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网游小说 > 全面战争之伐清 >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三章 战争在即
    「动起来,动起来!」

    汉城,御营厅与守御厅的朝鲜官军们在连绵不断的军鼓声中提着各自的武器从营房内奔跑而出,在那宽阔的校场内排列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队列。

    「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啊,听说是要开战了。」

    「开战?跟谁开战?我们周围哪有敌人,倭寇不是已经被彻底打败了吗?」

    队列里,士兵们议论纷纷,他们看着全副武装站在演武台上的军官们,心中隐约有些临近开战前的不安感。

    待士兵全都集结起来后,各营千总小跑到训练大将面前,行礼后齐声说道:「大将,各营集结完毕!」

    训练大将(训练都监的实际指挥者)点了点头,用他那充满威严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凡是他目光所及之处,士兵们皆闭上了嘴巴,低下头不敢和他对视。

    随后,训练大将收回目光,转身走向演舞台,向上面的都提调、提调行礼,高声道:「都提调大人,御营厅、守御厅等兵丁七千人,皆已到场,请都提调大人检阅!」

    被王妃金氏任命为都提调的金锡胄点了点头,他上前一步,扫视了兵丁们一圈,随后说道:「将士们,夏人觊觎朝鲜国土,寻衅掳走王上,又欲吞并朝鲜,罢黜王上之位,若是我等再忍气吞声,则朝鲜国将不国,我金锡胄奉中殿娘娘之命,任训练都监都提调,是要抗击夏人狼子野心,保家卫国!」

    冠冕堂皇的一番话,让底下的士兵们听了却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混在人群中的千总、把总们见状,连忙带头呐喊,这才让士兵们跟着稀稀落落的喊了起来。

    金锡胄看着士兵们的反应,嘴角抽了抽,知道用国家大义激励这些丘八完全是白费口舌,因此他马上变了个套路,道:「中殿娘娘懿旨,凡战事中表现出色、杀敌骁勇者,皆有厚赏,杀一员夏兵赏银十两,杀二人加官一等,杀五人封爵,赐封邑!」

    他话音落下,底下的士兵顿时就呼吸急促了起来,这赏赐可太丰厚了,先不管朝廷能不能做到,至少有个盼头不是。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封赏的激励下,士兵们顿时提起了战意,山呼万岁,要是他们眼前刚好有夏军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将其剥皮分尸。

    金锡胄满意的看着山呼万岁的士兵,虽然鼓舞士兵的手段不是那么好,但这只不过是美中不足的而已,他身后的两位提调连忙向金锡胄发出恭维,称他为朝鲜难得一见的帅才,要是他早生了几十年,壬辰战争中的名将李舜臣也无法匹敌。

    这番话虽然是纯纯的拍马屁,但还是让金锡胄听着非常受用,他哈哈大笑,伸手捋着胡须,道:「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我怎么敢和李忠武公相比拟呢?你们简直是折煞老夫了。」

    不仅训练都监遭到了集结,在王妃金氏的授意下,起兵的旨意通过各种渠道送往朝鲜八道,要求各道的兵马节度使或兵马防御使起兵进攻驻扎在各道的夏军。

    同时,决议参加起兵的各个地方豪族也跟着招兵买马,驻扎在沿岸军港内的水军也开始集结起来。

    全罗道水军左营,水军统制使李安看着从汉城发来的朝廷调令,眉头紧蹙。

    在这之前,李安其实也听说过一些风声,他通过自己交好的官员口中听说了朝廷准备以武力抗击夏军的消息,李安在听说这件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反对,作为在征日战争中协助夏朝水师大败日本水军的朝鲜将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夏军的强大。

    夏军的强大并非只专精一方面,不论是陆地还是水上,夏军的战斗力都要远远超过东亚的任何国家,就算是单独拿一个出来对比,也是横扫无敌手。

    李安正是清楚这一点,才会极力

    反对与夏朝开战,他劝说告知他的官员,希望后者能够将他的想法上奏朝廷,但对方却反而劝他不要在这个时候将他的想法表露出来。

    他警告李安,对夏朝开战是朝中各派的想法,他要是想要保住官位和小命的话,就不要去做这一个「忠臣」,不然的话,即便他是名将李舜臣的孙子,也保不住他的官途。

    李安没有继承他爷爷的精神,在一番思索后,他还是选择听从了好友的劝告,闭上了嘴沉默不语。

    现在,调令真的被放在他手中,他一时间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听从朝廷的调令行事,还是应该消极应对,保全自己手下的水军的实力。

    「统制使大人,我们应该集结备战吗?只要您一声令下,弟兄们马上就能扬帆起航,向釜山开去!」这时,他的副手开口询问道。

    没错,朝廷的命令便是让他们水师出兵袭击夏军位于釜山的军港,除了全罗道水军外,釜山所在的庆尚道水军也会一同配合他们行动——只要能够摧毁釜山夏军军港,朝鲜水军就能进一步夺取朝鲜海峡的制海权,即便是驻日夏军得到消息想要夺回制海权,北洋水师从横滨基地出发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朝鲜上下似乎是高估了朝鲜官军的战斗力,他们全然忘记了——或者说是选择性忘记了壬辰战争中三个月沦陷大半国土,以及两次胡乱中被清军吊着打的过往,很乐观的以为他们的官军能够消灭在朝鲜境内的第一镇。

    陆地上的战斗不关李安的事情,在听到副手的询问后,他沉默了片刻,说道:「让弟兄们集结起来吧,军令如山,我们必须要遵从朝廷的指示行事。」

    「是。」副官行了一礼,答应下来,随后转身而去,向手底下的水兵宣布统制使的命令。

    很快,水军营内的士兵们便被集结起来,港口内鼓锣声震天,水兵们纷纷从营房内跑出来,登上战船,他们茫然的看着宣读命令的军官,不清楚突然去釜山港是要做什么——在抵达釜山之前,上面并不准备将开战的消息透露给手下的士兵,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向外透露消息,又或是跳船当了逃兵。

    不过,虽然上面的人没有透露消息,但这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在船队驶离军港,向前往釜山港的航线开去后,关于与夏军开战的事情就在船队中流传开来。

    水军中的士兵大多是曾经有过与夏军并肩作战的经历,因此他们自然明白夏军的强大,在确定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后,水兵们就开始恐慌了,他们开始集中在甲板上闹事,要求上头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李安一开始并不准备出面,他没想到消息居然会这么快被泄露出去,当即震怒,要求各船主事***的流传,希望能够通过冷处理来让事件平息下去。

    然而事件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李安所想的那样平息下去,水兵们非但没有冷静下来,反而闹得更欢了起来,他们中更多人聚集在甲板上,要求统制使出面解释,此事愈演愈烈,甚至让船队都因此陷入了停滞,停在海面上没有继续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李安只好出面,他向水兵们承认了与夏军开战的事情是真的——这没办法隐瞒,就算能够隐瞒一时,等到了釜山港被下令向军港进攻,那水兵们肯定会认为自己遭到了欺骗、背叛,因此而闹出更大的风波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与其这样,倒不如趁势向水兵摊牌,承认这个消息的真伪,至于是否要继续前进,那就要看水兵们的选择了。

    正如李安所料想的那般,在他出面承认后,水兵直接炸开了锅,人群一片哗然,他们要求船队调头返航,拒绝与强大的夏军开战。

    一部分还能听从命令的水兵见状,担心他们会演变成哗变,下意识拔出了腰间的佩刀,亦或是将

    黑洞洞的鸟铳铳口对准这些聚集起来的水兵,他们的动作刺激到了后者,水兵们还以为上头是准备用武力镇压他们,也跟着拿起了武器。

    李安见状,连忙出声安抚受到刺激的水兵,勒令手下的士兵收回武器,面对将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的水兵们,他斟酌片刻,说道:「弟兄们,我比你们更清楚夏军的强大,但这是朝廷的旨意,军令如山,我们食君俸禄,就应该为君分忧,我无法拒绝。」

    「但这明摆着是让我们去送死!我们不能接受!」

    一名士兵高声喊道。

    「对,我们不能接受!」

    其余士兵也跟着大声嚷嚷道。

    李安预料到了他们的反应,他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神色,道:「我如何不知道这是在送死,但你们要想想,我们的家人都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若是我们违背军令,你们认为远在家乡的亲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一提到家中亲人,水兵们就哑了火,他们着实没想到这一点,他们要是违抗军令拒不出击,他们的家人很有可能遭到朝廷的毒手。

    见水兵们陷入沉默,李安继续说道:「违抗军令的下场你们知道了,可要是按照朝廷的军令行事,我们虽然战死了,但我们的家人都能得到朝廷发出的抚恤金……」

    他话还没说完,很快就有士兵反应过来,他打断了李安的话,喊道:「夏军如此强大,朝廷怎么可能挡得住夏军的攻势,要是朝廷灭亡了,我们的抚恤金又应该让谁发?难道让夏人吗?他们不去追究我们的亲属的责任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对啊对啊,不能与夏军开战。」

    其余士兵附和道。

    「左不行右不行,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吗?」一名士兵悲戚地喊道。

    「投夏军去!」又有一人喊道。

    「你疯了!投夏军去,朝廷要是知道了肯定会灭我等满门!」另外一名士兵当即驳斥道。

    「那你说我们要去哪?」那人反问道。

    「我们谁也不投!」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我们有船有人,哪里不是我们的容身之所,往北去,北边虽然冷,但夏军肯定不会追到那里去,朝廷不知道我们的行踪,也不会贸然拿我们的亲人怎么样,我们也没有得罪夏军,亲人也不会遭到波及!」

    此言一出,水兵再次炸开了锅,但越来越多人回味过来,也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他们吵闹了一阵后,很快就有大部分人同意一路向北而去,躲避夏军和朝鲜的纷争。

    人总是从众的,随即,水兵们纷纷要求船队向北开去,不要再按原计划攻打釜山,他们为了防止李安拒绝,纷纷围了上去,俨然一副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要兵谏了的模样。

    李安见状,也知道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苦笑着答应了下来,以统制使的名义命令船队越过朝鲜海峡,朝着北方开去。

    ……

    李安率领水师叛逃的消息被隐瞒在茫茫大海之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而在陆地上,得到朝廷旨意的各道兵马节度使、兵马防御使开始集结军队,向夏军驻地展开包围态势。

    不过也有部分官员反对与夏军开战,他们拒绝朝廷的调令,按兵不动,准备坐山观虎斗,靠近夏朝边境的咸镜道与平安道正是如此,当地的官员非常清楚,一旦与夏朝开战,与夏朝接壤的他们将首当其冲,直接面临夏朝的报复性进攻。

    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挡不住夏朝的进攻,北方二道的军事力量早就在两次胡乱的侵扰中损失惨重,剩下的军力甚至无法应对驻扎在这里的夏军,因而北方二道是最先摆烂的,他们中甚至有官员选择偷偷向驻守的夏军通风报信,希望以此来作为投名状,在这场战争中独

    善其身。

    而各道夏军也先后收到了来自平壤府的密报,随即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各道夏军指挥官清楚他们人数较少,无法与人多势众的朝鲜人抗衡,因此开始收缩防线,挖掘壕沟,加固营寨,准备应对朝鲜人的第一波攻势。

    作为数百年的属国的朝鲜与其宗主国之间的战争,在紧张的气氛下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