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大宋燕王 > 第736章 进军忻州
    忻州城是一座古城,也是一座大城,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原政权对抗北方政权和游牧部族的前站,同样也是北方最主要的战场的。

    千年来,忻州城不断修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当年金军夺取忻州也是取巧,宋军联盟功辽,趁着辽军逃窜,宋军主力都在川陕和河北,轻轻松松就将忻州占了去,后来不等宋军接管忻州,金军便发动了南侵,宋军所有兵力和精力都在消耗在河北一带,及至靖康之乱,河东再也无暇顾及。

    几十年来,宋军丢掉的忻州城,在金军手里并无大用,也不受重视。

    宋军撤往淮河以南后,前几十年连黄河都没能渡过,更不要说威胁河东。等金人撤出汴京之后,潞州、辽州又不在宋军手中,加上太原府、平阳府与汴京、大名府之间有太行山脉相隔,大军难以通行,再有金国再太原府、忻州、平阳府驻军八万有余,根本不惧宋军进攻。

    况且宋军就算发动向关中、河东的进攻,由于北有太行山脉所阻,进攻路线只能向西走函谷关,但入关之后,不论向北进攻平阳府,还是向西进攻华州京兆府,都会遭遇另一个方向的金军袭击,并且在他们看来,单单一个函谷关就能挡住宋军十万。

    也就是说,以宋军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攻取函谷关,也就不可能入关攻关中、河东。

    由于太原府、忻州与平阳府、函谷关相比,是绝对的后方地区,即使是在宋金交战之时,也不会有太多驻军,更不要说在宋金议和之后,所以金国在河东的八万驻军,大部分都部署在了平阳府,主力临近黄河,协防函谷关,扼守宋军有可能的北上通道。

    数年来,经过不断渗透侦查,大宋枢密院才最终确定了以义军名义从潞州、辽州向太原府发动进攻,截断金军南来北往的大通道,将大同府精锐挡在雁门关以北,将平阳府金军主力挡在太原府介休以南,堵住南北两端,宋军才能迅速在空虚的河东建立优势,而后集中主力南下平阳府。

    幸而大宋军队这几年在济南府、河间府大练兵,动作频频,声势浩大,潞州、辽州在义军身份掩护之下,才得以暗中做好夺取河东的准备。

    以有心对无心,加上暗中准备,提前部署,北伐军才会以义军之身进入太原府,迅速拿下太谷、杞县,吸引住太原府几乎全部兵力,而后出其不意,占据关口介休,加上暗中投靠的忻州内应夏成杰,北伐军才兵不血刃拿下太原城。

    从整个河东战略部署和准备来看,夺取雁门关,并守住雁门关也不会有多少问题,毕竟忻州几乎无兵驻守。

    夏成杰以忻州援军身份占据太原城之后,便以平乱为由,几乎封闭了太原城,就连阳曲关也一并封闭,忻州人能南下,但不能北上,外地人可入太原城,但许进不许出,消息封锁了很多天。

    是以,在袁华率领的五千宋军经过阳曲,北上忻州之后,忻州留守还恍然未觉,并对属下的汇报持怀疑态度,直到宋军大部队抵达忻州城下,忻州留守才匆忙下令守城待援。

    忻州城内有多少守军,夏成杰很清楚,辛弃疾也一清二楚,但强攻忻州城并不明智。

    依照辛弃疾的命令,三万大军在忻州城外两里扎营,封锁四门,其他部队则以军为单位,分赴各地,收复忻州境内所有州县,同时向百姓宣告大宋重回忻州!

    忻州沦陷金国之手四十多年,两代人与大宋断绝关系,如今大宋北归,大军兵锋所至,便是要让他们知道,大宋回来了!

    收复民心是彻底收复河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辛弃疾出自义军,南北辗转,走过千里万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况且在整个收复河东的计划中,他要留在忻州、太原府,主要筹备粮草物资以及镇守和支援,因此民心向背,对稳定河东尤为重要。

    普通百姓不愿意经历战火,但他们又希望看到欺压他们的坏人受到惩罚,其实这在某种程度是一种悖论。

    但辛弃疾希望能做到,因为他知道最残酷的压榨是在最底层,所以要派遣大军去扫荡州县,杀一批贪官酷吏,借以笼络民心,而对忻州城这样的大城,则不能轻易动武,大城意味着丰富的关系网和云集的资源,要以稳定为首,能不杀人死人,就尽量不伤人命。

    辛弃疾的策略很清楚,攻打小城,围困大城,等到将忻州境内所有小城全部拿下,忻州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孤城,等待他们的除了玉石俱焚,便只有开城投降一条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围困忻州城的前几天,辛弃疾没有派人向城内喊话,也没有派人去尝试沟通,他知道此时刚刚围城不久,城内官员和守军还对大同府方向抱有希望,觉得大同府会派人来救援他们,这时候去劝降是没有用处的,不必费那力气。

    于是驻扎城外的北伐大军根本不理会两里之外的城池和城上严阵以待的守军,就像在自己的军营一般,在荒野上每日出操训练,甚至故意行军至忻州城上守军能看到的地方,在对方目之所及的情况下,列阵操练。

    半个月之后,派出去收复州县的军队除了驻守当地的小股部队,其余大部陆续回到忻州城外军营中,围城宋军多达五万。

    辛弃疾等宋军将领望着古城,每日操练,按兵不动。

    城内的忻州留守坐不住了,一再派人趁着夜晚出城打探消息,然而出去的多,回来的少,但回来的人无一例外,带回来的都是令人忧心和绝望的消息。

    忻州境内的州县半个月内全部归于宋军,在各地做官为恶的草原人、女真人几乎都被宋军捕杀,地方统治权暂时落入宋军之手,可以说忻州全境除忻州外,全部被宋军完全控制。

    城内派出去的探子没能抵达雁门关,但探子还是探到了一些消息。

    “大人,我们派出去的探子绝大多数都没能回来,估计他们已经死了。现在到处都是宋军,再派探子出去除了让他们送死,没有意义。从得到的消息来看,忻州可能不会有援军了,雁门关早已经落入宋军手中,他们在那儿的守军估计有七八千人,大同府即使派出援兵,也很难冲破雁门关。”

    留守府内,聚集数名属官,有人陈述事实,有人沉默不言。

    留守大人完颜禄,脸色很不好看。

    “大同府到忻州,自古以来就只能走雁门关,现在雁门关失守,落入宋军手中,再想夺回来就难了。原本从忻州进攻雁门关较为容易,可我们如今被困在城里,自身难保,根本帮不上关外大军的忙。雁门关不夺回来,关外纵使有五万、十万大军来援,也帮不上忻州半点忙。大人,我们赶紧另谋出路吧,援军应该等不来了。”

    “我看城外宋军不下八万,但他们自始至终都按兵不动,只是练兵,并不攻城,不知道他们是何意思。”

    “我看他们这是要困死我们,知道我们等不来援兵,想兵不血刃夺了忻州城。这个城,我们在这儿住了快一辈子了,能给他们吗?我就是拼了这条命,我就是死,也绝不会让他们进城!”

    “话不能这么吧,活着总比死了好。城外可是有八万宋军,我们手里能守城的兵只有两千三百多人,加上临时拉过来的百姓,也不过三万人,他们真要打,我们守不住。”

    “你怎么长他人志气,灭我们威风!宋人想进城,除非从我尸体上踩过来!”

    “威风,我们哪儿还有威风,你没见城外八万人天天练兵吗,现在耍威风的是他们,可不是我们了,先活着吧,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留守大人,你说呢?”

    忻州留守完颜禄耳中听着几个属官的话,心里一团乱麻。

    他早年在上京会宁府不受待见,才外放外地为官,从东京辽阳府贬到北京临潢府,之后又迁到益都府,随后再到西京大同府,最后又被支到寂寂无名的忻州,原本就想在这里安度晚年了,不想到了这里还不得安宁。

    难道这偌大的天下就没有安身之地吗?

    完颜禄扪心自问,他也没做过坏事错事,为何命运对他如此不公?作为金太祖的孙子,从不贪恋权势,如今连安享晚年都不行吗?

    “留守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啊,我们怎么办?城里可有四五万人呢!”

    “你们想如何就如何吧,以前我不能替你们做主,现在也做不了你们的主。”完颜禄如是回道。

    “大人,你是皇族,又是留守,我们怎么能做的了忻州的主?大人想如何,我们遵命就是!”

    忻州没有出路,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归宿,但那句话没有人敢说的出口。

    完颜禄是皇族,又是留守,平常虽然不管事,但现在除了他,忻州城内没人敢做主。

    关于出路,完颜禄已经想了很多天,忻州丢失,即使他活着回到大同府,等待他的也不会是多好的结局,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就不适应北方草原的生活,回到草原没有意义。

    “开城乞降吧。”

    完颜禄做出了一生中,自认为最慎重最重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