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熟练地给额头两侧贴上感应片,李良闭上眼睛,进入次宇宙。
这套动作,在他新人生的十几年里,已经不知道做过多少次。
以次宇宙命名的虚拟世界,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游戏,它将本属于现实的诸多特点囊括在内,成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部分。
社交、创造、分享…所有组成社会的因素,在基于华胥的虚拟宇宙中都不缺。
相比于现实,次宇宙更广阔,更包容,也更具备联结性,它能容纳藏在心底的黑暗小欲望,能满足一切幻想,也能更好地联通不同星域的生命族群。
它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有的人会将在次宇宙中的经历称为第二人生,但这个称呼并不是很恰当。
因为人们在次宇宙中花费的时间,远比在现实中多得多,对于大多数华胥空间的人类来说,现实才是第二人生。
“申请查询历史。”
“范围从文明之初到现在。”
虽然渡神殿下似乎并不对自己抱有太大期望,可李良不准备混吃等死。
怎么都要尝试尝试,万一成了呢?
暂时找不到思路,或许能从历史中找到突破口。
没用上多久,密密麻麻的词条、语句一一浮现在眼前,之后便随着李良的操控,凝成书本的模样,便于翻阅。
正如之前所说,次宇宙早已成为另一种更为方便的生活部分。
资料查阅、申请…等,都能在次宇宙中进行,它与现实紧密无间,信息等能无障碍交流。
假如你想为自己申请些现实中的果汁,那么不管你身处现实还是虚拟,都只需要一个念头。
现实和虚拟的交界线,无限模糊。
“两……亿年?!”
对于宇宙而言,两亿年可能不算太长,可对文明中的生命个体而言,那是难以想象的跨度。
这两亿年,并非是生命从诞生起,到多细胞生物,再到智慧生命的进化时间,而是文明切实确立之后绵延至今的时间。
“那岂不是说,华胥的文明历史长度,是巴比伦的近万倍?”
李良所用的时间,是经过同等条件下换算的,与巴比伦的日夜年差不多。
一颗行星的一天,由它的自转速度决定,而一年,则是由它绕中央恒星一圈的时间来决定。
华胥文明中,人类居住的行星与蓝星相仿,远没有巴比伦那样大的体积和质量,因而华胥文明的一年,和巴比伦的一年不能划等号。
经过换算的结果,华胥文明存在的时间,要有两亿多巴比伦年。
“如此悠久?!”
次宇宙中的李良,此时才惊觉所处文明的厚重历史。
文明不会一直上升,会有崩溃、跌落和停滞,这大概是华胥文明表现力只在二三级文明之间的原因之一。
可是,能绵延至今,已经有难以想象的底蕴。
换做其它文明,怕是早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之中,连存在过的证明或许都留不下来。
两亿年,对普通的碳基智慧生命个体而言,是多么遥远、多么漫长、多么令人敬畏的鸿沟。
记录华胥文明历史的数据合成书才开了个头,李良便已经被震撼到。
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觉察到这些信息必定浩瀚如海的李良,决定换一种方式去了解。
如此厚重的文明史,如果要事无巨细地一点点,恐怕生命消耗完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的人类,很少有对历史感兴趣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长了。
所以李良决定,只读次级目录。
“元年之前四十亿年,最初的单细胞诞生。”
元年,是指文明诞生的第一年,在华胥刚刚诞生的时候,他结合诸多考古资料,将历史上能确定的,明确表示文明出现的第一个事件,命名为元年。
“10004年,人类第一次步入太空。”
“10347年,人类登上母星的天然卫星。”
“23458年,第一艘横跨星辰的载人飞船于母星近地轨道组装完成。”
…
“245697年,亚光速无人飞行器实验成功。”
“15649524年,虫洞现象被解析,星轨建成,不同星域沟通滞后性消失。”
…
读到这里,李良皱起眉头。
元年后一千五百多万年,华胥文明便利用宇宙现象,避开了光速不可超越的规律,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超远距离交流。
而在元年后两亿年的今天,人类能接触到的层面,仍然停留在这一阶层。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华胥文明裹足不前?
是科技停滞?或是攀上过更高的山峰又跌落下来?还是另有原因?
这些问题,或许在后面能找到答案。
于是他继续向下看过去。
“一亿年,触及宇宙本质,祂出现了。”
这句话更没头没尾。
宇宙本质代表什么?具备怎样的特性?祂又是什么?是一种宇宙现象?还是其它?
祂给华胥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李良点击次级目录,想要细看一窥究竟。
但此目录下,全是空白。
空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似乎曾经记载过什么,但后来却不知为什么消失了。
似乎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不允许这些涉及祂的具体信息被记录下来。
祂的名号、形容、所行俱没有被记录。
但显然,祂并没有带来灭绝性的灾难,因为华胥文明的历史还在继续。
“一亿零五百万年,最完善的智能,在祂的帮助下组建完成,命名华胥。”
原来华胥自那时起就已经存在了。
李良深吸一口气,这样算来,华胥已经存在了近一亿年,在文明鼎盛时期诞生,占据了整个文明近乎一半的历史。
真的能和化石比古老。
然后,下一条目录映入眼帘时,李良几乎拿不住手中的书籍。
“一亿零六百万年,宇宙消失了。”
“星团失去核心,只剩小半,不再转动与扩张,无法逾越的边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