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大明第一祸害 > 第486章 热热闹闹才好
    “光说不干假把式。朕是这万里江山的主人,如果连金口玉言都做不到,如何让天下臣民归心?!”朱寿慷慨激扬,手持朱笔批量派发指婚圣旨。

    桌案上厚厚一叠的赐婚圣旨是刘鈗加班加点誊写的。每份内容一模一样,唯独留下指婚男女双方的名讳。

    收到刘鈗传出来的消息,诸人一大早跪成一排。从惠安伯到王鉴之,从刘鈗到王守仁,甚至坐轮椅的定西侯都差点趴地上。

    谁让他们家族中的待嫁闺女,出现在选秀名单上呢!

    朱寿很生气!

    能被朱寿带在身边的,都是他认可的有才之人。竟然连他们都动起了送女入宫的心思 。

    这股歪风邪气,得治!

    坐龙椅的滋味不好受。身为皇帝,连娶老婆、找二房、玩小三都身不由己。

    朱寿不喜欢被外人干涉私生活。他是皇帝,不是动物园里的猴子。

    而能为所欲为的皇帝,除了暴君,就数昏君了。

    原主是昏君,一位有点能耐的昏君。在文官把持朝政的形势下,原主能指挥军队出兵鞑靼,重创达延汗。在位十六年,闹腾得天翻地覆,最终落水而亡,一切归于原点。

    昏君没前途。

    朱寿决定做暴君。

    无论面前跪着的心腹们如何恳求,朱寿不为所动。他依照初选秀女名单,一一把四品官员、近臣等家中的女子誊写在圣旨上。“诸位是朕的心腹,朕给诸位挑亲家的特权。”朱寿挑出几份仍在地上,“中原与草原打了千年。武力只可缓解一时太平。朕用联姻的方式把华夏文脉引入草原。若是能扔草原人认同华夏,诸位功在千秋。”

    见诸人眉头不展,朱寿安慰道,“《大明律之北方条约》明文规定草原的婚俗。你们可以去河套瞧瞧,草原人与中原人结合比比皆是,过得都挺好。朕会在草原建城,等彻底打通草原丝绸之路,草原上的城市会非常繁华。”

    “可是……”刘鈗想说秀女年龄都太小。新皇年岁不大,秀女们那就更小了。

    朱寿两眼一瞪,穷神 恶煞地说,“朕记得你未婚的儿子、侄子成堆,给他们从草原挑几位媳妇。”

    刘鈗两耳嗡嗡作响、眼冒金星,‘咚’一下倒在地上。

    朱寿摇头叹息:“诸位是国家栋梁,朕希望你们以身作则,替子孙后代造福。”

    不等众人反应,朱寿再道,“辽东事毕,朕将启程前往旅顺口,再从海上到山东祭拜泾王叔。阿儿脱歹、花当等人将随朕一起。想要找亲家的尽快。”

    扔下这句话,朱寿带上谷大用等亲随外出。

    辽东都司位于后世的沈阳。周围的土地埋着工业发展所需的几乎所有矿产。辽东河道众多,交通便利,具有天然的重工业基地优势。宗室给了一大笔买路钱,足够让辽东打基础。

    一眼望去,如今的辽东大地苍茫一片,就像一张白纸等着他挥毫洒墨。

    汪鋐正在和采矿冶金院的技师们说着什么,见到朱寿立刻小跑过来。

    “陛下,辽东抚顺发现巨型露天煤矿。”汪鋐高兴地手舞足蹈,“加上之前探明的猛火油矿和铁矿,足够建大型炼钢厂。陛下,把大同钢厂搬来此地吧。”

    “搬大同钢厂,信不信代王拿着刀砍你?”朱寿哈哈大笑。

    汪鋐呵呵一笑:“臣只要人。抽调大同钢厂一半的技工和技师,臣保证在两年内建起辽东钢厂。”

    “若是这样,代王真的会砍你。大同是在自行厂的支持下发展起来,代王深刻了解人才的重要性。大同钢厂的每一位技师、有前途的技工,在代王府的关照下,都把家安在了大同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你是调不走任何一个人的。”朱寿无情地拒绝。

    汪鋐眉头深锁:“懂平炉炼钢法的技师,除了大同钢厂,就只有皇家研究院有几位。可他们同时也是探矿的好手,需要在辽东找矿。”

    朱寿摸着下巴眼珠子直转:“钢铁在火器、铁甲船、农具、建筑等处运用广泛,需要大量的技工和技师。干脆建一所钢铁冶炼技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可是……”汪鋐刚张嘴。

    朱寿直接下令:“谷大用,给蜀王发报,命其派人到辽东建皇家钢铁冶炼技校。调大同钢厂的技术骨干们到技校教学。尽量招收流民,把一家子迁到辽东。辽东什么都缺,最缺的还是人口。”

    年关一过,宗室提督军机处的人选又出现变动。蜀王搬空了大半座蜀王府支付‘买路钱’,于是当选皇家商行的大掌事。

    皇家商行总掌事为太上皇,内承运库总管黄伟负责金银账款,具体事务由大掌事管理。

    当然,大掌事没能力一手遮天。朱寿搬出后世各类金融管理条例。在严格的章程、内侍们阴魂不散的监视下,朱寿牢牢把控皇家商行。

    谷大用领命离去。

    “……研究院正在准备招生,没精力……”汪鋐话没说完,谷大用已经骑马走了。

    朱寿板起脸训斥:“朕让你这位皇家研究院院长兼任内阁阁老,是想要扩大研究院影响力。你倒好,处处避让内阁!”

    “招生的事一点也不上心!天底下识字的人就那么点,想要招生,就得提前从礼部会试抢人。”

    “你放消息出去。就说:等候补的官员排成长龙,朝廷不缺当官的。这科只会取一百位进士。但研究院会提前录取最早报名的五十名举人。”

    朱寿双眼一瞪:“听清楚了?”

    汪鋐心想:要不要学刘公装晕?

    “嗯?”朱寿重重一哼。

    “陛下何必操之过急,科举改革当徐徐而图之。”汪鋐拱手进言,“研究院、军校、医学院同时招生让不少人心生不满,一下子缩减取仕人数会激起士子游行示威。”

    明朝本没有游行示威。朱寿来了,于是产生了独特的示威文化。

    朱寿多次鼓动热血的百姓游街。他登基后,示威游街成了‘广开言路’的一种方式。只要在游街前到五城兵马司报备,锦衣卫都不会来驱赶。

    各地官府重建黄册、鱼鳞册的速度太慢。每天都有百姓聚在大明门前抗议。五府六部的官员们头都大了。

    百姓们只敢聚在一起叫唤几声,惹毛了士子可会闹出大事!年前宫里传出这科不考八股文,士子们群情激动砸了棋盘街上的商铺。

    朱寿负手而立,淡淡地道,“正德元年需要点新气象,热热闹闹才好。”

    如果说大明下海加入大航海时代是大事,那么药厂、选秀女、宗教司、医官、招生、建钢厂等属于小打小闹。而全面取消免税权,则是攸关大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要先下手为强。