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黔军思 播在此次平叛中功勋卓卓,元朝中央政府于“大德七年(1303),增诸将官秩,免思 播粮税一年。
更此后,在“南台御史陈天祥疏谏”强调以乌江能为云贵两省产生“内安根长,外固边陲”的帝王漕运作用时,元廷在启用思 播黔军共同讨叛平息之后,决定恢复顺元路贵州区划。
像是《贵州通志》中记载:“延祜五年(1318)二月,敕云南,四川归还顺元路宣抚司民地”,即恢复宋朝的黔南路贵州省区划。
这样掏算起来,自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92 年将顺元路区划肢解入三行省之年起,到公元1318年恢复顺元路宣抚司民地时,贵州被分割了二十六年(1292~1318)。
恢复后的顺元路行政区划的军事政治中心,又归回到顺元路宣慰司思 南州城.因故,这才引来一百年后,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以五万明军剿灭思 南宣慰司田宗鼎的事变。
《元朝史》中就记载:“忽必烈即位时,置十路宣抚司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廷在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设立十路宣慰司,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如《旧新-纪》这样史载:“至元十四年(1277)春,宋人大去其国,思 南州长田景贤(二十—世),播州长杨邦宪相继送款,俱授宣抚司,以田氏为总管(高官)。”
“至元十八年(1281)秋,改思 南州宣抚司为宣慰司,兼管内安抚使.播州长杨邦宪亦升宣慰使。”
由史可鉴,宋朝曾当职的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等长官们皆任职的思 南州城,到了元世祖忽必烈“于1277年以思 南州长田景贤为宣抚司”或“于1281年改思 南州宣抚司为宣慰司”的官衙,它都是宋元两朝的路省级“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当元政将亡之际,思 南宣慰司田仁智(二十四世)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太祖(朱元璋)起兵平伪汉,略地湖南,元思 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纳元所授宣慰使印来归,俾仍为思 南道宣慰使(二品),授琛为宣抚使,以三品银印给之”。
当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登上明太祖的龙椅后,明太祖朱元璋沿袭元朝的顺元路区划,利用宋代的贵州署名,于“洪武四年(1371),改顺元宣抚司为贵州宣抚司”。
因此,明太祖建立的“贵州宣抚司”仍然是贵州行政区划。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贵州宣抚司,是以宋代的贵州防御使,贵州团练使,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刺史,以及元朝的贵州都元帅府宣慰司或称顺元路宣抚司为基础的继往开来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明成祖朱棣以五万军队围剿思 南宣慰使田宗鼎后在贵阳遂设贵州布政使司不能算贵州建省之始,明太祖在消灭蒙古军队最后一支部队云南梁王之前,他以宋代的法定区划的“贵州”一词,将元朝的“顺元宣抚司“改为“贵州宣抚司。”
在贵州宣抚司这个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下,朱元璋圈划了七十六个长官司。
明太祖为了削弱思 南州在宋元两朝一统贵州的权力,便以一半的三十九个长官司分圈给思 南(今地)宣慰使田仁智(二十四世)和思 州(今岑巩)宣慰使田弘政(二十五世)两位田氏的执政者。
仅从这样一个政治区划上看,作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在要利用二思 二田的兵力物力去消灭主要敌人的云南蒙古梁王的同时,又要思 南宣慰司政权出兵征粮以消灭云南蒙军。
据明《思 南府志》《黔南田氏宗谱》史云:“沭英南征,责军饷于田氏,始运则日:秋粮若干.再运则曰:续办若干,又运则日:银籴若干,遂以此为定制,照丁派纳。”
“敕田仁德兵一万骑三千,粮一万石听调,竭力招集未几而办,天兵(指明军)至镇远,取给过数焉,云南平。”
洪武十四年(1381),消灭云南蒙古梁王的明太祖,本想借机回师吞掉黔中首郡一思 南宣慰使司政权。
然而乌撤及水西贵州西部诸蛮反叛明朝,明廷于“洪武十五年(1382)秋七月,傅友德,沐荚击鸟撤蛮,斩首三万余级,水西诸蛮降“起,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贵州都指挥顾成,斩西堡三千余助恶者,其地悉平”之年止,明军在贵州西部平蛮十七年。
由于贵州西部的蛮叛,贻误了太祖朱元璋解除思 南宣慰使司田氏的天机。
看来朱元璋在世之前没有时机取缔思 南宣慰使了,他只好将消灭黔中首郡——思 南宣慰使政权的旨谕留给予孙们去完成。
于是,他将在贵州征讨十七年蛮叛的贵州都指挥使顾成于“洪武三十一年(1381)二月诏成还京”面授日后如何消灭思 南宣慰田氏的机宜后,是年润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
当朱元璋死了十四年后,明成祖朱棣按照父皇的遗旨,于永乐十一年(1413),以五万军队取缔了思 南(今地)宣慰使田氏二十七世田宗鼎,思 州(今岑巩)宣慰使二十六世田琛执政权。
从而结束了田氏在黔中八百三十一年统绝权,在贵州三百年的统治权。
明成祖遂设贵州布政使司于贵阳,就是这个设于贵阳的贵州布政司,被贵州史学会部分史家,定为是贵州建省之始。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这一结论,未见准确。
因为这个不准确的结论,把中国历史上以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始置黔中郡于临沅(今湖南常德)的“黔”字的历史根脉;以及隋文帝于公元582年复置黔中郡于恩思 (今湖北恩施);唐高祖于公元618年置黔中都督府,以及黔中道,黔中观察使,黔中观察处置使,黔南节度使,黔中节度使等于彭水(乌江下游今地)的行政机构;并衔接宋朝的黔南道,宋徽宗以黔南路子公元l119年始建贵州防御使于乌江流域中段思 南州城(今地)的。
近千年帝王们以“黔“字旨令开疆拓土的历史流源全部割断。
为此,为正本清源,贵州建省,当始建于宋徽宗以地方第一级行政机构的黔南路,一统夜郎全幅五十个各自为政的羁縻州后,以“贵州”法定区划署名,于公元1119年始建的贵州防御使,应定为贵州建省之始,到公元2019年,贵州建省当有九百年了。
至于到了之后的清朝时期,则取消了贵州军政府的设立,因为雍正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
当然,从贵州的实际情况分析,许多人认为废土设流和改土归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改土归流的重点不在土司地区,也不是将土官一律废革。
贵州的改土归流任务:一是废革有“过犯”的土司和土目。
二是调整疆界,归并事权。
三是开辟“苗疆”,设官建制。
其重点在于将广大“苗疆”土地赋税和人民,直接纳入封建中央王朝统治的轨道。
这具体要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日说起,胤禛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颂诏天下。
在雍正统治的这13年时间里,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加强了封建中央王朝的高度集权统治。
即位以后,即迅速渐次剪除诸皇子,以及大臣年羹尧与隆科多势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在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上,对于雍正元年(1723年)公开发动武装叛乱的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赞丹津分裂割据势力,迅速出兵平叛。
对青海地区蒙古族各部,仿内蒙古札萨克制,编旗设佐领,并规定了会盟与朝贡制度。
对喇嘛教寺院也大力进行整顿,将一度作为地方割据势力重要支柱的喇嘛教寺院,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并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作了重大改革。
雍正三年(1725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命副都统达鼐为首任“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西宁办事大臣),管理青海事务。
从此,青海地区完全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下,并有利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统治,和西藏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定。
此时,我国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立,清代前期又正处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时期,封建中央王朝集权的加强,必然要求加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区的统治,这就和维护自身统治的土司势力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也与未曾设官建制地区的地方首领势力产生矛盾,甚至激化。
雍正统治时期适值专制集权的巅峰,因而矛盾也就更加尖锐化了,促使雍正时期在西南广大民族地区,实行大规模地改土归流。
要知道土司制度是土官制度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是由土官走向流官的桥梁。
土司制度越是严密和完善,它与流官制度的差异越小,最后终究要为流官制度所取代。
清朝是土司制度极盛之时,也就是改土归流到来之日。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是一场社会变革,有其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深刻原因。
它意味着中央集权最后战胜地方分权,地主经济冲破土司割据的藩篱而获得发展,封建文化得以渗进闭塞落后的角落。
诚如魏源在《雍正西南夷改流记》所言:“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后笑先咷,安知非福?——一时之创夷,百世之恬熙。”
它对落后地区的迅速封建化进程,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至于在贵州改土归流的缘由,首先是土司制度的弊端,发展到清代康、雍之世充分暴露无遗。
在土司统治的地区,土司占有绝大多数的耕地、山林、水源,土民只有零星而少量的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土民,在经济上被迫依附于土官,成为土地的附属物,形成土司对土民的人身占有关系,而且,这种“主仆之分,百世不移”,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据《户部则例》卷四载:贵州“兴义、普安一带客民,有置当苗民全庄田土者,所招佃户,多系汉人。”
说明地主经济已在贵州西南部地区出现和发展,它必将冲击土司制度下经济基础的崩溃,由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变革。
在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拥有军队、监狱和制定各种成文的或不成文的法令,以实现土司和头人的意志,压迫剥削土民,目无朝廷国法。
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谕令四川、陕西、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督抚提镇:“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
蓝鼎元在《论边省苗蛮事宜书》中写道:“愚闻黔省土司,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土民岁输土徭,较汉民丁粮加多十倍。土司一日为子娶妇,则土民三载不敢婚姻。土民一人犯罪,土司缚而杀之,其被杀者之族,尚当银以奉土司,六十两、四十两不等,最下亦二十四两,名曰玷刀银。种种朘削,无可告诉。”
可是有些土司依旧并不满足对辖区内的剥削,而且还恃强掠夺辖区外的土地、人畜,因而土司之间战争也相当频繁。
有的甚至经年不懈,世代为仇。
如广西西隆州古隆地方土司王尚义等与贵州普安州捧酢地方的土司阿九等常年争夺乌舍、歪染、坝犁、鲁磉等寨,雍正二年(1724年)告到官府,因事涉两省相互推诿,直到雍正四年仍未审理,两方一直争斗不休。
土司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土司承袭需要州县官转呈,有的地方官就借机敲榨,多方刁难,或无端欺压,酿成仇杀。
有的土司向州县官送礼,若被上司知道,州县官则反诬土司行贿钻营,若不送礼,“则加以傲抗之名,摭拾小事,申报上司”,使土司左右为难。
土司和地方官之间的矛盾,有时又进而引起相互挑动汉民与土民之间的矛盾,同时又加剧了汉民与土官,和土民与地方流官之间的矛盾,成为制造民族纷争或事件的肇端。
其次,是贵州广大的“苗疆”,尚未直接纳入流官的统治,因地方官吏的压迫,或统治阶级制造的“苗患”,也成为雍正时期在贵州进行改土归流,开拓“新疆”的缘由。
如蓝鼎元《论边省苗蛮事宜书》称:“楚蜀两粤滇黔之间,土民杂处,曰苗曰徭曰僮曰仡佬,皆苗蛮之种类也。其深藏山谷不籍有司者为“生苗”,附近郡邑输纳丁粮者为“熟苗”。
熟苗与良民无异,但亦畏汉民,而尤惧官长。
但土民之顽顺,惟视土司,土司多冥顽不法,坐纵其行凶杀夺,而因以为利,即使事迹败露,大吏督责,无参罚处分之加乎其身,是以无所忌惮,而敢于无所不为也。”
因此,蓝鼎元向清廷建议实行“削土”之法“可令土司畏惧。”其具体则例是:“照所犯轻重,削夺村落里数,以当罚俸降级。所犯重大至革职者,相其远近强弱,可以改土为流。即将土地、人民归州县官管辖,勿许承袭。并土民有不甘受土司毒虐,愿呈改土籍为汉民者,亦顺民情,改归州县。其深山穷谷,流官威法所不及之处,则将所削之土,分立本人子弟为众土司,使其地小势分,事权不一,而不能为害。将来教化日深,皆可渐为汉民。至山中生苗,责成附近土司,招来响化,一体恩抚。如此数年之间,生苗可化为熟苗,熟苗可化为良善,而悉为衣冠礼义,户口贡赋之区。”
蓝鼎元的“削土”之法,实际是实行改土归流的举措,他提出“化生苗为熟苗,化熟苗为良善”、并将“苗蛮”地区悉归流官管辖,“悉为衣冠礼义,户口贡赋之区”的主张,正是总结了早在康熙年间,黎平府所属的平鳌、文斗、苗光、苗馁等寨“生苗”内附,皆纳粮附籍的实践经验而建议的。
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上奏朝廷的《改土归流疏》,公开主张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并且开宗明义的指出改土归流的目的,就是“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
所谓“剪除夷官”就是要革除不法土司,而废革土司的目的又在于“治夷”。
因为“窃以苗倮逞凶,皆由土司,土司肆虐,并无官法”。“此边疆大害,必当剪除者也”。
“统计滇黔,必以此为第一要务”。
所谓“清查田土,以增租赋”,就是要把土官管辖下的人民土地,改归州县流官直接管辖,清查田亩,报亩升科,把土司占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把被土司侵吞的赋税纳入国库,这才是改土归流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