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个大个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又擅长骑马射箭,学识渊博,可谓奇男子。但是,孔子家境贫寒,鲁国朝廷显贵中没有亲戚,一些势利之徒就瞧不起孔子。孔子岁时到季氏府上赴宴,被季府仆人阳虎阻挡在门外,当时孔子就想,权利、地位、金钱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今天拥有,明天就有可能失去,学识、本领才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学而优则仕,一个人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本领,今天没有权利、地位、金钱,明天就可能拥有,觉得阳虎愚昧可笑,总有一天自己地位会远远高于阳虎,一如既往地勤学苦练,关注国家大事。
楚灵王灭了陈国,让楚公子弃疾做陈公。当时,晋国、秦国、齐国、楚国、吴国、越国六个大诸侯国左右天下形势,数以百计的小诸侯国都在六个大诸侯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于是,陈国太子悼逃到了晋国,想依靠晋国的力量复国,晋平公收留了他。
楚灵王灭陈五年后,楚公子弃疾杀死了楚灵王,自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平王。孔子得知消息后说:“以前,各诸侯国的王都必须得到周天子的册封,才可以称王,不可以自封为王,自封为王的必受到讨伐,不得善终,所以天下太平。现在秩序全乱了,人人都可以自封为王,称王的人把自已陷于危险境地了,时刻都会被争夺王位的人杀死,被杀死的国君太多了。唉,周公创立的礼制能够恢复就好了。”
楚平王即位以后,想笼络人心,这时他已贵为楚国国君,不稀罕陈公这个职位了,又想到陈国太子悼在晋国虎视眈眈,成天想着借助晋国之力复国,晋国也不是好惹的,于是就把陈国太子悼从晋国接回来,立为陈侯,就是陈惠公。从陈哀公到陈惠公,陈国国君之位空缺了五年。老子听说了这件事,感叹说:“柔弱胜刚强。”后来,许多大事都被他这句话说中了,公元前年,陈国被楚国彻底灭国,一百年后,陈国王室的后人做了齐国国君,姜子牙被册封建立的强大齐国,最后被弱小的陈国后人取代了国君之位。晋国的赵衰曾追随重耳逃亡十九年,回国后被委以重任,他的后人在晋国六卿权利斗争中失败,被满门抄斩,仅侥幸留下了赵氏孤儿赵武。晋国魏氏的先祖是被西戎灭国,投奔晋国的人。公元前年,强大的晋国被自己的臣子魏氏﹑韩氏﹑赵氏瓜分了。这些都是后话,留待以后细说。
长期沉寂的吴国和越国也在诸侯混战中渐渐声名显赫了。
吴国的先祖是周太王姬亶(ǎ)的二儿子吴仲雍,吴仲雍和大哥太伯知道父亲想把王位传给三弟季历的儿子姬昌,为了替父亲消除“王位传长不传幼”的顾虑,借为父亲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建立了吴国。
公元前年,携美女私奔到晋国的楚国大夫申公巫臣为报灭门之仇,让儿子教给吴国用兵之术和车战之法,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与楚国交战争夺地盘。
越国的祖先姒无余是大禹的后人,夏帝少康的儿子,被少康封在越(今浙江绍兴),负责守护大禹的墓。
从公元前年起,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崛起,与楚国为敌。楚国为了从背后牵制吴国,也开始扶持越国,吴越争霸自此开始。公元前年,吴王余祭被当守门人的越人俘虏杀死。
楚国在令尹子文、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辅佐下,不断开疆扩土,问鼎中原,成为版图最大的诸侯国。楚灵王杀了楚康王之子,当上楚国国君,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但对吴国的几次攻打都无功而返。楚平王杀死楚灵王,夺得王位后,一反楚灵王所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楚国政局日趋稳定,国力也逐渐恢复,但楚平王贪恋女色,重用佞臣,把楚国引向了歧途。
孔子听说了这些事,就想结束天下混乱局面,实行周礼,造福天下。公元前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办好国家大事之前,需要先解决好个人问题,于是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孔子自岁起,就想走仕途,非常关注天下大事,经常发表治理国家的种种见解,受到季孙氏赏识,这一年,被季孙氏任命为管理仓库的小吏。
公元前年,亓官氏给孔子生了一个儿子,鲁昭公给送来一条鲤鱼庆贺,孔子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后来,孔子又被提任为管理牧场的小吏。无论干什么,他都兢兢业业,努力把工作干得尽善尽美,当仓库小吏时,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当牧场小吏时,精细管理,亲自干粗活,管理的牲畜膘肥体壮,繁殖又快又多。但这与孔子理想相差太远,他要管理国家大事,造福天下。
然而,在鲁国,都知道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距离朝政大臣的地位很遥远,而且季孙氏把持朝政大权,不可能让别人染指朝政大权。孔子感到在鲁国难有出头之日,就想学习那些到别的诸侯国得到重用的客卿,到别的诸侯国去游说,希望得到国君重用,实现治国理政、造福天下的抱负。但他的情为鲁国所系,不忍心离开生于此、长于此的鲁国,内心很矛盾。
(月日到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