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科幻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 > 第763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汉承秦制,比如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这套制度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初期也曾学习。

    军民也曾经依照秦制,以爵位分得福利、田地,但是只是过了几十年,这套制度就被放弃了,后来人口繁衍,再加上吞并、扣克,几代帝王更是大肆的批发爵位,这套制度就彻底完了。

    不过杨伊此时准备在燕国编户齐民,然后实行这个制度,此时燕国,倒也方便实行这个制度,简单,对民众来说,理解的也容易,甚至可能都曾听说过这种制度。

    因此以棱堡为根基的屯田军功结合新法,反响比预料的好,大部分军民都愿意屯田,至于些许地方豪强,没人会注意了,此时燕国南北,数十个棱堡已经打下根基,数万军民士气如虹,随时等候着迎击敌人可能的入侵。

    先收归土地,然后再以军功爵位分配,无功者也无妨,可以租用官府的田地。

    沮授组织起来也很是井井有条,有战斗力的军民家,就先进行屯田,因为黄巾肆虐,流民也多,强壮流民参与劳动而获得粮食,先规划好,南面先建二十个棱堡,分布在各个要塞据点。

    就算将屯田分成几批次来,但是一共十数万的流民,加上数万已经确定的军户,里面的关系别提多麻烦了,招贤令新近招募来的人马,也全部抽调而出,完成此事,直忙的天昏地暗。

    整个燕国上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新近招募的,以前涿郡的那些汉官,大多不适合如今的氛围,能者上,无能者下,杨伊此时可不会顾忌他们的情绪,如今也不怎么缺人了。

    一名名官员的任命,,都必须杨伊一一见面和批准,这可非常费心的工作,杨伊也因此有些忙了。

    好不容易把这事处理完毕,就又听见一人又说着:“殿下,这是各堡堡长的名单,还请殿下裁决。”

    此人就是陈曦,如今任长公主府的郎中令,是颍川陈氏子弟,是中原世家的派系了,沮授是冀州世家的派系,此时也有雍凉世家的派系没有派人来了。

    荆州和江东太远,此时估计也没有注意到这北方边陲的小小燕国。

    把竹简摊开,入眼,里面是二十个名字,杨伊看了,又看看后面的附录,大都是以老兵充之,杨伊也就点了点头,说着:“让这二十人前来见我一次。”

    “是,殿下。”此人应该有些问题,不过杨伊没有深究,这个世界时间不长,杨伊也不在意些许人的问题,忠诚不忠诚都无所谓,三年时间一过,这个世界就消散了。

    再说,好好做事,只要不影响杨伊的战略目标,都无所谓。

    这些日子来,此人调度有方,上应心思,这郎中令虽然是一个空架子,事事都要汇报,但是也干的不错,此人极擅长组织和协调。

    杨伊笑着:“淄川请坐,你作的不错。”

    “事关无数百姓,曦哪敢懈怠?殿下对我有知遇之恩,曦只有粉身而报。”陈曦此时一板正经的说着。

    “你这些时日,对屯田之策有何感想?”

    “回殿下,燕国还好,可为基业,山地和丘陵不算很多,可开发的农田很多,溪水不少,各堡用水和灌溉,问题也不大,正适合屯田。”

    “恩,水还要注意一下,尤其是井,各堡建造时,就要打井,以防敌人围困。”

    此时,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严重不平衡的,冀州实际上也不是很适合屯田的地方,若是想要屯田十年,席卷天下,杨伊其实更愿意去南方,不过三年时间,屯田也只是随意之举,杨伊看似操心,实际上却是漫不经意之举。

    对于技术方面,简单指点一下,高炉还是火窑,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稍微做了一些改善,这已经足够了,想了想,杨伊又说着:“可以耕田老农为各堡田官,改善屯田技术。”

    “是,殿下。”

    “淄川,你觉得一月建一批,来得及不?”

    “回殿下,军民户一起动手,如果不涉及开垦田地,补种粮食的话,那一个月足够了,一月一批,先安排军户,再安置民户,不但可安将士之心,也使流民分散稳定在其中,可有条不紊编户齐民,殿下之法,实是良策。”

    “今年一年,完成十数万人之屯田,完全可以,只是就算有着部分补种,曦以为来年收获恐怕也不会很大,当藏粮于民,如此二三年后,可为基业。”

    杨伊听了,倒也没什么意见,陈曦不知道的是,杨伊并不指望燕国的屯田,这只是一条后路,甄氏的缴获和商贸,此时从荆州益州经关中至并州再到燕国和幽州的贸易通道已经疏通。

    中原和冀州缺粮,是因为战乱的缘故,不过江东、荆州、益州可不缺粮,此时燕国有盐有铁,这是硬通货,另外就是燕国派关、张、赵三将轮换进行的草原之击了,缴获的牛羊和马儿也是无数。

    不过杨伊就算有粮,也不会向百姓随意发粮,最多在青黄不接时,施点薄粥让他们勉强活下去就可,还是得让他们动起来,屯田或者做工都行。

    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锻炼了人员的组织能力,使他们迅速成熟和合格,也更容易获得百姓的感恩,事实上,按照权谋学,直接施粮并不会带来多少感恩,组织他们通过艰难的劳动而获得改善,才会获得真正的感恩,所以才有那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陈曦此时还稍微稚嫩,也不知杨伊的用心,不过他也不在意,又说了几句话,他却突地说着:“殿下,曦有一个故友前来,颇有些才干和抱负,愿荐于主上。”

    “哦,如此甚好,现在他人在何处?”杨伊听了,有些惊讶的说着,以他的小心谨慎,推荐的人,应该不会差,只是,他的好友能是何人?

    “就在门外等候。”

    “传他进来。”杨伊说着,以杨伊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学什么倒履相迎、三顾茅庐之类的,她的身份在这里,做出那种作法不但有损威仪,也让人觉得有异。

    当下就有人出来传令,没有多少时间,一人就进来,进得大厅,就是一拜:“刘备刘玄德,拜见殿下。”

    杨伊闻言望去,这人倒还是出现了,汉昭烈帝刘备,可谓是英雄人物了,三英也终于齐聚了,只是现在,不知是否还能碰撞出火花?

    杨伊细看,这时所见不同,只见此人青气笼罩全身,几有半尺,面格之局也不可小看,这是自然的,总管刘备一生,但凡是当面一见的,无不被他折服,当下杨伊就细细问着一些问题。

    刘备也是有一番抱负的,曾在卢植门下听学,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毕竟此时门阀初成,像是公开讲学的大家也很少,刘备能有这机会也算是难得了。

    刘备一一回答了杨伊的问题,说话很有条理,这就不错了,杨伊也就点头笑着:“甚好,不知玄德籍贯?”

    “启禀殿下,备乃中山靖王之后。”

    杨伊自然要多问一下了,籍贯很重要,虽然还没有以后魏晋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过此时也相当注重门楣了。

    此时的籍贯是骗不了人的,说是哪里人,就是哪里人,做官了,还得靠同乡辅助,比如关羽,此时就有不少同乡来为他亲兵了,张飞、赵云同样也是如此。

    武将是同乡的亲兵,文官就是门下了,杨伊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既然为我帝族,不可为小吏,先从郎中做起吧!”

    刘备听了,当即拜下:“谢殿下。”

    此时不会叙什么宗族,什么刘皇叔之类的,因为杨伊不需要,这天下姓刘的皇族多了去了,但是有才干的少,有才干的皇族,也很容易得到提拔。

    比如现在的幽州此时刘虞,生死未卜的冀州刺史刘焉,还有刘表、刘繇等人,只要有些才干,都会很容易得到机会的,刘备也是如此。

    长公主府的郎中为二百石至六百石,刘备这自然只是二百石,不过虽然官小,但是却也不是轻得,特别是到了现在,这长公主府的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的情况下,一个个职位,可都是不少眼睛盯着的。

    刘备若是嫌弃官小,杨伊也没有更好的职位安排他,谁让他来晚了,要是和关、张一起,此时也是千石的大官了,不过现在见他恭谨应命,倒也是心喜,当下就让陈曦带他下去准备他的官舍和用仪了。

    他们两人退下,下面就是徐荣上来了,现在徐荣,仍旧是两千石,掌兵三千,又兼了训练新兵的差事。

    “选了多少了?”他进来,杨伊就问着,新兵自然是选来的,从流民中选出来的,适合战兵的,适合辅兵的,这就需要大将去把握了。

    “回殿下,精健壮实的汉子,不多了。”徐荣恭谨禀告的说着:“虽说号称流民十五万,但是年纪合格的男子不过五万,而精健壮实,达到入军标准者只有万许,上次补充了军中,这次只招了三千余,其它的都不算合格。”

    “那只能先安排屯田,又安排到军营的从役队中去了!”杨伊想了想,说着:“先安排着干活,开山伐木,堡建工程,运输粮草,都可以作。”

    军队的消耗很大,至于兵甲、鞍马、器械、衣褥,这种生活小事,涉及到规模数万的军队,事情也变大了,因此实际上,诸军都有附庸辅兵,等军政分割之后,这些负担可由地方官府承担,但是现在燕国的这种情况,分割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来说,这些人并不是不合格,实际上缺的是营养,年轻小伙,只要食物营养跟了上去,就可以变成精壮之人,想到这里,她又记起一事,说着:“新军中,现在轮战,都已经轮了一次吧?”

    徐荣听了,不知何意,应声说着:“是!”

    “打草谷的行为,通知一下关、张、赵三位将军,暂时停止,具体会有新的命令下来。”杨伊说着。

    “是,主上。”徐荣还是简单应着。

    十日一次轮战,这能保证着基本上关、张、赵三将其一能在,此时也该准备防御黄巾了,另外基本上各自两次之后,也该休息一下了。

    兵法之道,固然是训练和纪律,以及培养服从,这点是根基,无可厚非,当然新兵也是让他们见得血,方才开得锋芒。

    但是,用军之道,如高手使刀,以无厚入有间,以多胜少,所以所以刀不折损锋利越盛。

    比如说,现在派出去打游击战,一次二次见了血也就可以了,以后训练和指挥都有谱了,却不能经常下去。

    相对而言,新兵到底是脆弱,如果多出兵几次,赏赐不够,危险又大,那么这么锻炼出来的,就不是精兵,而是兵油子了。

    因为勇气也是建立在生存和胜利的基础上,当士兵发觉勇气和勇武没有作用时,要想生存下来,就必须想办法怎么样在战场上求生,而只要有此心,就变成了兵油子。

    莽夫使刀,以硬对硬,虽是宝刃,也会折损,如是失败了,全军士气下降,而兵油子之道,就盛行军中,久久就不堪使用,在封建时代,要想得到精兵强将,唯一的办法就是百战百胜。

    杨伊的全盘计划,就是军屯解决后顾之忧,然后下死工夫进行训练,也并不是说,不出击了,而是务必选择合适的部队和时机,每战必要获胜,这才能以战养战,培养出百战精锐之师。

    至于日常维持,就先给文职人员了,到了现在,杨伊如今提拔的这些人,渐渐形成个相对紧密的小群体,足以维持日常运转,而且也必须维持日常运转,毕竟这些人,若是按照杨伊的心思,实际上也足以操持一国了。

    毕竟,杨伊也是曾经维持过庞大帝国运转的,治理一国需要什么能力,杨伊很清楚,这些人无非就是缺少一些经验历练,等过上几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