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大明优秀青年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这章无名(还债16/418)
    当杨少峰和朱瞻基两人阴沉着从胡广的卧房走出来之后,胡穜先是将目光投向了朱瞻基,接着又投向了杨少峰,脸上满是希冀之色。

    杨少峰叹一声道:“胡世兄,节哀。”

    胡穜哀嚎一声,也顾不得朱瞻基这个皇太孙了,更顾不得什么礼节不礼节的,当即便跌跌撞撞的向着胡广的卧房跑去。

    胡穜的行动给其他人做了个榜样,包括胡李氏和胡广的另外两个儿子,还有女儿女婿,都一齐向着胡广的卧房冲了过去,倒是把朱瞻基和杨少峰给晾在了院子里。

    杨少峰回头瞧了一眼,叹了一声道:“走吧。咱们先回去,剩下的事情,慢慢再说。”

    朱瞻基的心里显然也不太好受。

    确实,胡广这个人有些贪生怕死,当初和解缙、王艮他们相约赴死最后却只有王艮一人死节之后,胡广和解缙的名声就算是臭了大街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胡广这个人还是有优点的——从来没主动害过人,在不危急到自身的时候也敢说真话,也能替百姓办点儿实事。

    尤其是刚才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却是让朱瞻基和杨少峰改变了一些对他的看法,就连一向瞧不起这些腐儒的杨少峰也说不出什么来。

    直到上了马车,朱瞻基的脸色依旧阴沉,过了半晌之后才对杨少峰道:“胡学士刚刚说的千年世家,你觉得会是哪一家?难道是那一家么?”

    “不是他家,还有谁家?”

    杨少峰呵的冷笑一声道:“如今当得起千年世家称呼的,也只有那一家而已,再加上刚才胡学士说惹不得,动不得,答案基本上已经呼之欲出了。”

    朱瞻基阴沉着脸道:“那胡学士刚才还说要你保全自身,否则万事成空,这话又该怎么解释?”

    杨少峰沉声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概就跟边市城之事有关系了。还记得当初麦铎围攻边市城么?”

    见朱瞻基点头,杨少峰便道:“麦铎算是个什么东西?纵然他自己称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可是你看看阿鲁台和马哈木三兄弟,谁又把他当回事儿了?说到底,不过是实力不济罢了。

    可是,实力不济的麦铎却能知道你在边市城,而且这孙子直接就是奔着咱们两个来的,你说,是谁把你在边市城的消息告诉麦铎的?

    刘少冲那个死太监?

    不可能是他,他兄弟刘少泽临死之前都不知道你在边市城,他一个投靠麦铎之前一直都在大同的代王府里,而且从来就没有来过边市城的死太监,他是怎么知道的?

    更操蛋的是,不管是谁给麦铎或者刘少冲传递的消息,这人能让锦衣卫都查不到线索,绝对是手眼通天的那种。”

    朱瞻基张了张嘴,明明一肚子的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能长叹一声道:“那你说该怎么办?胡学士说得对,惹不得,动不动,所谓的千年文华,倒成了他家的护身符!”

    杨少峰眨了眨眼,说道:“正大光明的干掉他家肯定不行,靠学问压过他家也没指望。

    不过,歪门邪道的法子可就多如牛毛了。

    比如老纪的手底下那么多的人,万一有几个管不住的上山落草,然后下山打劫的时候不小心杀了那家的人呢?”

    朱瞻基呸了一声道:“说点儿有用的,像这种山贼之类的主意就算了——山贼再厉害,难道还能攻破曲阜的城防?你把兖州卫置于何地?”

    杨少峰呵呵冷笑一声,说道:“山贼确实有点儿不够看。

    但是倭寇呢?不是只有那七千个倭寇是倭寇,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也是倭寇,如果他们攻城,再加上有人做内应……”

    脸上浮现出一丝阴狠之色,杨少峰咬着牙道:“反正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千万别让我找到证据,如果真是他们把你在边市城的消息给卖了,回头我就送他们上路!”

    朱瞻基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恨意,冷声道:“慢慢查!反正锦衣卫从来就没放弃过追查这件事儿,只要他家是真狐狸,就总有露出尾巴的那一天!”

    ……

    胡广死后的哀荣不小。

    朱老四除了赐祭之外,还给了文穆的美谥,另外又派了礼部的官员随同驿舟一起护送胡广的遗体回乡安葬治丧,朱高炽也特意赐下了一大堆的东西,这在永乐年间已经算是难得的高标准待遇了。

    或许是因为胡广临死前跟朱瞻基和杨少峰额外说的那几句话起了作用,朱老四原本决定追赠的礼部尚书最终改成了追赠吏部尚书。

    永乐八年跟朱老四北征的时候,胡广曾经和金纯曾经一起扔下金幼孜逃命,然后阴损的朱老四让金纯挂了个礼部尚书——扔下同伴逃命苟活,礼、义何在?

    无礼而为礼部尚书……

    周樟寿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离了谁都一样转。

    胡广死了,朱老四给足了哀荣,又替他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还赏了胡穜从七品的翰林检讨,也算是尽到了君臣之谊,剩下的事情该头疼的还得头疼,该干的还得接着干,不能因为胡广的死而停下。

    而朱老四也是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 ,该头疼的问题一样头疼,尤其是涉及到自己那些兄弟子侄和百姓的时候。

    比如辽王朱植的三儿子,远安王朱贵燮,这货带着几个马仔同伙们跑路了,他爹朱植又给朱老四上表说自家儿子逃逸,让朱老四帮忙抓回来。

    而根据锦衣卫送上来的情报,却是朱贵燮打算来顺天府告状,而且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爹,辽王朱植——朱贵燮打算告他爹谋逆……

    叛逆期的孩子没法整,这个比朱瞻基只小了一岁的远安郡王显然没什么脑子,根本就没想过他爹如果谋逆,他会落个什么下场。

    更操蛋的是,这货不仅自己跑路,还带着比他小一岁的巴东王朱贵煊一起跑路告状……

    这个问题是自己的那些兄弟子侄添的麻烦,而老百姓的问题,则是让朱老四更加的纠心。

    滹沱河及滋沙二河水溢坏堤岸,大名府魏县河决堤岸。

    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决堤而已,对于百姓的民田都影响不大,甚至于都不需要朝廷赈灾,光靠着地方上的常平仓和预备仓就能摆平。

    但是对于朱老四来说,百姓的事情再小,那也没有什么小事儿,必须得当成大事儿来看。

    之前胡广还活着的时候,赴母丧归朝,朱老四问他百姓安居之事,胡广说民间百姓都挺好的,就是有些官吏挺操蛋,借着追索建文余孽的名头给老百姓找麻烦——然后朱老四就下令停止追索建文余党。

    朱老四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让百姓能好好的活下去,自己这个皇帝就没白干!

    问题是,朱老四很重视的修筑河堤问题,其实跟以前遇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是一样的——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钱。

    不同的是,以前需要银子和铜钱,但是大明国库里没多少,想敞开了修筑河道桥梁工程,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而现在的国库里面要银子有银子,要铜板也有铜板,要宝钞更有大量的宝钞,再加上水泥这玩意不值钱,所以这些河道桥梁的工程是可以大修特修的。

    除了自家侄子和百姓的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让朱老四很头疼。

    甚嚣尘上的石见银山消息让整个大明的文武官员们都激动了起来,从军府到六部都已经红了眼,各部堂大佬们丝毫没有往日的风流气度,反而一个个的都流着口水瞪着眼睛,就等军府的那些杀才们出征了。

    至于倭奴?什么倭奴?不存在的,都是参与顺天府都城营建的劳工,人家杨癫疯可是给了工钱的,哪儿有什么倭奴?胡说八道!

    不征之国?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看到没有,倭寇为患中国,现在干了他们,这叫遵守祖制!倭寇跟倭奴不一样,不可辄自兴兵?

    没有辄自兴兵啊,这是很认真的兴兵,从出征前的规划到后勤准备都是琢磨了一遍又一遍的,保证给他们一个隆重的死法,算不得辄自兴兵!

    必须得干了倭国!

    除了群情汹涌的一众文武大佬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让朱老四的心情也很激荡,而且在朱老四看来,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往后推一推——朱瞻基他媳妇胡氏,胡善祥快要生娃子了……

    算算日子,大概就是月底或者下个月就该临盆了,如果胡氏能生出个男孩子,这就意味着朱老四很有可能抱上重孙子,然后继续培养一个小小号。

    没办法,大号练废了,小号看着还不错,等小小号出来了……

    与此同时,杨少峰也激动起来了——随着胡氏临盆的日子越来越近,林家在顺天府的院子也快装修完了,到时候自己也能娶媳妇成亲了!

    不容易啊,如果这是一本书,谁见过一本书的主角混到五六十万字还不娶媳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