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剑行战国之霸主崛起 > 第一一三章:丘穆王水淹中原,东夷之衰
    此外,东夷还掌握着上古时期海盐的供应,盐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地位,是财富的象征,也是重要的商品流通物。而殷易只有陆盐,运输的成本要比海盐高很多。由此可见,夺取这些矿产资源和海盐供应才是殷易和丘八王朝长期攻伐东夷的根源所在。

    殷易王朝末期两代君王,东夷大规模主动对殷易发动攻击,其中以奄国、徐国最为激烈,殷易节节败退,甚至一度被驱赶回黄河之北的故地。殷易一时陷入困境,居然有亡国危险。作为自北方而来的突发人,殷易与南方禾人、东方东夷禾人作战近四五百年,殷易从西方带来的马车战术已经不新鲜了,东夷、禾人也学到了这种战术。

    殷易帝辛时期,殷易王殷纣不能忍受时时刻刻被东夷骚扰吊打,被动小受的局面,决定孤注一掷,毕其功于一役。殷纣集结并派遣全国殷易大军对东夷进行征伐,结果将是非赢即败。结果果然是殷纣失国,殷易灭亡。

    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殷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一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殷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殷纣对东夷的战争,使殷易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丘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殷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些军队久困战场,无心战斗,前徒倒戈,终于导致殷易王朝的灭亡。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殷易攻打东夷是导致殷易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史料记载,殷易末年的两位帝王穷其国力,不顾一切的征讨东夷,期间征战持续了数十年之久,殷易军队被牢牢地牵扯在那东夷之地,甚至在殷易灭亡之际都没有回师朝歌。更为让人奇怪的是殷易灭亡后,阿丘王朝也开始攻打东夷。

    只要不装聋作哑,就可以看出,海内北地大势不是阿丘代殷,就是东夷代殷。东夷有这个实力。阿丘阴险卑鄙的趁着东夷与殷易四五百年大战的尾声,终于伸出了下山摘果子的小人之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没有城墙,不算城市文明的殷易首都,殷易因此灭亡。而东夷接下来对中原进军,收获果实的时候,却遭到了来自昆仑山西方丘八王朝,阿丘人的强烈狙击。

    阿丘王朝初期,阿丘王自恃武力强大,对南方禾人开战、东方禾人的后裔东夷两线开战。阿丘之人目空一切。从丘公旦开始,丘成王、丘康王连续几代,连续用兵。其中以丘八王朝和徐国的战争最为最频繁,直到第四代丘昭王战死夏地汉水,或是湘江,丘八王朝崛起还不到五十年就彻底没落。

    而徐国则是参与了以武庚为首殷易残余贵族的叛乱,更是联合奄、莒、藤等十七国东夷以此对抗昆仑山西来丘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打丘八王朝的王庭所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新郑之地。徐国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丘八王朝不得不分封鲁侯伯禽(丘公旦的儿子)在徐国、奄国之西,分封姜太公在徐国、奄国之北以作为牵制。鲁侯伯禽以阿丘王朝之礼制、“十等人制度”、“以少民驭大国”、“轻人命,重虐刑”残酷统治其治下殷易遗民与东夷族群。

    丘八王朝百国之一的鲁国伯禽父子经常不断地与东夷奄国、徐国磨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迎接姜太公(姜太公征伐殷齐,建立丘齐,在奄国之北)。

    丘八王朝统治者也一直认为强盛的徐国(奄国在殷易末期,殷易垂死挣扎,遭到殷纣重创)是丘八王朝统治的严重威胁,所以对徐国不放心,频频征伐。对此,《诗经》中多有记载。面对倾丘八百国之力而来的丘八王朝,徐国屡屡败退,南迁到泗洪一带。

    其中,徐国国君徐武王曾以东夷、淮夷首领身份,统领奄国遗民、淮泗东夷、淮夷众国率兵西征,四周计有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徐武王率领二十万东夷精锐之师与丘八王朝对峙在睢水。丘八王朝丘穆王不敢与挟庞大军队二十万精锐东夷之师而来的徐武王交战,被迫迁都,丘穆王更是弃国奔回祖地—西海西王母之地。

    可以说,徐国是海内最早的霸主,也是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尊夷称霸”之霸主,比后来的春秋五霸兴起要早得多。

    丘八王朝再一次被迫迁都后,徐武王对阿丘遗留在中原的民众进行纵兵抢掠,以报复阿丘王庭下山摘果子的卑鄙小人小偷行径(东夷即将战胜殷易的战果)。哪里知道,丘穆王奔回祖地—西海西王母之地的途中,掘开积石峡的石坝,引发积石峡下游洪水大暴发。黄河流经的中原之地,不分禾人、丘人、东夷人,均是尸横累累,“大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可见丘八王朝丘穆王的丧心病狂,不择手段,跟后世战犯花生米蒋该死有的一拼,不排除战犯花生米蒋该死是丘穆王遗留下的孽子孽孙。

    黄河下游洪水肆虐,民众伤亡数百万,徐武王的二十万军队更是损失惨重。徐武王一筹莫展,以为天谴,且二十万东夷精锐之师丧失殆尽,无法对乡里乡亲,东夷亲族进行交差。心灰意冷之后舍弃了徐国王位,在彭城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

    丘穆王掘开黄河上游的积石峡石坝,引发下游洪水肆虐,徐国等诸多东夷遭受重创,各国之民众十之五六死于洪水,物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东夷文明发生大倒退,甚至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青铜器件。直到丘八王朝的中后期,徐国王位传到徐偃王手上,徐国在淮泗地区再度复兴,正如史料记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徐国的复兴引起丘八王朝担心,于是丘八王朝再次集结百**队对徐国进行锤子打鸡。

    因为黄河洪水肆虐,时而夺淮奔入黄海。江淮之东夷跟徐国一样,遭受重创,大部分东夷之国没落下来。徐国一时不能集结东夷诸国的国力,对抗丘八王朝集结的百**队。徐偃王不得不弃国而走,随迁的百姓有数万之多。徐偃王还曾经率领部分徐国人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带。最终,徐偃王还是在追兵的压迫下,怀抱美玉投海而死。

    由于徐偃王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的行径感召了徐国遗民奋起抗争,丘八王朝一时不能镇压徐国遗民。丘八王朝在击败徐偃王后,又被迫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爵,置都彭城,分徐国之土,命宝宗继续治理徐国,安抚徐国民众,这便是今天的梁王城的由来。此时是在丘共王(前922~前900)时期。

    春秋时,齐国等诸侯国割据称霸,徐国再度南迁到淮南、江北苏皖接壤的淮泗地区。那时,徐国已经国力弱小,民心比较松散,没有多强的抵御力量,夹在大国之间,小心翼翼生存。

    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呉王阖闾(公子光)刺杀呉王僚夺取王位之后,公元前512年夏,呉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呉王僚的两个弟弟)。徐君为呉姬所出,与这两个公子为近亲,不愿意加害他们。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荆国。荆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呉国。这正好给了呉王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呉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才被呉国灭掉。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近一千五百多年,共有百代君王。其区域先在鲁南郯城一带,后迁至泗县、泗洪。徐武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徐国、奄国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两个国家,《韩非子》说徐国、奄国地域五百里。《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考古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