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中午正是天气火热的时候,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来,校场地面上大片修剪得很整齐的青草都变得软绵绵的,多少显得有些有气无力的样子,这样的天气里,除了那些似乎永远都不知疲倦为何物的少年们还能依旧在日光下兴致盎然地打斗嬉戏,其它人都会走到荫凉处,或者尽快离开这几乎就是毫无遮挡的校场,躲避这毒辣辣的日光,即便是那些教头们也不例外。
史宅之介绍来的这些教头们,高道乾很是满意,这些人不仅各个武艺精熟,通晓战阵之法,还都很敬业,不管是因为史宅之的面子,还是看在他给的钱很实在的份上,总之高道乾是很满意的。特别是教授弓箭的教头里那个叫李崇的教头,不仅教授弓箭极有耐心,一手箭法更是出神入化,就是精于弓箭的高道乾也赞佩不已,据说这个李崇在殿前司有一个绰号,唤作赛李广。
李广是汉代武帝时的名将,有神射之称。
通过这些教头们的到来,高道乾在前世的一个概念被彻底颠覆,那就是以前读水浒,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那时以为这林冲是负责训练八十万禁军的,武艺自然是几十万里挑一的,可通过这些教头们的到来,高道乾现他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现在南宋的禁军虽然不知道是否有八十万,可几十万总该是有的,在这临时行在临安,也就是事实上的京城就有禁军十数万,至于这教头吗,仅在这临安,就没有一千也要有数百个。当然,这些教头们之所以能成为教头,武艺上总是要在军中是上上之选,只不过要能做到冠绝天下却是不可能的。
弓弩教头李崇,和往日一样,依然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场的教头,走到校场口时看到孟珙,急忙小跑着过来见礼。
李崇三十四五岁年纪,中等身材,瘦削的身材很结实,属于骨干很强的那一类人,和李崇比试过弓箭的高道乾清楚,不要看这李崇体态不是很雄壮,可双臂极有力气,竟然能开三石强弓劲弩。听着孟珙和李崇说话,高道乾感觉是这李崇和孟珙早就相识,好像孟珙还帮过李崇一些事情,而且也很欣赏李崇的箭术。李崇平时不苟言笑,属于很冷淡的那种人,可在和孟珙的言谈中,李崇对孟珙的感激之情让高道乾这个外人都能感受得到。
说话间,孟珙和李崇谈起高道乾准备着免费招收各地军中遗孤来这武学,这让李崇很惊讶,不过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只是看着高道乾的眼神又有些复杂。孟珙好似无意间和李崇说起,高道乾办这武学,是为给朝廷培养人才,毕业后的学生都要由朝廷分配给各地驻军的,实在是做了一件为国为民的大好事,这样的士绅堪称天下楷模,他马上就要把高道乾的义举奏报当今官家云云。
看着无意间说起,可孟珙的话却让高道乾心中大为震撼,甚至感觉脊背一阵阵凉。
武学可不是普通学堂,看是一字之差,实则天差地别,如果是开设普通学堂,你就是招收十万人,只要你有钱,就觉不会有人管你,甚至这办学的人还会获取天大的好名声。可你若是开办武学,不要说十万人,就是一千人,只要被有心人说起,你也会担着一个居心叵测的嫌疑,找个理由就可以把你一刀咔嚓了。孟珙和李崇随意说起,自己不仅要免费招收军中遗孤,还要把这毕业后的武学学生都由朝廷分到各地驻军报效朝廷,这些事情他可没和孟珙说过,甚至他以往都没想过这些,孟珙这是在提醒自己,这事情是要事先备案的,不仅是在临安府,而是要在朝廷备案的。孟珙说要奏报当今官家,只要官家点头,那他的武学堂就相当于朝廷批准办理的,也就再不会有人找自己的麻烦了。
高道乾还注意到,孟珙称他是士绅,而没有把他归类于商人。
士绅这个身份,高道乾很满意。士绅这个词按照高道乾的理解,应该是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这个阶层在哪个朝代也都属于精英阶层,这倒正合了高道乾的心思,他不想做官,可也还需要有一个体面有地位的身份,这样他也才好安安稳稳享受他的好生活。
孟珙和李崇说了一会话,又叮嘱李崇要尽心教授少年们箭术。
提到箭术,李崇先是向孟珙保证一定倾囊而授,接着又对高道乾的箭术极力推崇,还说和他自己相比,也不遑多让,这让孟珙和王坚很是吃惊。
李崇知道孟珙和高道乾有事情要说,说了一会话,就告辞走了。
“道乾兄文彩飞扬,又精于武事,对于兵法颇有见地,实乃少见少年英才,流连于市井实在可惜。当今朝廷战患频频,西夏和金国时刻觊觎我大宋,此时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大好时机,不若随我到忠顺军做事,凭道乾兄的才干,定然能成就一番大事,博取功名只在倏忽之间。”
孟珙的话,高道乾听得很明白,就是想要劝自己和他去忠顺军。这孟珙在高道乾记忆中不仅是一个文韬武略俱优的干才,甚至日后就是大宋江山的擎天一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这孟珙极善现人才,就比如这王坚、高达,就是日后南宋的宰相贾似道都是孟珙推荐的,跟着这样的人,高道乾倒是很有可能做出一些事来,博取功名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他不想去过那艰苦的军中日子。况且,整日跟刀枪为伴,高道乾心里可不踏实,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
想着这些,高道乾忽然心里一动,总感觉有个什么人的名字和这个孟珙还有他很有关系,可又一时想不起来,而且现在他也没时间去想,孟珙的问题他是要回答的。
高道乾苦笑着叹口气:“将军谬赞了,高某却是读过兵法,甚至对许多古往今来战事也都专研一二,只不过熟读兵法并不是就一定是一个好将军,就比如那赵括,高某自知,某也就纸上谈兵的人物,当不得大任的。”
“高先生过谦了。”王坚有些意外,“我家指挥使最会相人,看中高先生定然就不会差的。某观之,先生一部三国演义就倒尽诸般兵法,三十六计更是思谋机变出神入化,堪称当世兵法大家,怎可说当不得大任的话。”
这个时候,先生的称谓可和后世叫的烂了不同,此时先生的称呼,那是表示对对方极为尊重的,而被称呼的,也是极有学问的人,王坚如此,倒让高道乾对这王坚又增加许多好感。只不过,对于兵法大家这个赞誉,高道乾有些心惊肉跳。
高道乾忙摆手苦笑:“王将军此言差矣,兵法之道,最主要的还是钱粮、武备和士卒精健训练有素,胜败之道也是兵强则胜、兵弱则败,这总是大道理,是阳谋。以弱胜强,以寡胜众,要诸多事情齐聚,那是少之又少的事情。至于计谋,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可堪一用,这是阴谋,是小道。那三十六计,乃是高某吸引人眼球的噱头,当不得真。”
阳谋和阴谋这一说,孟珙还是头一次听说,仔细思谋一会,点头赞叹:“道乾兄果然大才,这阳谋和阴谋之说,确是至理名言,战阵之上,最关键的还是要钱粮充足、武备精良、士卒精健悍勇,这才是取胜之根本所在。只是兵法也总是要有的,计谋也并非只是小道,已有算算无算,多半胜矣。。。。。。”
孟珙还要说下去,不想校场里突然响起打斗声和阵阵喝彩,孟珙只好停住口,几人转头望过去,不由大吃一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