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进去屋里就说,“她眼皮子浅,你不必放在心上。”
说到这儿,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却是多虑了,你连外头那些难听的话都不放在心里,她这几句,岂会当真?”
沈梦知只是笑。
她倒不知沈老夫人是个爱笑的,从进门开始便在笑,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儿。
沈老夫人将沈梦知的手牵了过去放在手心,问,“来拿东西的?”
沈梦知点了点头,注意力却被沈老夫人的手吸引了过去。
沈老夫人的手看着苍老,可落在她掌心,却是又滑又嫩,一点儿不像是年迈之人的肌肤。
正欲仔细感受,确认是不是感觉错了的时候,沈老夫人已然将手拿了回去,喊,“嬷嬷,将东西拿出来。”
里屋走出来个五十左右的妇人,皮肤偏黑,身子欣长,神情恭敬,不苟言笑。
正是服侍沈老夫人的李嬷嬷,跟在沈老夫人已经三十多年,寸步不曾离,行事最是稳妥。
李嬷嬷手里捧着个朱红的沉香木匣子,匣子上头刻了一朵并蒂莲,那莲花刻得栩栩如生,只是边角有些许模糊,是上了年头的缘故。
匣子打开,里面装满了金饰,有簪子,镯子,耳环等,刻的都是并蒂莲的花纹,做工精细别致,像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沈老夫人坐在椅子上道,“这都是我年轻时候用的,早就不喜欢了,搁在那儿数年,成了无用之物。好在有的几分价值,你拿去变卖了,解解燃眉之急。”
沈梦知看着满满当当一匣子的首饰,抿了抿唇。
说实话,她并不明白沈老夫人的用意,为何待她那么好?
从前数年,沈老夫人待她不至于坏,但也从来不好,冷冷冰冰的,看得出来对她不喜。
今日以来,笑脸以对,处处亲近,不惜拿出珍贵之物作为帮衬。
这样大的反差,容不得她不在意。
而且,那双眼睛实在太过犀利,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所作所为,也明显带了目的。
她的祖母,究竟知道些什么?
又或者,想要从她身上得到什么?
沈老夫人看出沈梦知的考虑,也知道沈梦知在等她的一句解释。
扯了扯嘴角,凉薄一笑,“义国公府风光无限,脚底下踩着的是我伯公府的尸体!可怜伯公府尽是些鼠辈,忘了义国公府得所作所为,忘了伯公府所遭受的耻辱,不仅不想着报仇,还一门心思想着依附义国公府!”
此事,沈梦知略知一二。
当初梦家依附沈家,跃跃欲试,想要有一番作为,时值外寇来犯,加之沈梦两家定了亲事,沈家有意帮扶梦家一把,祖父领兵出征时,便将梦合南的祖父与父亲带了去。
彼时尚武,想要功名利禄,最好的法子就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只是谁也没料到那一战会是那般惨烈,两万领兵折损过半,祖父万箭穿心,当场死去,梦合南的祖父断了两只胳膊,梦合南的父亲也伤痕累累。
对于沈梦两家,都是伤心欲绝的大悲之事。
偏偏,梦家呈上奏折,说战况如此都是因为祖父指挥失当,说,若不是梦家父子力挽狂澜,拼死反抗,两万精兵定然全军覆没,片甲不留。
偏偏,素来信任沈家的圣上信了,一举赐了梦家义国公府的门匾,赐了宅子,赐了良田,却下旨,祖父的丧事不得大操大办。
其中意味,不必明说,也是人尽皆知。
从那之后,梦家平步青云,沈家一落千丈。
说梦家是踩着沈家上位的,不足为过。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祖母不爱打扮,连宅子都极少踏出。
祖母与祖父相敬如宾,感情甚笃,她也是知道的。
“不知,祖母想要什么?”
天底下没有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的回报,这个道理,沈梦知从小就明白。
只是,梦合南的祖父回来上京,当月便去世,梦合南的父亲苟延残喘几年,也没命享受荣华富贵。
当年呈上奏折的人,尽数去了,还有谁值得祖母如此费心?
难不成?
是佘氏?
果不其然,沈老夫人开口便是,“我要佘氏的命!从前的事,少不得佘氏在其中推波助澜,要论这些小把戏,佘氏决计是一把好手!她错了,便要付出代价!”
沈梦知看向沈老夫人。
若沈老夫人要佘氏的命,凭沈老夫人的睿智与手段,佘氏不知死了多少次,何至于等到今天?
“笑话!”沈老夫人激动得狠狠一拍桌子,“我若出手,败了是我扛着,胜了却是他们享受着,我为何要行这等事?”
沈老夫人为继室,无子,只有一女,也在七岁时溺毙,如今这沈家的人,都不是沈老夫人的骨血,沈老夫人的话,无可厚非。
沈老夫人道,“我半截身子入了土,没什么好在意的。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能换得出一口恶气,我觉得值当。我看得出来,你恨佘氏,不留余地,佘氏死在你手里,那是迟早的事,我将钱财给你,心里面舒坦,好过留给那些鼠辈,想着都膈应!除却钱财,其余的,我帮不了你,你不必问我,更不必求我。你拿了我的东西,也不要让我失望!”
沈老夫人说完这番话,便躺在了软榻上闭目假寐。
看那模样,是不打算再说话了。
李嬷嬷冲沈梦知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出门。
沈梦知朝沈老夫人行了退礼,这才随着李嬷嬷出去。
她以为,李嬷嬷只是送她出门,李嬷嬷却是说,“老夫人让老奴待在姑娘身边,从今天开始,老奴便是姑娘的人。”
沈梦知一惊。
李嬷嬷是祖母身边最得力的人,朝夕相处这么多年,怎么说给就她了?
李嬷嬷道,“姑娘若是信得过,尽管差使,老奴定竭尽全力为姑娘所用。当然,姑娘手底下必然不缺伶俐之人,若是觉着老奴无用,给老奴百十两银子当做回乡的路费便是。”
沈梦知自然不会让李嬷嬷走。
像今日,静女不在,她身边无人可用,即便有事,也无人照应。
正是用人之际,她怎会不要李嬷嬷。
再说,李嬷嬷是祖母身边的人,跟在祖母身边那么多年,定有不为旁人所知的道路,留着李嬷嬷,必然有用。
至少,就目前来说,留着李嬷嬷,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