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 汉皇 > 正文 第 37 部分
    功能 和  功能!

    “宫中你可以放心,这些大内侍卫都是以前东宫过来的人,都是少帝的亲信,有他们守住宫中,就算外面闹起来,我们也不会有事的。”

    大将军何进离开皇宫后,立即派人召集太傅蔡邕、太保陈耽、后将军袁隗、司徒王允等人,将太后的旨意告诉他们。

    董氏一脉如此的所作所为,确实已经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了少帝的权威,所以太傅蔡邕和太保陈耽等人,都决定一举搬倒董太后一脉。

    “那么大家说说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董太后自己交出兵权,退居后宫,不再c手朝廷之事?”

    “我看很难,从董太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她的权力非常强烈,恐怕是想要效仿先朝的吕太后、窦太后,轻易是无法让她自动退出的。”

    “这么说来,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她退出,必须要一举让她离开洛阳城才行。”

    “对呀,董太后本为河间王妃,只是因为后来先帝登基她才跟着入宫为太后,如今先帝已经驾崩了,按照规矩她已经不再适合留在宫中了,因此可以直接将她逐出洛阳城,回归河间府去养老。”

    “不错,如今正有一个机会,我们查到河间地方官员私收税赋,背后肯定有人给他们撑腰,而河间乃是董太后丈夫的封地,虽然如今继位的河间王只是她的二儿子,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是董太后在背后指使的,以此为由可以将其驱逐离开洛阳。”

    “正可如此,明天大家在朝廷之上弹劾董后,而大将军则率领军队围困董国舅府,免得他利用御林军作乱,也可以避免再生事端。”

    当下,几位朝廷重臣定下计策,各自分头行事,而何进更是与太傅蔡邕一起趁夜进宫面圣,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少帝刘辩听了他们的弹劾后,立即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本来大将军与太傅还生怕少帝不会同意,准备了许多的理由用来说服他,结果根本没有用到,让他们对少帝有些高深莫测起来。

    s

    208、弹劾风波

    光熹元年夏五月十六ri,洛阳城千秋万岁殿中,朝会例行进行着。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只是武官之列少了数人,不见了大将军何进及国舅董重等人,而玉帘之后,何太后竟然也没有出现。

    “无事启奏,无事退朝。”

    君臣参见少帝之后,司仪太监例行公事地唱道,而少帝似乎没有什么兴致,身体歪坐在龙椅之上,仿佛在打瞌睡一样。

    “老臣有事启奏。”

    此时,太保陈耽站了出来,他是昨天晚上商议后决定出面的人,而其他人则会随后附议,共同弹劾董太后。

    “太保大人有何事启奏,请讲。”

    少帝刘辩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挥了挥手,漫不经心地说道。

    “圣上,老臣要弹劾太皇太后董氏。”

    太保陈耽朗声说道,声音在千秋万岁殿之中回荡着,顿时震惊了群臣,可谓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大殿之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个个屏息凝气,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什么?你要弹劾太皇太后?”

    少帝刘辩从龙椅上跳了起来,指着太保陈耽大喝一声,似乎根本不知道会发现此事一样,令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成分佩服少帝的演技。

    “不错,太皇太后虽然身价尊贵,但是有了错误,老臣仍然要弹劾她。”

    太保陈耽的脾气,朝廷之中的老臣们都知道,听到他朗声地回答后,都知道今天将会有大事发生了。

    “这个,皇祖母,太保大人要弹劾您老人家,不知道要不要听?”

    少帝刘辩似乎有些犹豫,考虑了一会儿都没有让陈耽启奏,而是转身面向后方玉帘,恭敬地问起了玉帘之中的董太后。

    董太后早就听到了太保陈耽的话,她心中冷哼着,但是表面上却装着若无其事一般,仿佛太保陈耽要弹劾的是别人而不是她一样。

    “哦,本宫也想听听,太保大人要弹劾本宫,都有些什么罪名?”

    虽然董太后的声音平静,但是大殿之中的众臣都听得出来,她心中压抑的愤怒,恐怕平静之后就会是火山爆发,一怒而大汉天下震恐。/

    “不可,老臣反对,圣上。”

    只是,陈耽还没有开口,旁边应当闪出了一人来,大家望去,正是官拜司空的丁宫丁大人,他在殿中跪了下来,叩头在地。

    “原来是丁大人,快快请起,爱卿的年纪也大了,千万不要闪了腰才好。丁大人有什么话就说,说完了大家还要听陈大人的奏章呢。”

    少帝对司家丁宫大人的语气非常客气,仿佛不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让群臣之中的郭嘉、陈宫、荀彧、戏志才等人暗中偷笑。

    他们可以说是最为了解少帝刘辩的,当然知道圣上智谋无双,而今在朝廷上的表演,只不过是为了装拙而已,也是保护他自己的一种手段。

    “圣上,老臣要说之事,正是与太保陈大人的奏章有关。太皇太后贵为先帝之母,圣上之祖母,身份尊贵,臣子岂能弹劾她老人家,这不是犯上作乱吗?”。

    “圣上,丁大人言之成理呀,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这般高龄了,还为了大汉国事cao劳,却在朝廷之上被臣子弹劾,传扬出去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吗?”。

    又一个老臣站了出来,少帝刘辩冷眼望去,正是太尉张温张大人,他自然也是董太后的支持者,此时也知道必须阻止今天的事情。

    “圣上,老臣等也反对。”

    中常侍张让、赵忠、郭胜等人纷纷站了出来,他们虽然是宦官,但是也有朝廷官职在身,所以也能够列于朝上,此时一下子站出来了十多人。

    刘辩一一看去,除了一些宦官之外,还有廷尉崔烈、河南尹许相、永乐少府樊陵等一批朝廷大臣,于是心中冷笑了起来。

    “皇祖母,这些大臣认为您老人家身份尊贵,大臣不能弹劾您,不知道您老人家有什么指示呢?”

    刘辩眼珠一转,再次转身向后面向董太后恭敬地问道,将这个问题交给了董太后自己来回答,看她怎么应对。

    “圣上,你是大汉天子,朝廷之上的事情由你做主。”

    “既然这样的话,那朕认为,绝不能让人诬蔑了太皇太后,所以朕倒是想听听你们有什么罪名弹劾皇祖母,若是胡言乱语无稽之谈,体怪朕降下谋反改忤逆之罪。如今太皇太后大度无比,想必她老人家也很想弄清楚,你们到底想给她安个什么罪名,所以太保陈大人就说来大家一起听听评评。”

    少帝刘辩大声地严厉地喝斥道,不过虽然是喝斥太保陈耽等人,却是也同意了他弹劾董太后,将司空丁宫、太尉张温等人的反对意见彻底蔑视了,而且还推到了董太后自己的身上,更是流露出一幅要替她讨要尊严的意思,看不出来他究竟是支持哪一方的。

    “圣上,依照我大汉律例,太皇太后不应该留居宫中,甚至是不应该留居洛阳。”

    “放肆,太皇太后乃是我大汉的太皇太后,是朕的皇祖母,为何不能居于宫中?为何不能居于洛阳?陈大人你胡言乱语,这是对太皇太后大逆不道之罪。来人啦,给人拉下去送入天牢待审。”

    太保陈耽的话刚刚说完,整个朝廷轰然震动,玉帘之后的董太后更是勃然变se,不过少帝刘辩的反应更加激烈,一拍龙椅站了起来,指着太保陈耽怒斥了起来,更是要将他治罪。

    看到少帝刘辩的反应,太皇太后松了一口气,董氏的那些属臣也纷纷暗暗笑了起来,看来少帝确实还年轻识浅,竟然自毁长城,将支持他的太保大人打下天牢,基本上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以后又会少了一个劲敌呀。

    “圣上,老臣死不足惜,但是恳请臣上让老臣将话讲完,否则的话将来大汉天下会发生大乱的。”太保陈耽丝毫不惧,上前跪了下来,连连叩首,大声地直面少帝刘辩说道。

    “圣上,老臣认为,太保大人言之有理,应该让他把话说完。即使要定罪,也要等到他将话说完之后再定罪也不迟呀。大汉以仁义治天下,臣子们也有进谏的权力,所以还请圣上听听太保大人说些什么。”

    这时候,太傅蔡邕也站了出来,他一般在朝廷之上较少发言,但是为人却是端方正直的,所以对他的话少帝刘辩每次都是认真听取了的。

    “圣上,臣也认为大家应该听听太保大人的话,以臣对太保大人的了解,陈大人绝对不会在朝廷之上无端取闹的,他要说的必定是关系到大汉天下江山社稷的。何况,太保大人说了他是在依照大汉律例弹劾太皇太后,不管他说得有无道理,既然是符合大汉律例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不听呢?”

    这次出面求情的是司徒王允,他是刘辩直接提拔起来的,一向公正廉明,心中颇有自己的主见,在众多朝臣之中个xing鲜明,但是只要是有关大汉天下百姓和江山社稷的事情,他都会支持的。

    “二位大人说得不错,老臣想太皇太后也希望能够还她清白,所以让太保大人把话说完,如果实在是对太皇太后无礼,老臣会第一个支持圣上严肃处理他的。太皇太后,有句话叫清者自清,相信太皇太后应该也想弄清楚事实,免得天下人议论纷纷?”

    随后,后将军袁隗也开口了,他的话似乎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但是却又暗中拿捏住了董太后,她原来想顺着少帝刘辩的话,不让太保陈耽继续说下去了。因为她素来知道陈耽不会无的放矢,万一真让他们找到了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地方,岂不是后悔莫及了。但是现在后将军袁隗几句话一说,让她无法再反对,所以故意沉吟了半响才开口道:

    “本宫没有任何意见,一切听从圣上的旨意。”

    “既然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都没有意见了,那么朕就给陈大人一个陈述的机会,但是请陈大人记住了,太皇太后是朕的皇祖母,也大汉的太皇太后,绝不容许任何言语上的不敬。”

    少帝哼了一声,然后脸上的怒气稍稍减弱,对着众位大臣挥了挥手,向着太保陈耽认真地说道,语气中有着jing告之意。

    “多谢圣上,老臣之所以认为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如今不宜居于洛阳更不宜居于皇宫禁园之中,是根本大汉律例而言的。太皇太后虽然身份尊贵,但是她仅仅是先帝之母,而非我大汉正式的后妃,只是河间王妃。先帝健在之时,太皇太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居于禁宫,乃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现在先帝驾崩,新帝即位,说起来太皇太后虽然是新帝的祖母,但是仍然应该恢复河间王妃的身份。”

    太保陈耽一翻话下来,众多大臣都记得大汉先朝之时,也有过这样的例子,当时景帝之母曾经封过太后,后来景帝之子即位后,她又恢复了原来的汝南王妃身份,并且由皇宫之中搬回了汝南郡国,安享晚年。(

    s

    209、董后退场

    209、董后退场

    而后大汉就将此种情形做为律例记载了下来,只不过一直以来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所以也没有人提及,渐渐地大家也都忘记了。。

    如今太皇太后董后的情形,与当初景帝之母一模一样,如果没有人提及,那么她居于禁宫之中并无大碍,然而如今太保陈耽提出了此事,那么她确实不应该再留在皇宫之内了。

    “是呀,先朝确实有这样的例子。”

    “你们说的是先朝景帝之母,当时的黄太后吗?”。

    “是呀,而且当时还是黄太后自己提出来的,她儿子为帝时,她贵为太后可以留居禁宫,但是当景帝驾崩后新帝即位时,黄太后自己认为自己不适合再居住在禁宫之中,所以上新帝提出回到汝南郡国去。”

    “那这么说来的话,太皇太后的情况跟当初的黄太后是一样的,也不应该留在洛阳居于禁宫之中了。”

    “对,按照我们大汉的律例,太皇太后确实应该恢复她河间王妃的身份才是。”

    “真没想到,大汉还有这样的先例,恐怕大家都差不多忘了,却又让太保陈大人发现了,看来太保大人也是反对太皇太后专权的呀。”

    “既然在先例,这一下太皇太后肯定要被送回河间了。”

    “这可不一定呀,你们没见到圣上一直都很是维护太皇太后吗?要是圣上不同意的话,太皇太后应该不用回河间去了。”

    一时之间,群臣议论纷纷,整个千秋万岁殿中如同集市一般热闹了起来,轰然指向了董太后,对她来说极其不利。

    董太后身在玉帘之后,大臣们看不清楚她的表情,但是刘辩却可以,发现她脸se苍白了起来,浑身颤抖着,嘴唇也在发抖,显然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了。

    但是,太保陈耽确实是根据先朝的律例弹劾的她,她自己也熟知先朝的历史,对于黄太后的事迹知之甚详,因为她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所以她专门了解过这段历史。

    此时听到太保陈耽提起这段历史,加上太傅蔡邕、后将军袁隗,司徒王允等大臣的支持,她知道自己已经激怒了这些辅政大臣了,所以四个首辅大臣里面就有三个一起出面反对她。

    突然,董太后发现自己之前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将军何进今天居然没有上朝来,按理来说弹劾自己这么大的事情,他是最应该在场的呀,为什么他没有来呢?

    随后,董太后的脸se大变,因为她想到了最可怕的后果,那就是她的兄弟国舅爷董重今天居然也没有来上朝,之前可是并没有告诉过她有什么事情的,难道他已经被何进牵制住了吗?

    “哦,先朝还有这样的律例,朕倒是没有听说过,太保大人能不能将这段历史讲给朕听一听呢?”

    少帝刘辩并没有做出决定,反倒是对这一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所以兴致勃勃地向太保陈耽问了起来,而朝臣之中大多数人也只是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多,此时听到少帝问,都非常感兴趣地听了起来。

    “圣上,事情是这样的。”太保陈耽倒是有声有se地讲起了这段历史,然后感叹地说道,“至今想起黄太后的事迹来,老臣仍然觉得敬佩不已。她老人家一心向善,为了避免大汉天下动乱,为了避免禁宫混乱,自愿离开禁宫回到汝南郡去,最终得到了当世所有人的崇敬,自己也得以安享晚年,直到七十余岁方才离世。”

    董太后再次听到这些熟悉的历史,突然之间有种脸红的感觉,瞬间想到了自己如今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太过于追逐权力了,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思呢?

    “先祖的jing神风貌,果然让人景仰,看来我大汉能够绵延数百年,并不是侥幸得来的,完全靠的是先辈们的努力和奉献,靠的是一代代先辈臣工沤心沥血,才有了大汉的今天。如今大汉传到了我们这些人手中,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在我们手中垮掉?如此又怎么对得起历代的先辈们呢?”

    少帝刘辩非常地激动,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他的身上再次出现了久违的威严气势,隐隐有着龙吟之声在咆哮,震动得大殿之中所有人,包括了董太后在内,全都被他的气势所慑,感受到了他身上充满的帝王之气。

    董太后此刻突然间对这个孙子有了全新的认识,觉得他将来必定比起他的父亲灵帝要强得多,而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参与到朝廷的权力纷争中来。若是自己能够安份守已,他还能够容忍自己在禁宫之中住下去享受荣华尊崇的,但是偏偏自己却跑出来与他争权夺利,所以他是必定要让自己离开禁宫离开洛阳的。

    这一刻董太后竟然看懂了少帝刘辩,知道他才是整个事件幕后的推动者,没有他的同意这些大臣岂敢在朝廷上弹劾她呢。不过,她并没有感到难过,自己离开洛阳离开禁宫算不了什么,大汉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帝王才是她感到心中轻松的原因。

    “各位爱卿,虽然先朝曾经有这样的例子,但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年事已高,如何能够洛阳回到河间去呢?这千里迢迢的奔波,朕又于心何忍呢?”这时,刘辩低沉着声音对大家说道。

    “圣上不用为本宫考虑了,既然先朝已经有了这样的律例,那么本宫愿意按照规定回到河间郡国去,恢复河间王妃的身份。”董太后终于开口了。

    “不可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万万不行呀。”

    那些旧臣和宦官们纷纷痛苦了起来,他们当然知道董太后一离开,他们就全部都得倒大霉了,所以此时不仅为董太后难过,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以后的遭遇而不安。

    “大家不必多说了,我大汉的律例才是至高无上的,我大汉天子的权威才是至高无上的。从此时起,本宫就把这大汉的天下完全交给圣上了,希望所有的大臣都要同心同德,共同辅助圣上,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让我大汉永远辉煌不倒。”

    尽管董太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了,但是她并没有多少颓丧之气,反而是充满了激情地向众大臣大声地说道,众大臣都能够从她的声音中听出,她是真的在为大汉的未来着想的。

    s

    210、董重自杀

    210、董重自杀

    也许之前她确实有些迷恋大汉的权力,但是此时的她已经真正地醒悟了,真正地从整个大汉的角度来看问题了,所以她对刘辩的支持也是毫无保留的。(。)

    所以,太保陈耽也沉默了,原本他们还准备着将董太后指使人在河间及以外郡县暗中收取赋税的事情暴露出来,而此时却没有人再提此事了。

    “报——”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有大内侍卫高声通报,打破了大殿内的沉默气氛,刘辩宣上来人,一名带刀侍卫披挂整齐,在金銮殿下单腿跪地禀报道:

    “启禀圣上,骠骑将军、国舅爷董重私自招揽家兵,铸造兵器,私造皇袍,意图谋反,被其家臣告发,如今大将军已经率领羽林军围困了骠骑将军府,正与御林军对峙之中。”

    听得此言,顿时整个千秋万岁大殿之中再次掀起了一阵风波,二宫的国舅爷竟

    然在这个时候真的对上了,而且他们还分别掌握着羽林军和御林军,一旦开战恐怕整个洛阳城都会生灵涂炭的。

    董太后已经站了起来,正准备回未央宫去,此时听得传报之后,身体竟然一阵摇晃,声音中已经带着一些哭声了:“圣上,本宫可以担保,国舅他绝对不会有反叛之心的,还请圣上恩准,让国舅爷辞去朝廷官职,与本宫一起回河间郡国去养老。”

    “圣上,臣等也愿意为董国舅担保。”

    “请圣上开恩,看在太皇太后年事已高,需要有人照顾的份上,就让董国舅陪着太皇太后回去河间郡国。”

    看到董太后着急的样子,丁宫和张温等人也咬了咬牙站了出来替董国舅说话,而赵忠'奇qisuu书网'、张让、郭胜等等宦官却一个个没人开口,他们此时正在急切地思量着脱身之法,哪里还管得了董国舅的事情呢。

    “既然太皇太后都为董国舅担保了,那么朕也相信董国舅不会有谋反之心的。带人呀,传朕的旨意,即刻起收回董国舅负责的御林军兵权,免除他骠骑将军的职务,马上跟随太皇太后回河间郡国去,永远不得再回洛阳来。”

    随即,大内侍卫带着几名太监,拿着刘辩的圣旨飞马奔向了董重的骠骑将军府,而大殿之中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现在他们最担心的是二支禁军打了起来,那样的话他们的府第恐怕都会糟殃的。

    “报——”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大内侍卫飞奔而入内,跪倒在金銮殿下:“启禀圣上,骠骑将军、国舅董重已经畏罪自杀了,如今御林军已经奉命接管了董府,并保护好了董府中的其他人,大将军已经命令羽林军退出洛阳城,如今正在赶往这边面圣。”

    “嗡——”

    听到侍卫的话后,董太后顿时脑袋里面嗡地一声,她没有想到少帝刘辩年纪轻轻,行事竟然是这般果决,一点余地都不给她留。

    虽然说国舅董重是自杀而死,但是董太后认为他的自杀也是被的,显然是朝廷不会容许她们董家还有一个在大汉军队中拥有一定声望的人存在,避免将来发生一些祸乱。

    “死得好哇,死得好。”

    董太后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她的样子像是气急而疯了,整个人的jing神面貌瞬间像是老了十岁,一边喃喃自语地说道,一边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大殿,在几个宫女的扶持下回未央宫去了,而她疯狂的大笑声还远远地传来。

    事情回到了半柱香之前,大将军何进率领三千羽林军围困了董重的将军府,而将军府内外有着二千名jing锐的御林军将士,还有甘宁、许褚、淳于琼三名中郎将镇守,所以董重并不畏惧何进,直接打开了府门将羽林军将士接引了起来,双方将士刀枪相接,混乱一触即发。

    “大将军,你这是要干什么?没有圣上的旨意,竟然擅自调动羽林军进洛阳城,难道你想要谋反不成?”

    董重一幅有恃无恐的样子,被一群御林军将士簇拥着立身在大厅之前,遥遥地望着大门口处一群羽林军将士之中的大将军何进喝问道。

    “董国舅,本将军正是接到密报,说你董国舅有谋反之心,所以才请动了圣上的旨意,率领羽林军前来搜查董府的。你要是识相的就让众位御林军兄弟们退出董府,然后老实交待你想要谋反的事情,否则的话就是本将军动手了。”

    大将军何进一挥手,顿时外面的羽林军将士轰然应了一声,无数的人头从董府的院子外面冒了出来,每个羽林军将士的手里都拉开了一张弓,遥遥地对准了董府中的所有人。

    “哼,何进,不要以为本国舅是小孩子,你要灭我之心已久,何患找不到理由呢。如今居然编造本国舅谋反的罪名,你以为圣上难道会相信吗?不要以为你才有兵,御林军的将士可也不是吃素的。”

    董重大喝了一声,顿时从董府之中的屋顶之上冒出了许多御林军将士来,此外还有董府周围的一些民房的顶上,也埋伏着大量的御林军将士,他们的手里也同样拉开了强弓,遥遥地指向了羽林军将士。

    三千羽林军对三千御林军,二支朝廷的禁军,本来都是守护洛阳城和京畿重地安危的,但是现在居然刀兵相向,大战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圣旨到——”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外面传来了一声大吼,数名大内侍卫护着一名年轻的太监快步奔来,随后来到了董府的大门口处。

    “大将军。”

    “公公前来传旨,不知道是何旨意?”何进当然知道,只不过他是故意这么问的。

    “奉圣上旨意,董国舅还不上前接旨。”

    年轻太监并没有回答大将军的话,而是直接用行动告诉了他,转向董重大声地喝了一声,他的声音有些尖锐,所以非常刺耳。

    “本国舅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还请公公将圣旨拿来给本国舅自己看。”

    董重自然也知道,这圣旨可能会对自己不利,所以根本没有离开御林军众将士的保护,朝着那年轻的公公喝道,目的就是不想让这道圣旨公之于众。

    “哼,大胆董重,竟然不下跪接旨,莫非你真的要谋反吗?”。大将军何进在后面大喝道。

    “少在这里扯虎皮做大旗,谁知道这个阉人是不是大将军你找来的?谁能够保证他手里的圣旨不是假的?难道这不是何进你的计策?”

    董重丝毫不理不顾,认为这道圣旨并不是真的,完全都是大将军何进在其中搞鬼,所以根本不出来接旨。

    “圣上口谕:御林军甘宁将军、许褚将军、淳于琼将军听令,若是国舅董重大胆抗旨,则必有谋反之心,立即将其捉拿,封闭董府,抄没董家。”

    年轻太监只是冷笑了一声,随即大声地当着二军众将士传了一道圣上的口谕,却是要御林军的三名中郎将亲自捉拿董重,并且查抄董府。

    “末将等尊旨。”

    就在董重惊愕之时,三名御林军的统军将军同时轰然应诺,所有的御林军将士也同时掉转了手里的弓箭,转而指向了董重和他身边的一些亲信、家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董重气得指着一人说不出话来,这些天来他对三人可以说是赏赐颇多,没有想到他们此时却也是最先背叛自己的人。

    “国舅爷,末将等是奉圣命行事,还请国舅爷配合。”

    三人一挥手,外面的御林军将士也冲了进来,纷纷控制了董府中的所有人,然后开始查抄董府,竟然将所有的羽林军将士凉在了一边不管。

    “公公,这怎么回事?”大将军何是不解地问,他还没有回过神来。

    “大将军,圣上也有口谕给你,说是京畿重地安危为重,洛阳城的事就交给御林军处理就是了。”这话的意思何进一下子就明白了,是让他的羽林军退出洛阳城去,查抄董府的事情有御林军就够了。

    “哈哈哈哈——”

    就在这时,国舅董重却突然发疯一般地笑了起来,只不过他的笑声中充满了凄凉的味道,如同一个穷途末路的老人发出的最后的抗争。

    “圣上,老臣明白你的意思,老臣就成全你了。”

    大笑声中,董重突然抽出佩剑,横着向脖子上面一抹,顿时鲜血狂喷,冲出数尺之外,随后身体轰然倒地,抽搐着气绝身亡,但是至死他的目光都直直地望着大将军何进,让何进心中觉得有些恕?br /

    “羽林军全体将士,回营。”

    大将军何进摆了摆脑袋,将一切负面的影响抛开,下达了羽林军撤退的命令,而他自己则带着一班手下直接奔向了千秋万岁殿,他们还要去直接汇报此事。

    洛阳城中的老百姓在看到羽林军进城的时候,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看到羽林军与御林军差点打了起来,吓得纷纷回家关闭门户躲了起来,直到羽林军离开洛阳城时才慢慢地走出家门,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后才知道太皇太后董氏一脉从此废了。

    s

    211、贪婪母子

    211、贪婪母子

    等到大将军何进一行回到了大殿之时,董太后一方的官员们个个脸如死灰,低垂着头退在后面,他们知道自己的末ri就要来了。(。)

    “大将军,董国舅现在如何了?”

    “启奏圣上,董国舅已经畏罪自杀而死,董府现在已经由御林军全面接管,臣已经命令羽林军将士全部撤出了洛阳城,回南北大营去了。”

    “董府的其他人呢?”

    “除了董国舅自杀,其他人都已经由御林军控制起来了,并没有对董国舅的家人有何为难,一切就等圣上的裁决。”

    “董国舅已经死了,什么罪名的就不要再追究了,让董氏将其尸体运回老家去安葬。其他董氏族人,一律免去所有职务,贬为庶民,发回原籍去。董府的财物,留十分之一给董家的人,其他的全部充着国库,如今朝廷经费紧张,正好可以补充补充。”

    “圣上,虽然董国舅的罪名已经不予追究了,但是臣担心恐怕他还有同党,却是不能不查的,免得这些人将来会再对圣上对朝廷不利。”何进终于将矛头指向了那些投靠董氏的旧臣宦官们。

    顿时,以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中常侍赵忠、张让为首的一群人全部跪了下来,连连对着少帝刘辩磕头,如同捣蒜一般。

    “吾皇圣明,臣等虽然时常前去未央宫问候太皇太后,但是也只是叙叙家常,从来未及国事,更从来没有过反叛之心,请圣上明察。”

    “各位大人请起,朕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一切清者自清,所以为了还给大家一个公道,此事就由司徒王允大人负责彻查,然后将结果上报即可。今ri事情众多,大家就各自去办。”

    散朝之后,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中常侍赵忠、张让聚集在了太尉府里,个个愁眉苦脸,不知道命运如何。

    “各位,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办法避过这次祸患才行呀。”终于,中常侍赵忠先说道。

    “对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就是倾家荡产,也得过了这关才行。”太尉张温也点了点头。

    “可是,如今董太后就要离开洛阳了,董国舅也已经身死了,还有谁敢帮咱们说话呢?”司空丁宫皱了皱眉头。

    “现在就连圣上对咱们恐怕也都有意见了,想要找个人帮咱们说话恐怕真不好找呀,我看这一次是难逃一劫了。”永乐少府樊陵非常后悔,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投靠董太后,但是后来看到董国舅有了兵权了,他才投了过去,谁知道现在竟然将自己送到了绝路上去。

    “圣上如今,恐怕也就只听何太后的话了,可是咱们能够说得动何太后吗?这是想也不用想的事情呀。”

    “大家也不用悲观,虽然我们说不动何太后,但是却有人能够说得动她。以前咱们已经多次通过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劝得何太后放过咱们,这次的事情还得着落在舞阳君的身上才行。”

    最后,中常侍张让不慌不忙地对大家说道,他们十常侍在朝廷之中虽然风光,但是这一年来也面临了几次危机,都是通过舞阳君劝说何太后得以幸免的,虽然花费了很多财物珍宝,但是只要能够保住他们的地位,一切都会有的。

    “不错,车骑将军何苗与舞阳君母子最是贪婪,我们只要送上珍奇重宝,定能说动她们母子进宫劝说何太后的。”

    众多宦官纷纷说道,他们可以说是最了解舞阳君母子的,因为他们曾经多次依靠他们母子逃过一劫,所以才有所把握。

    “如今之计,也只有试试这一条路了,若是能够说得动舞阳君为我们出头,那么何太后才有可能饶恕咱们,而少帝和大将军何进肯定得听何太后的,我们也就安全了。”

    计议定下之后,各位旧臣和众宦官纷纷回家准备,筹集了非常丰厚的奇珍异宝,多有金银财物,暗中找到了车骑将军何苗的府上。

    “何将军,臣等并无冒犯大将军的意思,只是迫于董太后的威严,以后愿意听从将军的吩咐,还望将军能够笑纳,同时引荐舞阳君夫人,传达我们的敬意。”

    “各位大人,这次的事情恐怕有些棘手呀。太皇太后意yu夺权,妄图暗中控制朝政,这事可不是什么小事。太后娘娘非常生气,恐怕就是我娘去说情,太后也不一定会饶恕你们呀。”

    “何将军,我们当然知道这次的事情比较难办,所以我们准备了这些礼物敬献给舞阳君夫人和将军足下。其实我们并无与董太后结党营私的意思,更与董国舅的逆反没有半点关系,只希望太后能够看在我们侍候先帝这么多年的份上,能够让我们告老还乡,安享晚年,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这事嘛,我只能说试试看,可不敢保证一定能够保得了你们。”何苗看了看他们送上来的礼单,眼前一亮,半推半就地收了起来,然后装模作样地说道。

    “车骑将军出马,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以将军的才能,在我大汉少有人能及,以后必定是国家的肱股支柱,我们都相信何将军的。”

    被众我一顿马p拍得非常舒服,何苗带着一部分礼物来到了舞阳君的院子里,将东西呈献给了舞阳君夫人,看得老人家非常欢喜。

    “哎呀,这么好的宝贝,是哪一个大臣孝敬的呀?怎么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想要办什么事情呀?是求官的还是免罪的?”

    舞阳君虽然胸无点墨,但是却也并非愚蠢之人,她活了六七十年了,见过的人情世故自然不少,此时见到了这些东西,自然知道是别人有求于她的。

    不过,她并没有拒绝这些东西,在她想来,自己的女儿贵为太后,自己的二个儿子都是大将军,当今圣上就是自己的外孙,这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是自己不能享受的?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能办到的?

    所以,这些年来,特别是自从她的女儿成为了何皇后以后,她就开始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就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官员来找她办事情,而她是来者不拒,一概不去管对方是什么人,反正只要给女儿说一声,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s

    212、董后之死

    212、董后之死

    “母亲大人,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就是那董太后妄图控制大汉朝政,结果却被众位大臣在朝廷之上弹劾,如今要被赶出洛阳城回到河间府去了。而董国舅因为意图逆反,所以被御林军抄了家,他自己也畏罪而死了。

    有一些官宦,他们以前受到了董太后和董国舅胁迫,被迫在朝廷上声援她,为她说了一些话。不过这些人真的跟董太后以及董国舅是没有关系的,孩儿都已经派人调查清楚了。

    只是听说大哥不想放过他们,想要除去他们,然后独撑朝廷大权。这些官宦于是求到了母亲大人这里来,希望母亲大人能够帮他们一次,在何太后面前说几句好话,免得他们的家人跟着受罪。

    而且母亲你不知道,大哥这些年来越来越热衷权力,有些事情已经超出了臣子的范围,孩儿是担心他这样下去会利yu熏心,以后为我们何家来灭顶之灾呀。

    所以此事母亲你应该进宫去跟姐姐说说,如今天下混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这些大臣们都表示,只要能够从轻处罚,他们以后愿意将功补过,并且绝对会忠心为主的。”

    “此是小事而已,我也有些ri子没有进宫去了,这就去看看你姐姐。还有我那小外孙,如今做了大汉天子,不知道辛苦不辛苦呀。”

    当下,舞阳君就进了禁宫,并且在何太后宫中留宿了一夜才回去,自然趁机为那些人说了情,而何太后又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所以当即就答应了舞阳君的请求。

    少帝刘辩接到了何太后的传话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也没有拒绝,而是答应了何太后的要求,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如今还不到死的时候,历史上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这也正是刘辩需要他们做的一些事情。

    所以,没过二天,负责彻查此事的司徒王允应当接到了圣旨,说是为了保持洛阳城的安稳,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只除首恶董氏,其他一些被迫参与的官员尽皆不予追究,但是希望这些人记住,以后不可再生事端,否则将祸及家族。

    那般人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虽然破费了许多,但是不但没有什么罪过,而且还保全了他们的职位,让他们大感意外,也纷纷老实了起来,当然暗中肯定还有会些暗流,只是短时间内他们是不可能翻起什么浪花来了。

    大将军何进以及一些正直的大臣,则纷纷颇为不平,没有能够趁机除去这些朝廷的祸害,还朝廷一个清静,他们觉得非不甘。/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也正是少帝刘辩目前想看到的局面,因为如果将反对大将军何进的大臣宦官们全部除去了,以后就没有人出来反对他了,那大将军何进的权势就会更盛,这才少帝刘辩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大将军,董国舅虽然已经死了,但是董氏还有太皇太后健在,恐怕董氏还是不会甘心这样离开洛阳的,ri后必定还会生出事端来,大将军要谨慎对待呀。”一ri,袁绍前往拜见大将军何进时说。

    “袁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如今已经将董后发回河间府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再对她怎么样了呀?而要说到她对本将军的威胁,确实是存在的,除非是她死了,否则我这心还真安不了。”

    “如今董氏刚刚失势,想必朝廷大臣必定不会有人与其暗通,就是地方官员也不敢与他们亲近。若是时间久了之后,凭借董家的声望和财力,恐怕事情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依末将之见,莫如趁机派人前去,将事情做得一了百了,便万事俱休了。”

    “你的意思是——”大将军何进眼前一亮,看着袁绍,右手掌竖起向下一划,做出一个斩头的姿势,而袁绍则点了点头。

    “好,此事就交给你派人去办,务必小心仔细,不可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