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严厉的华语,跟着刘纶进门的学生全都颤作了一团,不敢发声,生怕被老师挑出去单独责罚。
“挑衅前地榜成员……该打!”
说着,餐堂老师再次一掌扇向了刘纶。
在这巨大的掌风之下,男孩原本竖立有型的莫西干头都被吹得东倒西歪。
‘啪’的一声轻响,刘纶半边脸都红肿了起来,直接被扇出了餐厅之外,倒在路边的柳树下,口吐鲜血。
墨凡越过人群走了过去,从老师口中知道地榜身份的孩子们哪敢阻拦,纷纷让开了一条大路。
男孩站在柳树旁,停下了脚步,深秋凋零的干枯柳枝拂动着他的衣衫,一缕缕枝条,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闪闪发光。
刘纶仰头看着墨凡,眼神中充满了复杂意味。
有仇恨,有怨怒,有不解,有畏惧……
“学院里确实有不少强大的家伙,但是,比地榜登榜人还强的,我倒没有见过几个。”
墨凡看着瘫倒在树旁的男孩,笑着道:“所以我警告你,不要再找死。”
找女孩的麻烦,等于找死。
墨凡把意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
远处,餐厅里的刘熙瑶望着门外的男孩,手指紧紧握着刚才被刘纶轻松抓住的手腕,眼神中充满了不甘。
到底怎么样…才能打败他啊…
难道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她就连向王孙复仇的权利都没有吗?
想到胡清明被一剑削断头颅的场面,女孩痛苦地眨了下眼睛,在这一个眨眼过后,她的笑容中重又带上了一丝媚意。
也许,只能靠那个了…
刘熙瑶轻轻地舔了下嘴唇。
本来正在苦恼女孩受欺负的事情该怎么解决的墨凡,发现一切好像都比他想象的要简单的多。
两三岁的孩子们很可爱,但他们再大一点,有了力量之后就会去到处欺侮别人,这似乎是一种本能,人类总要向弱者挥舞拳头。
因为他们能从弱者手中得到很多东西,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前者例如金钱和玩物,后者诸如自尊或者信心、欲望或者权利。
这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对自我的了解,也是对自己所拥有的领域的认知。
一个人需要知道他自己有多强大,同时又有多弱小。
所以对待孩子这种单纯的,有时甚至不带善恶的欺凌,也许只需要用更大的拳头来说话。
“这是我的领域,请你绕道回去。”
这一点做起来很难,但有时也很简单。
在青龙学院便很简单。
解决了心头一件大事的墨凡在独自走回宿舍时想到,地榜身份可真是一个好东西,哪怕只是登过一次榜,就有数不尽的便利。
这也是挺正常的事情,就算学院再怎么一碗水端平,强调每个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是整个青龙学院三大校区,只一年级新生就有上亿人之多,如何能做得到人人平等。
在一个五百人的小班级里或许还能一视同仁,但在整个学院或者某个校区的大环境之下,两榜的身份或许是最为便利的那把****。
无论什么锁,都能轻松打开。
墨凡双手支在头后,仰望着头顶的秋月,只见一片银光洒落,天际流云万千,空中明月当头,撩人的云和月如高迥的云楼与琼宇一般,使人沐浴在无垢的光华之中,心神清幽。
湖边清风吹拂着柳条,一缕缕细枝缠绕着,飘扬着,高一些的眷挂到了耸立的柏树之上,低一些的垂拂在了男孩的衣袖之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啊……”
墨凡轻轻地吟咏出声,一道道细密不可见的波纹在空中荡漾开去,正是文技‘口含天宪’的功效。
自从上次在灵府中记诵整整一百本书发现了石柜之后,墨凡已经颇久没有再读书背书了,说起来,就连那一百本书,大半也都是在三少爷身边陪读时背诵而下的。
但是这道文技的力量之强,却超乎了墨凡的想象,按照他的推测,在背诵量达到一千本书的时候,石柜将会开启下一层,口含天宪也会晋升一阶。
只是黄阶低级的文技便已经如此强大,若是升到黄阶中级高级,甚至是更高境界的玄阶,那么口含天宪的力量也许会强悍到超越地心之火,跃居墨凡最后一道保命底牌!
不在林姨掌控之下拥有的力量,才是用来对抗林村的真正武器。
而且到那时,也许他现在尚吟诵不出口的许多文章,都可以通过更高等阶的口含天宪吟诵出来。
比如说什么“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等这类涉及到大道的文章,他现在只是运用口含天宪的力量做出一个嘴型,便会把身体内的大半灵力都给抽空。
真不知道若是激发出来这些文章真名的全部力量之后,他的实力会到达一种何等恐怖的境地。
悠悠地畅想着未来,不知不觉,墨凡已经走到了学校分配的宿舍楼面前。
将手牌交给宿管老师检验之后,男孩便顺着后者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一间四人小屋之前。
抬眼看了看宿舍旁边挂着的门牌,上面写有“元十八、颜介、云墨凡和常乐”四个人的名字。
看到前三个人的人名还好,元十八是他的好友,颜介是一个没有听说的男孩,不过看名字便很令人欢喜。
但当墨凡看到最后一个人名是‘常乐’时,脸上的表情一瞬间就变得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不,是吃了刚从厕所里飞出来的苍蝇一样难受。
他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轩文华的深深恶意。
靠,把他和常乐放到一个宿舍里是想干嘛,每天检验一下宿舍楼的坚固程度吗……?
估计此时宿舍里的元十八已经和常乐战到一处了。
墨凡能想象到那个画面,在一个偌大的房子中间,元十八和常乐东西向站立,各自运起灵力斗气,在场中割据不息。
房子中间站着一个男孩,拿着书劝解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两位还是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