部流程。

    “出事了,淮南袁术兵马调动频繁,徐州军队也多有调动。”张媚娘小声的在赵扬耳边说道。

    “两地的黄巾传来的消息?”赵扬皱了皱眉头说道。

    “嗯,徐州进展不是很顺利,淮南方面倒是进展顺利。”张媚娘说道。

    “我知道了,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来处理吧。”赵扬点点头说道。

    “主公,加急军情!”这个时候郭嘉急匆匆的跑过来。

    “走,去会议室。”赵扬一摆衣摆说道。

    “主公,刚刚收到消息,陶谦和袁术结盟,袁术出兵二十万,分三路向青州杀来,第一路,由豫州出发,以纪灵为大将,借道兖州杀向泰山方向,第二路以张勋为大将,借道彭城,杀向泰山方向,第三路,以孙策为大将,协同陶谦攻向琅琊。”

    “陶谦方面出兵十万,以曹豹为大将,杀向琅琊,袁陶联军共三十万,来者不善啊。”郭嘉说道。

    “这陶谦还真能折腾,才消停几个月啊,又来,一大把年龄了,也不怕累死。”赵扬皱着眉头说道。

    “主公,这三十万大军我等该如何应对啊?”孙乾也发愁呢,这刚刚和曹操结盟,就引来了三十万大军,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一路,借道兖州的不必担心,想必我那岳父不会让他们得逞的,至于说第二路张勋,倒是一个麻烦,再加上一个陶谦,这是我军需要面对的最大困境了,若是度过去,天下可有一席之地,若是败了……”赵扬苦着脸说道。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想到办法的,更何况我军兵卒悍不畏死,绝对可以守住青州。”戏志才安慰道。

    “现在我军有多少兵马?”赵扬问道。

    “有主战兵力六万左右,另外还有新收降黄巾余部八万,但是这部人马还没有进行改造,正在整编之中,若是上战场需要三个月。”郭嘉说道。

    “我听说收降的黄巾有百万众啊,怎么才是万兵马?”赵扬奇怪的说道。

    “主公,按照您的吩咐,收降的那部分黄巾全凭自愿,而其中有七十多万的家眷,剩下二十多万青壮中只有八万愿意留下继续当兵,剩余的都愿意领了土地回乡种地。”戏志才说道。

    “也罢,规矩立下了,自然要执行,既然不愿意留在军中,那就让他们去种地吧。”赵扬想了想说道。

    想想赵扬也明白,自古以来就有“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的说法,大好男儿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所以回乡种地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更何况有一块土地,在老百姓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三十万敌军,我们需要单独面对的至少也有二十四五万,都琢磨琢磨,该怎么应对吧。”赵扬说道。

    “主公,我听说袁术这二十万大军多试强征青壮组成,没有经过正式训练,而且有没有大将统领,单单凭借人数优势,想要战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郭嘉说道。

    “呵呵,看来奉孝对于这一战很有自信啊,”赵扬看着郭嘉说道,“那袁术这边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也要给我顶住。”

    “这……”郭嘉犹豫了,他还没有独自领军过呢。

    “这样,我命于禁为大将,太史慈为副将,领三万主战兵力和三万新降黄巾去泰山驻守,奉孝做参谋,负责出谋划策。”赵扬说道。

    “喏!”郭嘉应道。

    “公祐和志才我命你二人留守青州,顺便我爸何仪,裴元绍,周仓留给你们,务必不能让青州给我乱了。”赵扬说道。

    “喏!”戏志才孙乾应诺。

    “我亲自带着赵云,张晟以及典韦去琅琊对敌。”赵扬说道。

    “暂时就这么定了,求贤馆的事情抓紧时间落实,现在我们急需人才。”最后赵扬说道。

    “主公,外边来了一个大汉,说是受主公恩惠,特地来报恩的。”散会之后亲兵说道。

    “哦?大晚上的过来拜访?来了多久了?”赵扬说道。

    “此人已经来了一会儿了,主公正在开会,所以让他在门外等候。”亲兵说道。

    “嗯,带他到小会客室吧。”赵扬吩咐道。

    “南阳黄忠见过赵使君。”不多时亲兵就带着一个伟岸的汉子到了会客室。

    “坐,别客气。”赵扬指着客位说道。

    “谢使君!”黄忠行礼就坐。

    “南阳黄忠,黄汉升,勇武过人,擅长弓箭,据说可以百步穿杨,不知真假?”赵扬面带微笑的说道。

    “使君也只南阳黄汉升?”黄忠惊讶的说道。

    “呵呵,我这个人喜欢听天下英雄事迹,所以对天下英雄都有一些耳闻。”赵扬笑着说道。

    “我听亲兵说你来报恩,但是我并不记得有恩与你,你是不是搞错了?”赵扬说道。

    “我儿黄叙,自幼身染重病,这些年来忠四处寻医,知道数月之前听说青州有一神医名为华佗,所以就来青州诊治,华神医向我说明青州医馆的来历,也答应替我儿子诊治,只是让我为使君效力。”黄忠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